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长征教案

本文由用户“newer110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15 09:12:56 举报文档

以下为《六年级语文上册长征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王某某

教学目标:

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2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教学准备:

1.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五幅画面。

2.播放《长征组歌》。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红旗颂》,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大历史性转折,其中第一次就是长征,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长征的诗歌。

板书:5.七律长征,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出示思考题

1、关于长征、《七律 长征》及作者你有多少了解?

2、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讲出这些故事吗?

3、诗歌中的红军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毛泽东介绍)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3)小老师带领学习字词。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某某、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某某。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乌蒙:即乌蒙某某,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

泥丸:泥团子,小泥球。

3.读诗歌,要求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

4、理解诗歌大意,主要内容以及五幅征难图,讲出五个故事。

5、长征中的红军战士给你什么印象?再读诗歌。

四、书写字词,上板检查。

五、全课总结,提出预习要求。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六年级语文上册长征教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