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文体知识

本文由用户“z17207402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7-12 09:52:56 举报文档

以下为《说明文文体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说明文文体知识

1. 含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释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2. 分类

(1)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实体事物。通过对实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2)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阐释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

3、说明方法常见的有10种(口诀:两例(列)两比分状貌,诠释定义引图表):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分类别、摹状貌、

作诠释、下定义、引资料(引用)、画图表

注意事项: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铀,是银白色的金属”——作诠释。 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

“人是会制造正方形是各边长相等的矩形”——下定义,可以反过来说即“各边长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5、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分—总”三种形式,总分式是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2)递进式,即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3)承接式,即说明内容前后相互承接,多用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4)并列式,即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式的结构,多用于空间顺序的说明文。

6. 说明文的语言

  (1)准确(科学性):说明文的语言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要注意文中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2)生动(趣味性):为了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要适当运用排比、拟人、描写、抒情等手法作生动说明,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7、常见的说明方法的答题模式:

【举例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可从上下文寻找信息),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令读者信服。

  【作比较】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分类别】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种类),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下定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简明科学的语言,科学、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作诠释】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摹状貌】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画图表】运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通过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资料】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增强说服力/文章的趣味性。

【注】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引用诗词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的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限定时间 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渐渐等

8、说明文词语品析:

(1)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等。

如“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全部,不排除极个别特例,说明××差不多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只是推测,但不是绝对肯定

(3)限定数量:之一、多、多余、很多等。

如“之一”起限制作用,表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

(4)限定范围:全、都、大多数、大面积、总共、少数等。

如“大面积”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表明不排除在小范围内有例外情况;“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

(5)表频率: 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如“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大多××,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通常”起限制作用,表示××是一般情况,可能还会有特殊情况;“一般”起限制作用,表示××是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

9.品析词语表达效果:答题方法:(1)解释加点词意思;(2)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0.分析某个词能否替换的答题方法:(1)不能;(2)解释原词意思;(3)解释所换词意思;(4)若替换,不符合实际;(5)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以上为《说明文文体知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