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新教材精创】1.1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XXXXX》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单元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
本节内容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开篇第一节,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是较难的一节内容。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一是介绍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况。这部分内容讲解了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速度。二是讲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也是三个方面,昼夜交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和时差的产生。第二部分是难点也是重点,是着重讲解的部分。
/
区域认知: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对比不同地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表现。
综合思维: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分析地球自转的三要素——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地理意义,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地理实践力:通过参观当地天文馆,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人地协调观:掌握地球自转在方向、周期、速度及意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规律,养成你们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
地球自转的三要素——方向、速度。(重点)
2.地球的自转的三大地理意义。(重点)
3.地球的自转的三大地理意义。(难点)
/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
主要环节与时间
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老师】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板书)
核心素养目标展示
【老师】展示: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对比不同地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表现。
综合思维: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分析地球自转的三要素——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地理意义,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地理实践力:通过参观当地天文馆,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人地协调观:掌握地球自转在方向、周期、速度及意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规律,养成你们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新课展示
【老师】
地球自转(板书)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地轴:地球的旋转轴。永远指北极星方向。
【老师】边讲解,边展示图画
【学生】听讲、做笔记
【学生】阅读P3傅某某
【老师】讲解,展示动画
【学生】听讲、做笔记
【老师】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板书)
恒星日: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恒星日:地球自转360?,时间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太阳日:地球自转360?59?,时间24小时。太阳日是昼夜更替周期。
【学生】听讲、做笔记
【老师】讲解,展示动画
【学生】活动,P4。比较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
名称
地球自转的角度
时间长度
应用价值
太阳日
24小时0分
恒星日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老师】点评
3、自转速度(板书)
自转线速度:地球表面的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弧线长。
赤道线速度=1670Km/h
线速度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
线速度=1670 cosθKm/h(θ纬度)
自转角速度:地球表面的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角度。角速度规律:都相等15?/h。(极点为零)
【老师】讲解,展示动画
【学生】听讲、做笔记
【学生】活动,P4。假设地球是正球体(R=6371km),完成下表。
纬度
0?
30?
45?
60?
90?
线速度Km/h
【老师】点评
【学生】活动,P2。根据对珊瑚化石生长纹的研究,在距今3.7亿年前,1年约有400天。
这一地理现象表明地球自转速度在怎样的变化?
导致其变化的可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老师】点评
【学生】活动,P2。
火箭残骸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原因。
从提高火箭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B.“生物钟”现象
C.长江右岸较左岸冲刷显著 D.昼夜现象
7.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
(1)图中GH线是 (填“晨”或“昏”)线,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点的地方时是 ,与D点地方时相同的点是 。C点的地方时比D点要 (填“早”或“晚”)。?
(3)从B地水平运动到C地的物体会向 (填“东”或“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E地的物体会向 (填“东”或“西”)偏转。从C地水平运动到D地的物体 偏。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新教材精创】1.1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XXXXX》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