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新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古诗词与文言文汇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新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古诗词与文言文汇集
1.【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某某·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某某·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唐代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某某 唐代 )回乐峰前沙某某,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其一】(刘禹锡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谭嗣同·清)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3.【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1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5.【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6.【晚春】(韩愈·唐)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7.【登幽州台某某】(陈子昂 唐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8.【望岳】(杜甫 唐代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某某,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某某,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登飞来峰】(王安石 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游山西村】(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1.【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清代)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2.【泊秦某某】(杜某某·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某某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23.【贾某某】(李商隐 唐代)宣室求贤访逐臣,贾某某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4.【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某某·南宋)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5.【约客】(赵某某·南宋)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七年级全册文言文原文、译文、课下注释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谢某某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某某。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某某?”兄子胡某某:“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某某妻也。
课下注释:1.选自余某某《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刘某某(403—444),南朝宋某某(现在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2.谢某某: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3.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5.文某某:文章的义理6.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7.骤:急 8.何某某:像什么
9.胡儿:即谢某某.谢某某,字长度,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10.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11.未若:不如,不及 12.因风:乘风。因,趁、乘13.无奕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4.王某某: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陈某某与友期行】 陈某某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某某:“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课下注释.1.陈某某,即陈某某,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4.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5.乃,才.6.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某某的长子.7.尊君在否: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
8.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去,离开、委,舍弃.9.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10.引:拉.牵拉11.顾:回头看.
《论语》十二章——《论语译注》
文学常识 “论语”的“论”是“论纂(zuXXXXXn) ”的意思, “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 思, “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 《中庸》 《孟子》并称“四书” 。 共二十篇。 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 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
二、 1、子曰: “学/而时某某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某某?人不知/而不愠 (yùn) ,不亦/君子乎?”
注释: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2.时某某,按时温习; 时,按时;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 说,同 “悦”,愉 快; 4. 愠,生气,恼怒;
译文:孔子说: “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注释:1. 吾:人称代词,我2.日,每天;3.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5.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6.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7.信,诚信;8. 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注释:1.有: 同 “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3. 惑:迷惑,疑惑。 4.天命:上天的意志。古人认为天时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5.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6.从心所欲:顺从意愿7.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 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 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注释: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温:温习,复习。 故: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 新的理解与体会。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注释:1.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 殆,疑惑。
译文:孔子说: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1.箪:音 dXXXXX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堪:能忍受
译文:孔子说: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 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注释:1.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2.者:代词,“……的人”3.好:喜爱,爱好。4. 乐 lè:以……为快乐。
译文:孔子说: “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 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某某/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
注释: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 2.肱:肱,音 gXXXXXng,胳膊,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3.于:介词,对,对于4.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译文:孔子说: “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 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注释:1.三人:几个人,泛指多人。 2.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译文: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 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注释:1.逝:往,离去。 斯:代词,这,指河水。 舍:停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注释:1.三军:指军队。 2.夺:改变3.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译文:孔子说: “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
子夏某某: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释:1.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定。 2.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仁:仁德。
译文:子夏说: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
《诫子书》诸葛亮——《诸葛亮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某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某某,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课下注释】
1.诫:告诫,劝勉。书,书信2.夫(f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3.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4.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5.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6.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7.明志: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8致远: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9.广才:增长才干。 10.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11.励精:振奋精神。励,振奋。 12.险躁: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13.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年与时某某: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15.意与日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16.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17.多不接世:意思是,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18.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19.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狼》蒲某某——选自《聊斋志异》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原文:屠某某,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原文:屠某某,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 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原文: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某某。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某某,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 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 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 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课下注释:
1. 屠:这里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2. 止:仅,只 。通“只”。
3.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4. 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把骨头投给狼。5. 从:跟从。6.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故,旧、原来。如故,跟原来一样。
7. 窘(jiXXXXXng):处境困迫,为难。8. 恐:恐怕,担心。
9.受其敌:遭受它的攻击。10. 顾:看,视。
11. 积薪:堆积柴草。薪,柴草,这里指麦秸。
13.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14. 弛:解除,卸下。15. 眈眈(dXXXXXn dXXXXXn)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16. 少(shXXXXXo)时:一会儿。17. 径去:径直离开。径,径直。
18. 犬坐于某某: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19. 久之:时间长了20. 瞑(míng):闭上眼睛。21. 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从容、悠闲。
22. 暴:突然。23. 洞其中:在积薪中打洞。洞,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挖洞。
24. 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5. 尻(kXXXXXo):屁股。26. 假寐:假装睡觉。 寐:睡觉。27. 盖: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28. 黠(xiá):狡猾。29. 顷刻:一会儿。
30.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31.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穿井得一人》吕不韦——《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原文】
宋之丁某某,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某某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某某。宋某某令人问之于某某。丁某某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某某。”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启示】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翻译】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注释】
1氏:姓。2溉汲:汲音jí。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3及:待,等到。 4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5.道:讲述
闻之于宋某某:使宋国的国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7.对:应答、回答8.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杞人忧天》——《列子.天瑞》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嵭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自身失去依存的地方,(于是)不吃不睡的了。又有一个担心他因为那担心而出问题的人,因此就去劝他,说:“天啊,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气往哪里崩溃呢。你身体曲伸和呼吸,一直在天中进行,干吗要担心它崩溃吗?”那个人说:“天确实是聚集的气体,太阳、月亮、星星呢,它们就不会掉下来吗?”劝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星星,也是气体中发光的气体,就算它们掉下来,也不可能伤到谁。”那人说:“地塌了怎么办呢?”劝导他的人说:“所谓地吗,就是很多土块聚集,它填充了四方所有的角落,它还往哪里塌土块啊。你走路跳跃,终日是在这地上进行,干吗还要担心地会塌呢?”于是那人释然而开心,劝导他的人也释然而开心。
课下注释:
1.亡:无,没有2.晓:告知,开导3.积气:聚集的气体4.若:你5.行止:行动,活动6.奈何:为何,为什么7.只使:纵使,即使8.中伤:伤害9.积块:聚集的土块10.四虚:四方11.躇步嵭蹈:踩踏12.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孙权劝学》——司马某某《资治通鉴》
原文:
初,权谓吕某某:“卿今当涂某某,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之意。
3、河干:河岸。4、山门:佛寺的外门。5、圮:倒塌。6、并:一起。
7、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8、阅:经过,经历。9.求:寻找。10.竟:终了,最后。
11.棹数小舟:划着几只小船。曳:拖。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 钯,通“耙”。
12、设帐:设馆教书。
13.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推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14、是非木某某:这不是木片。是,这。木某某,削下来的木片。
15.湮:埋没。16、颠:通“癫”,颠倒,错乱。
17、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18、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
19、盖:因为。20.反激之力: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21、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22、坎穴:坑洞。23、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24、倒掷:倾倒。25、遂:于是。26、溯(sù)流:逆流。27、固:固然。
28、如:依照,按照。29、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30、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31、耳:罢了。32、其一:表面现象。33、其二:根本道理。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新版七年级语文全册古诗词与文言文汇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