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钢琴厂 简史

本文由用户“败笔鑫妹”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2-10 10:38:51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上海钢琴厂 简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第一家钢琴厂(施特劳斯厂史)

1、1600年前后(明万历)第一架古钢琴由传教士带入中国,但其结构上不成熟,需求量极少。1860年代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华洋人、教堂、洋学渐多,西方文化开始渗入中国,钢琴也开始逐步输入中国,成为一种高贵的商品。

2、1870年英商在**_*国第一家钢琴制造工厂:谋得利**_*。1890年后,在英商谋得利**_*处打工的华人偷学技术自立门户,出现了第一批民族钢琴作坊,初期以钢琴修理为主。1895年祥兴琴行合伙人程某某,独自创立永兴琴行,开始仿制钢琴,STRAUSS品牌诞生。

3、20世纪初,上海钢琴行业蓬勃发展,主要行销东南亚等地。1923 年,“谋得利”扩大生产规模,在倍开尔路(***,**_*杨浦厂区)新建3700m2四层专用厂房及其他配套。

4、1932年1.28事变后,上海各钢琴厂行受到重大破坏,重建后1935年再次到达全盛期,月产钢琴数百架。1938年“谋得利”落入日寇手中,残喘四年后倒闭。其他众多小作坊也因战火产品滞销,相继停产。

5、抗战胜利后,各琴行满怀希望、重振旧业,使源自“谋得利”的制造工艺真谛,在**_*得到继承。期间较有名的有:永兴琴行的施特劳斯牌、精艺琴行的精艺牌、上海琴行的莫扎特牌、鸣凤琴行的华格纳牌、美惠琴行的霍夫曼牌、罗办臣琴行的鲁滨逊牌等。

6、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发展文教事业,按国家“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稳定人心,各琴行相继增产,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局面。1956年起全业公私合并,后为加强社会主义改造、发展乐器工业,集29家小厂之力,***(“谋得利”旧址)成立上海乐某某,开始集中使用“聂耳”、“英雄”“上海”等商标品牌。

7、1958年夏,轻工部在上海乐某某(***)召开“全国乐器会议”,会后设“试点组”于某某,对钢琴、风琴进行解剖分析,对用料、工艺、技术进行交流,并将相关部件借助高校力量进行科学数据测定。在此基础上,按照演奏级要求,先后研制成4款中型钢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钢琴。

8、1967年为适应专业化生产需要,上海乐某某更名为上海钢琴厂;1987年为发展钢琴工业化生产、扩大国内外市场,企业重组更名为上海***,总装生产基地***原址,同时在该厂区***新建大门及销售门面。当年“聂耳” 钢琴品牌因出口需要注册在***名下,为避免知识产权纠纷,公司于1989年重新注册启用STRAUSS商标。

9、1997年适应体制改革更名为:**_*。2006年起至2008年,企业调整生产布局,将分散在市区各区的总装厂、部件一厂、部件二厂等重组成立具有现代化、规模化特色的宝山生产基地。2009年8月,原江浦路厂区,经改建后成立:施特劳斯营销中心,并重新启用“***”地址。

中国钢琴制造业的起源在上海。

1870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开设了一家“老公茂”洋行,销售英国海运来的“谋得利”钢琴。到了1886年,英国人考虑成本因素,找到了宁波人毛某某,筹备合作生产“谋得利钢琴”,1890年“谋得利”正式在上海闸北组装,1923年,“谋得利”迁移到杨树浦倍开尔路(***,**_*杨浦厂区)新建3700m2四层专用厂房及其他配套,厂名为S.MOUTRIE(山姆.谋得利),占据**_*场一半的份额。

“谋得利”钢琴可以说是中国钢琴行业的始祖。从谋得利钢琴厂工作过的员工,包括员工的后代,后来陆续成为中国钢琴行业的基石,并在亚洲各地生根开花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本商人龟田勇人牵线,在奉贤地区,负责建设了上海阿波罗钢琴工厂。另外,在天津英昌钢琴厂有过短暂管理经验的三益钢琴,在了解掌握了中国钢琴市场后,与2005年,也在上海奉贤建立了钢琴厂。

2006年开始,由于受到全国钢琴行业的竞争影响,上海地区的厂租以及人工开支越发显得庞大,从此上海地区的钢琴产量开始下滑。许多小型钢琴厂开始迁移到浙江德清生产,但钢琴厂仍然挂靠在上海,而**_*公地址。

2012年左右,由于钢琴厂的油漆工序受上海环保部门的限制,上海地区相对大一些的钢琴企业也开始搬离上海,例如上海公爵钢琴厂已经搬至苏州昆山,上海欧亚钢琴厂目前在无锡地区兴建了大型工厂。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上海钢琴厂 简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