杂交水稻习题

本文由用户“csj871018”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2-03 16:53:5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杂交水稻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2022?河南一模)自然条件下普通水稻是雌雄同花的自花授粉植物。20世纪90年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发明了两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是利用光温敏不育系水稻为基本材料培育的,光温敏不育系在夏季长日照、高温下表现为雄性不育(植株花粉败育,而雌配子可育),在秋季短日照、低温下又变成了正常的水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水稻在一种或多种的性状表现上优于纯合子的现象属于杂种优势

B.利用雄性不育系水稻培育杂交水稻,简化了其培育过程

C.光温敏不育系水稻是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诱发细胞基因突变所形成的

D.光温敏不育系水稻在秋季种植时可通过自交结种,以备来年使用

2.(2022?渭滨区模拟)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实现了亩产增产20%,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近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水稻是雌雄同花作物,开花后传粉,花小且密集,导致水稻杂交育种工作比雌雄异花的玉米杂交育种工作难得多。袁隆平团队攻坚克难,利用雄性不育植株(即雄蕊发育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进行杂交育种,解决了这一难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雄性不育系即该株系上不能结实

B.玉米杂交育种的过程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大面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D.在杂交育种中,雄性不育植株只能作为亲本中的母本

3.(2021秋?让胡路区期中)建国70周年之际,中央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水稻培育方面的贡献。袁隆平培育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进而影响产量。

(2)1970年,袁隆平先生和他的助手李某某等人在海南三亚发现了花粉败育的野生稻以及不育细胞质,为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打开了突破口,这种水稻对培育杂交水稻的意义是    。

(3)水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含有决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如图)。

其中细胞核中的不育基因用r表示,可育基因用R表示,且R对r为显性;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用S表示,可育基因用N表示。上述四种基因的关系中,R能够抑制S的表达;当细胞质基因为N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

①基因R、r和N、S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

②上述细胞质与细胞核基因可组成    种基因型的细胞。

③植株S(Rr)自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是    ,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    。

④在利用雄性不育水稻培育杂交种的过程中,科学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雄性不育系的自身留种问题。他们最终选择基因型为S(rr)的植株做母本,基因型为N(rr)的植株做父本,最终得以保留雄性不育的水稻。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该过程。

(1)F1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2)水稻的花是两性花,进行杂交时要对母本进行去雄.而水稻的花很多且比较小,人工去雄非常困难。如果用雄性不育的水稻作母本,就可以省掉去雄的操作,提高了杂交育种的效率

(3)①不遵循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自由组合,而N、S基因是线粒体基因,不位于染色体上

②6种 花粉可育:花粉不育=3:1S(rr)

/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杂交水稻习题》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