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诗经简介

本文由用户“okraa”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0-24 05:56:57 举报文档

以下为《魏晋诗经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流传时代背景

从公元 184 年(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到公元 518 年杨坚灭周。整个中国在地方长官、军阀相互攻伐中度过,其间王朝更迭频繁,君王朝夕相替,政令倏忽而息,史称魏晋南北朝。在一个没有大而有力的王朝政权发出政治统治声音的历史时期,强大汉朝建立的国家政治思想及伦理逐渐消解,世人已经找不到忠于一个王朝的理由。忠于自己,寻找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和生存机会成为这一时代的主导,引领时代风尚与审美情趣的是这一时代的名人,以及以地域、家族为中心的文化。前者形成了玄学为主的文人情趣与文人意味,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汉代文化追求与民间审美情趣,成为影响魏晋南北朝学术的两种主要思想形态。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中,以经学为特征的汉代儒学思想显得很不合时宜。

儒学家不得不从皓首穷经中走出来,摆脱“经学偶像”的约束,改变原有经学以周代社会政治原型论为标准的社会评判,面对社会客观事理论是非,其思想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关注的重点从关注天人相应,走向对人伦的关注。儒学家们试图重新构建新的话语系统来表达其对于现实政治人生的认识,以此来维护他们的社会话语权。“用构建一套价值观念和知识话语系统的方式来影响甚至决定社会基本格局,乃是历代士人阶层实现其社会干预目的的唯一可行途径。”

态度

在道家思想重新抬头和玄学兴起的过程中,应和时代新思潮的士人对儒家经典的态度大致有三种。

一是抨击与否定,视之如敝履,如仲长统曰:“叛散《五经》,灭弃《风》、《雅》。”“安神闺房,思老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魏荀粲认为“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嵇康则说:“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容为欢。抑引则违其惠,从欲则得自然。”“但这种蔑视儒家经典的不是太多。

二是对六经抱以玩贯的态度。东汉张衡《思玄赋》说:“感老氏之遗诚,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这就将“周孔之图书”与“老氏之遗诚”、“五弦之妙指”并列为纵心物外、愉悦情志、修身养性的资源和手段。徐某某《中论·自序》曰:“此时灵帝之末年也。国典慕废,冠族子弟结党权门,交援求名,就相尚爵号,君疾俗迷昏。遂闭户自守,不与之群,以大籍娱心而已。”所谓“六籍娱心”即将儒家经典作为玩赏的对象。陆某某《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典坟”包括“六艺”,“六艺”即儒家《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陆某某同样是以玩赏Z情的态度去读解六经的。

三是援儒入道,作其玄学的阐发。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何某某、向某某、郭象等在注解道家著作的同时,都有儒家注释著作风行当时。据《隋书·经籍志》载,王某某《论语释疑》三卷:何某某有《论语集解》十卷,《孝经》注一卷:郭某某《论语体略》二卷,《论语隐》一卷:唐代李某某《周易集解》引有向某某《周某某》之说。汤用彤先生举王弼《论语释疑》中的一例,说其“虽阳筹儒道而阴已令道家夺儒家之席矣。玄学人注经,巧为解释。大率类此”。

在上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儒家经典的三种态度中,完全弃绝六经的学人并不多见;以经学形态倡扬儒家经典的士人虽然有一些,但在时代学术风潮面前已是无能为力;而最常见的是以儒家经典作为娱情悦性的精神工具,作为玄学阐发和魏晋风流的学术资源和知识资源。两汉经学所赋予的伦理教化功能与王道政治的意识形态功能大大弱化。作为儒家经典的《诗经》在当时的处境,也不例外。

研究方向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安.建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敏感的心灵与部勃的情感需要恰当的文学体裁加以表达,诗歌这一文体成为其首选。于是汉代的大赋演化为诗化的抒情小赋,文人诗歌创作繁荣。然而在文学自觉时代,诗歌创作不是简单的情感发泄。而是讲究美丽的形式。形式美的创造不可能无所依傍。在此之前,可资借鉴的诗歌经典只有《诗经》与《楚辞》,因此。《诗经》对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人们在对诗艺进行总结之时。不约而同地溯源于《诗经》。在创作中对《诗经》的取法借鉴和对诗艺范型的追溯,也呈现出《诗经》文学阐释的视野。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研学课程经典案例(1)
  2. 3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
  3. 安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检测卷 (历史Word含答案)
  4. 中国历史记忆口诀
  5. **_*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精编word版)_***
  6. 论文发布会点评及感受
  7. 四书五经六艺
  8. 7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以上为《魏晋诗经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