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管理办法(修订)

本文由用户“seraph5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3-26 00:34:52 举报文档

以下为《毕业论文管理办法(修订)》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XX***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管 理 办 法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化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提升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结合教育部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需要,切实做好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一、时间安排

1.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须“覆盖一年”,安排在第四学年。

2.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安排在第六学期末或第七学期初完成。

3.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第七学期期中下达给学生,学生应于第七学期结束前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等工作。

4. 毕业论文(设计)的主体工作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需停课6周集中安排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5. 第八学期的4月初完成论文初稿,同时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

6. 第八学期的5月中旬完成论文定稿和查重工作,5月25日之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6月完成优秀毕业论文推荐工作。

二、基本要求

1. 要切实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2. 要切实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 要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理论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外文阅读和计算机使用的能力,以及社会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

三、选题要求

1. 选题要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

2. 选题应与社会、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等实际任务相结合。各师范类专业,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类论文题目数量必须达到50%以上。

3. 选题难易度要适当,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工作量饱满,经努力能达到毕业要求。

4. 选题应因材施教,有利于各类学生提高水平和能力,鼓励学生有所创新。

5. 选题实行双向选择方法:指导教师初步确定(须陈述理由和所具备的条件),供学生选择;少量优秀学生亦可自选课题,请相关教师指导审核初步确定。初步确定的选题经***院长审查,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改。

四、指导教师要求

1. 指导教师应由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身份须由***领导审定。

2. 指导教师每人指导的人数一般不超过6人,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可以多指导,一般不超过10人,且学生必须一人一题。

3. 指导教师确定后,原则上不得随意更换。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应当坚守岗位,各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安排外出,确因工作需要外出者,应当经***主要责任人批准,若外出时间较长且影响到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的,学院必须另委派相当水平的教师代理指导,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论处。

五、指导教师职责

1. 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拟定任务书,制订指导论文工作计划和工作程序。

2. 向学生下达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并提出具体的要求,指定主要参考资料、拟定实验方案或社会调查方案和内容。

3. 按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4. 加强论文工作指导,指导内容要涵盖论文选题、开题、文献综述、实验调研、数据分析、写作、论文内容和格式修改、答辩指导等环节。特别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调研和实验、数据分析等工作,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详实地填写论文(设计)工作手册等过程性内容,并定时评阅。

5. 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并撰写指导评语。

6. 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及论文推优工作。

六、学生的基本要求

1. 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勤于实践,敢于创新。

2. 虚心接受教师或工程(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

3. 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否则其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不及格认定。

4. 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无故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不准参加答辩,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 注意节约,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七、领导与管理

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主管校领导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

1. 教务处负责发布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通知,检查***执行情况,协调有关工作。毕业论文(设计)结束后,组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和发文。

2. ***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1)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

(2)审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课题任务书,安排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教师;

(3)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有关工作,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

(4)对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形式审查,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复查成绩评定情况。对论文答辩小组提出的优秀和不及格的毕业论文(设计),组织院系级答辩,最终确定成绩;

(5)向学校推荐参加评选优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6)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3. ***指定评阅教师对其进行评阅,并确定是否具有答辩资格。

4. 毕业论文(设计)定稿后可以进行答辩。答辩前除应按规范化要求进行查重和形式审查,经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双方同意答辩后,才具有答辩资格。形式审查内容主要有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日志记载情况、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见附录1)等,形式审查合格者由审查小组签字后方能参加答辩。凡形式审查不合格者,应令其修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5.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40%)、论文评阅教师(20%)和答辩小组(40%)三部分成绩按照权重计算出百分制总分,再按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评定等级。

6. 凡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者,不能按期毕业。超过半年申请者随下届学生重做,并按相关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学生重做毕业论文(设计)由原***安排,一般应在校内进行。

7. 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学校给予一定的调研、实验耗材等经费。

八、资料及知识产权管理

1. 毕业论文资料(图纸、文档资料、实验记载、原始数据、计算数据、调研记录、程序、音像磁带、磁盘、图片、设计手稿、打印本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资料等)学生均不得带走。

2. 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将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寄出校外发表。成果转让工作须征得***和学校主管部门同意,学生不得私自转让。

3.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应将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归类整理存档,以便学校进行质量监控、管理工作评价和完成各级检查工作。

附件: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基本要求

2.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及实施办法

3.关于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重复率检测的通知

4.XX***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价方案

附件1: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基本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

1.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中英文)

3. 毕业论文(设计)目录

4.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文科类参照制定统一的正文结构规范)

(1)选题背景

(2)方案论证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4)结果分析

(5)结论或总结

5. 附录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二、文本结构内容的规范要求

1. 论文文本每页须有页码,目录中也须标明页码。

2. 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内容序号为:

一级序号:一、二、三、……

二级序号:(一)(二)(三)……

三级序号:1、2、3、……

***也可以根据学科特色调整序号格式,但每一个***须统一。

(1)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事实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明本课题取得的主要成绩及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3. 附录: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4. 参考文献: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带[ ]标明序号,用(p*)标明引用的页码(或者改用脚注),[ ]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致谢:简述自己撰写(设计)体会,对指导教师及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须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份量要求:中文的内容摘要约300字,文献综述、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及管理类毕业论文一般不得少于10000字,实验及科研报告型毕业论文一般不得少于8000字,毕业设计一般不得少于12000字。

三、文献综述和论文中参考文献格式标注要求

1. 专著类 [序号]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页码范围

2. 期刊类 期刊类[序号]作者. 题名[J]. 刊名, 年, 卷号(期号);页码范围.

3. 会议论文集(汇编) [序号]作者. 题名[A]. 编者.论文集名[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页码范围

4. 学位论文类 [序号]作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单位, 年份.

5. 专利类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地区):专利号, 出版日期.

6. 科技报告类 [序号]报告者. 报告题名[R].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7. 标准类 [序号]颁布单位. 标准名称[S]. 标准编号, 颁布日期.

8. 报纸文章类 [序号] 作者. 题名[N]. 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9. 电子文献类 [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0. 其他类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四、参考文献在文章中标注的基本要求

1. 参考文献的编号,标注在正文部分中引用参考文献内容的文字后,用脚注或上标标注。

2. 参考文献的标注不能出现在各级标题上。

3. 参考文献的编号顺序按照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4. 标注方法可参照论文模板中的相关内容或者参***的规定。

五、页面设置及书面规范

(一)页面设置

页边距设置:上2.5cm、下2.5cm、左3cm、右2.5cm。A4纸型,单面打印,左侧装订。页码置于页脚,居中。封面和郑重声明不标页码。目录起始页码为Ⅰ;内容摘要以后连续标注页码,起始页码为1。

(二)标题书面规范(不包括封面)

标题名称

字体

字号

行距

加粗

位置

备注



论文题目

宋体

二号

2.5

+

居中

中英文相同



论文副标题

宋体

小二

2.0

+

居中

中英文相同



前言/绪论

宋体

四号

2.0

+

居中

等同一级标题



一级标题

宋体

四号

2.0

+

居中





二级标题

宋体

小四

1.5

+

首行缩2格





三级标题

宋体

小四

1.5



首行缩2格





结语

宋体

四号

2.0

+

居中





附录

宋体

四号

2.0

+

居中





参考文献

宋体

四号

2.0

+

居中





致谢/后记

宋体

四号

2.0

+

居中





(三)正文书面规范

名称

字体

字号

行距

加粗

位置

备注



内容摘要

宋体

小四

1.5

-

首行缩2格

“内容摘要”4字加粗



关键词

宋体

小四

1.5

-

首行缩2格

“关键词”3字加粗;词目间用分号



引言/前言

宋体

小四

1.5

-

段前缩2格





正文

宋体

小四

1.5

-

段前缩2格





附录

宋体

小四

1.5

-

段前缩2格





脚注

宋体

小五

1.0

-

段前缩2格

序号与内容间空一格



参考文献

宋体

小四

1.5

-

顶格

用[序号]连续标记



致谢/后记

宋体

小四

1.5

-

段前缩2格





页脚数码

宋体

小五

1.0

-

居中







附件2: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及实施办法

一、答辩程序

1. 答辩资格审查

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按计划完成者,其论文经***形式审查通过和指导老师、评阅老师双方都同意答辩,方获得参加论文答辩资格。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通过后,由论文答辩小组主持答辩并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前,答辩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详细审阅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报告,了解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并准备答辩时应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答辩做好准备。答辩中,学生须报告自己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不少于10分钟),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至少3个以上)并记录在册。

答辩过程中,应做好记录供评定成绩时参考。

成绩评定

(1)答辩前每个学生都要将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在指定的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教师,由两位教师分别审阅,写出评语并评分。

(2)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举行专门会议,按学生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在参考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教师评阅的基础上,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对专业答辩小组提出的优秀和不及格的毕业论文(设计),要组织院级答辩,最终确定成绩,并向学生公布。

二、实施办法

1.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其院长领导下进行。

2. ***可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按学科方向成立若干答辩小组。每一答辩小组应有答辩主席1人、成员2以上构成,另设秘书1-2人(负责答辩时记录,可用学生担任,不计小组成员人数)。

3. 答辩小组的职责是:安排答辩程序,主持答辩过程,评定学生成绩并写出评语。

4. 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规定学生修改终稿的时间及要求,向***作出书面报告。

附件3:

关于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重复率检测的通知

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4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的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学术道德建设,规范管理,提高质量,防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环节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决定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重复率检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测对象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士学位(含双学士学位)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均需检测;全日制普通专科生,有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学分的亦要求检测。

二、检测时间

论文定稿之后、毕业答辩之前,具体时间由各***安排。

三、检测内容

提交检测的论文可以是包含封面、目录、原创性声明、参考文献的论文,系统会自动识别剔除这些部分,实际不参与检测。

四、检测要求

1.提交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电子版时要将文件命名为“班级-学号-姓名-论文题目”格式(可以忽略副标题),如“文学1503-20***-张某某-高考作文‘诗禁’现象探缘.docx”。

2.检测完毕后,学生须持检测合格报告首页(简明打印版.pdf)并由本人和论文指导教师签名,随《XX***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表》等材料一起***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3.提交的论文检测报告须与毕业论文(设计)版本一致,否则检测结果无效。

五、检测标准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重复率以学校统一指定的论文检测系统出具的论文检测报告中“文字复制比R” [指被检测毕业论文(设计)与非本人学术成果的文字重合字数占全文的百分比]参数为准,师范类专业R值不得超过20%,其他专业不得超过30%。***也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行提高对论文合格的比例要求(只能降低R值)。

六、检测流程

1.学生自检。重复率检测、报告下载和附件上传等环节均由学生自主在论文检测系统中完成。

2. 指导教师检查。指导教师是论文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可以通过论文检测系统查阅其论文检测结果,严格执行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重复率检测标准,符合要求的论文才能参与答辩。

3.学院抽检。如发现检测结果与毕业生提交的结果不一致,须对此毕业论文(设计)展开调查处理。

4.学校复检。如发现检测结果与毕业生提交的结果不一致,将对此毕业论文(设计)展开调查处理,或发现检测结果偏差较大,将对学生成绩给予重新认定,并对指导教师做出教学事故的处分,且***毕业论文绩效考核分数。

七、检测结果的初步认定和处理意见

等级

检 测 R 值

初步定性认定

处理意见



A+

R≤20%(师范R≤15%)

原创性较高

可推荐参评校级、省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A

R≤30%(师范R≤20%)

可参与答辩

是否继续修改由指导教师确定。



B

30㳠≤R≤40㳠

(师范20㳠≤R≤30㳠)

疑似有抄袭行为

1.修改后复检通过,1周后参加第二次答辩;2.复检仍未通过,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鉴定,根据认结.定果作出如下之一的处理:再次修改通过的,至少3个月后给予资格答辩;1年内需重修毕业论文(设计);取消答辩资格,成绩计“不及格”。



C

R>40㳠

(师范R>30㳠)

疑似有严重抄袭行为

***组织专家组进行鉴定。如确认毕业论文不存在严重抄袭行为,按B类处理。如确认存在严重抄袭行为,专家组出具鉴定报告,学院签署意见后,报校教务处备案,同时取消答辩资格,成绩计“不及格”。



八、其他问题

1.学生论文查重系统须按照学校规定要求执行。

2.使用论文检测系统仅能预防本科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抄袭、非正常引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无法保证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须由指导老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综合评定。

3.指导老师应及时登录论文检测系统跟踪了解学生的检测情况,及时给出论文修改意见,并将其作为答辩资格认定和毕业论成.文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4. 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未通过者,不能参加论文答辩,学生不能获得学分,指导教师不计相应的工作津贴。

附件4: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价方案

评价

基元

评价要素

权重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

自评得分

备注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论文文体、格式规范统一,参考文献平均≥20(15)篇,外文文献≥1篇,近五年期刊文献≥5;论文字数达到规定要求

论文文体、格式基本统一,参考文献平均≥12(10)篇,近五年期刊文献≥3;论文字数不低于规定要求的85%









论文(设计)

质 量

8

上届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评价优秀毕业论文推荐质量

1.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和公开发表毕业论文情况

2.推荐优秀毕业论文省级获奖率(教务处提供)

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和公开发表毕业论文篇数≥5%;推荐优秀毕业论文省级获奖率≥90%

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和公开发表毕业论文篇数≥3%;推荐优秀毕业论文省级获奖率≥50%







备注:1.每一评价项目分为4级:A、B、C和D。介于A和C之间为B,低于C为D。

2.各项评价得分=权重×等级,其中:等级A=90-100%,B=80-89%,C=60-79%,D<60。

3.评价结果:优秀——总分≥90,其中D≤1;

良好——总分≥80,其中D≤3;或总分≥90,3≥D>1

合格——总分≥60,其中D≤4;或总分≥80,D=4

不合格——总分<60;或D>4。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冬季施工技术方案与应用研究概要
  2. 学院党总支书记职责
  3. 致全乡人民的一封信()排
  4. 劳务合同模板
  5. 职称演讲稿范文
  6. 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
  7. 设计部岗位职责
  8. XX中院法警支队落实春节及“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和警务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
  9. 毕业论文(设计)鉴定意见_094750
  10. 员工工作总结报告
  11.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12. 附件2 XX海洋大学航海类本科学生海上毕业实习管理暂行办法
  13. XX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登记表
  14.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模板
  15.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模板
  16.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模板
  17.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与调查报告要求与参考选题
  18.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及学位论文工作实施计划模板
  19. 研究生毕业论文指导情况记录表
  20. W设计部门岗位职责

以上为《毕业论文管理办法(修订)》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