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建筑测量-作业4》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 号: ******
姓 名: 宗 原
课程代码: 050294
课程名称: 建筑测量(专)
评阅教师:
第 4 次任务
共 4 次任务
作业4、计算与实践作业
1..已知89°12′01″,3065.347m,2135.265m,坐标推算路线为→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32°30′12″,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23.704m,98.506m,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解:(1)推算坐标方位角
89°12′01″-32°30′12″+180°=236°41′49″
236°41′49″-261°06′16″+180°=155°35′33″
(2)计算坐标增量
123.704×cos236°41′49″=-67.922m,
123.704×sin236°41′49″=-103.389m。
98.506×cos155°35′33″=-89.702m,
98.506×sin155°35′33″=40.705m。
(3)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3065.347-67.922=2997.425m
2135.265-103.389=2031.876m
2997.425-89.702=2907.723m
2.对某角观测5次,观测值列于下表,试计算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观 测 次 数
观 测 值
’ ”
”
1
148 46 28
2
148 46 45
3
148 46 54
4
148 46 24
5
148 46 32
解:某角进行观测,观测值为Li(i=1、2、3、4、5)
其算术平均值为x=(L1+L2+L3+L4+L5)/5=(148°46'28"+148°46'45"+148°46'54"+148°46'24"+148°46'32")=148°46'36"
v1表示观测P$改正数,即:v1=x-L1=148°46'36"-148°46'28"=8'
v2=x-L2=148°46'36"-148°46'45"=-9'
v3=x-L3=148°46'36"-148°46'54"=-18'
v4=x-L4=148°46'36"-148°46'24"=12'
v5=x-L5=148°46'36"-148°46'32"=4'
m=±sqrt([vv]/(n-1))=±sqrt((64+81+324+144-16)/(5-1))=±12.54"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mx mx=±m/sqrt(n)=±12.54/sqrt(5)=±5.61"
3.整理表1测回法观测记录。
表1 测回法观测手簿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值
备注
° ′ ″
° ′ ″
° ′ ″
° ′ ″
第一测回
O
左
A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要点:
(1)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2)测量导线边某某(3)测量导线转折角(4)连接测量(5)内业计算
数据检验标准: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根据两端方向已知的特点,可由导线起始边的方位角αAB和左角βi,推算得出终了边的方位角α'CD,即
?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fβ=∑β测-∑β理
(2)坐标增量闭和差的计算
fx=∑
??
x测-(xC-xB)
fx=∑
??
y测-(yC-yB)
(3)导线边方位角计算:可根据第一条边的方位角和调整后的左角,推算其他各边的方位角。
(4)计算导线点的坐标:根据起点的已知坐标及调整之后的坐标增量,逐一推求。算完最后一点,再推算起点坐标以验核。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建筑测量-作业4》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