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论345

本文由用户“jy012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2-03 11:24:26 举报文档

以下为《建筑工程概论345》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设计理念分析:

万神殿内部是一个圆形的空间,地是圆的,墙是圆柱形,竖墙由下向上逐渐向里收缩,与顶部连成一体,顶也是圆顶。穹窿顶上开了一个直径 8.92 米的圆孔,虽然神殿里只有这一个光源,但当光线从巨大的圆孔射进大殿时,整个大殿通亮,给人以庄严、圣洁之感,这正是宗教建筑所需要的。如果说这个圆顶象征着天宇,那圆孔就象征着神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的联系。罗马人将追求建筑物内的巨大空间作为建筑思想的重要特点,将拱与拱顶进行革新,形成万神殿的大穹窿顶。这座建筑从地基到圆顶,含有极其复杂的辅助拱结构,使用拱形支架自下而上作内部支撑,其设计的精巧和计算的精确是可想而知的。万神殿的圆形大殿以它宏大的规模和精巧的建筑结构著称于世。在现代建筑结构诞生之前,万神殿的大圆顶一直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最大圆顶。圆形大殿内部没有窗户,没有一根立柱和栋梁,大殿底部四周有 7 个深深凹进墙面的不同形状的大壁龛,每个壁龛前面供奉着 7 个星座的神像,内壁上方呈现有规则的凹进的方格,地面有彩色大理石铺成的花纹图案。殿堂的布置活泼又富有变化,显得气势恢弘。万神殿这样既庞大又坚固、既丰富又统一、既精深又简明的建筑设计,所形成的圆浑和谐的空间,最能体现古典文化关于宇宙和人生的理想。因为罗马帝国初期流行的古典哲学把宇宙视为理性、和谐与秩序的组合,圆形与球体则是这种组合最基本的几何载体。万神殿的浑圆球体空间体现了宇宙的和谐,也强调了人作为万物之灵在宇宙中的重要意义。人在万神殿庞大的圆顶之下,并不觉得渺小,反而感到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和墙的混凝土用凝灰岩和灰华石作骨料。

万某某门廊高大雄壮,也华丽浮艳,代表着罗马建筑的典型风格。它面阔33米,正面有长方形柱廊,柱廊宽34 米,深15.5 米;有科林斯式石柱16 根,分三排,前排8 根,中、后排各4 根。柱身高14.18米,底径1.43 米,用整块埃及灰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柱头和柱础则是白色大理石。山花和檐头的雕像,大门扇、瓦、廊子里的天花梁某某,都是铜做的,包着金箔。直径为43.3米的万某某大圆顶的世界纪录,直到1960年才被在罗马所建的直径达100米的新体育馆大圆顶打破。

外墙面划分为3层,下层贴白大理石,上两层抹灰,第三层可能有薄壁柱作装饰。下两层是墙体,第三层包住穹顶的下部,所以穹顶没有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大概是为了:第一,减少穹顶的侧推力的影响;第二,把墙加高,体型比较匀称;第三,当时还没有处理饱满的穹顶的艺术经验,也没有这样的审美习惯。

神庙本身正面也呈长方形,平面为圆形,内部为一由8 根巨大拱壁支柱承荷的圆顶大厅。这个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直径43.3 米,正中有直径8.92米的采光圆眼,成为整个建筑的唯一入光口。大厅直径与高度也均为43.3米,四周墙壁厚达6.2 米,外砌以巨砖,但无窗无柱。据说,万某某是第一座注重内部装饰胜于外部造型的罗马建筑,但原有部分青铜与大理石雕刻失之于外国掠夺或移用于后建的罗马建筑,外部的瑰丽红石也已不翼而飞,失去昔日的风采。现唯神庙入口处的两扇青铜大门为至今犹存的原物,门高7米,宽而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建筑工程概论345》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