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反思:关于数学课堂总结的思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反思:关于数学课堂总结的思考》
杜庄小学 于晖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而且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还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
在一节数学课中必定要有一个好或不好的“开场白”;新知的教学是整节课的主体,是教学的灵魂,一直备受教师重视,自然必不可少;课堂练习在知识学习完后自然会紧随而至,但35分钟的课堂有一个环节却常常被忽视或省略,那就是——课堂总结。很多时候前面的环节用时较长课堂总结就没有时间了,加之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总结可有可无,自然让课堂总结备受冷落了。
其实课堂总结是数学课的必需环节,每个知识点学习之后必需,每堂课结束时必需,每个单元必需,这些大大小小的总结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能够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能够更加清晰地分辨知识点的异同点,能够更加系统的认识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①如果这些总结的不是时候或者总结的方法不得当就会适得其反。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一、课堂总结的时间一定要放到充分理解和学习知识点以后
既然是总结当然是放到知识点学习以后,不学习,总结何物?这看似没有任何讨论价值的话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却往往被忽视。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只需要充分理解算理,明白每一个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结果因何而来,练习完几组题目后,不需教师多说学生自然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只需老师一句:“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就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总结出方法。
二、课堂总结的难易程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总结是为了让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知识点,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提炼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如果教师的总结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起到揠苗助长的反作用。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一课中,讲授到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我们应当让学生理解如果用比较大的面积测量测量的次数肯定要比用小的面积单位测量的次数多就可以了,学生自然知道该乘该除了。用比较浅显易懂的方法和比较平实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真正学会知识。
三、课堂总结的系统性要注意纵向、横向两种方向的联系
数学教学是前后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很多知识的学习有时可以前后呼应,所以需要我们在总结的时候注意纵向知识的联系。如果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利用好课堂总结,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前瞻后顾,一方面可以熟练深刻理解前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得后面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我们教学计算的时候,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其实这个时候就应该对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总结和拓展,理解数位对齐后相同数位相加减就可以了,鼓励学生尝试三位数的加减法,甚至让学生尝试比较简单的四位、五位……,今后知识的学习自然顺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系统性,培养了学生努力探索,敢于尝试的探索精神。
数学各知识点的联系也体现在横向上的联系。例如同样是计算的教学,我们学习了除数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堂总结的形式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乐趣,对于总结的记忆也就不深刻,总结的效果和意义就不能良好体现。
有的课堂总结使得课堂布局合理、结构完整,有的课堂总结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有的课堂总结令人回味无穷,达到了“课虽尽,思未了”的境界。其实只要教师能够根据课堂内容,结合教师个人特点尽量多种总结方式穿插使用,让学生在新意中学习、在疑问中回味,在乐趣中巩固,就可以使得知识在头脑中扎根,对课堂的学习起到推波助澜,进一步升华的作用。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确实现阶段数学教学研究最薄弱的环节,还需要教师给予足够重视,进行深入研究,恰当运用,让课堂总结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学反思:关于数学课堂总结的思考》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