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精品】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 程 设 计 论 文
目 录
1 设计目的
2 设计任务及要求
3 设计思想
4 设计过程
5 应用Simulink进行动态仿真
6 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选择
7 设计小结
8 参考文献
一·设计目的:
通过过课程某某,在掌握自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一般电学系统自动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用MATLAB实现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水温控制系统的串联校正设计:某单位水温负反馈控制系统,其被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用串联校正的频域方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分别用超前,滞后,超前—滞后三种方法校正),校正后使系统满足以下动态及静态性能指标:①斜坡信号作用下,;②相角裕量。
三·设计思想:
串联超前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相角裕量增大,从而降低系统响应的超调量;增加了系统的频带宽度,是系统的响应速度加快。但有些情况下,超前校正系统的应用会受到限制,例如,当未校正系统的相角余某某要求的相角量相差很大时,超前校正网络的参数将会很小,从而使系统的频带宽度过大,不利于抑制高频噪音。另外,未校正系统的相角在所需剪切频率附近急剧向负值增大时,采用串联超前校正往往效果不大,因此考虑其他类型的校正装置
当一个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是满足要求的,为改善稳态性能而又不影响其动态响应,可采用串联滞后校正装置。增加一对相互靠的很近并且靠近坐标原点的开环零极点,使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提高倍,而不影响对数频率特性的中,高频段特性。串联滞后校正装置还可以利用其低通滤波特性,将系统高频部分的幅值衰减,降低系统的剪切频率,提高系统的相角余某某,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其他动态性能,但应同时保证未校正系统在要求的开环剪切频率附近的相频特性曲线基本不变。
应用频率发设计滞后-超前较真装置,其中超前校正部分可以提高系统的相角裕量,同时使频带变宽,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滞后校正部分则主要用来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
四·设计过程:
校正前系统分析:
系统有三个环节串联组成,分别为比例环节,积分环节,惯性环节。系统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时,其静态速度误差系数为,
,则
系统的开环频域特性为:,
相角为:
相角裕量为:
由上可求得系统的相角余某某
计算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相应的相角余某某 幅值裕量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简化系统Bode图得幅值表达式如下:
当时
当时
此时计算未校正系统的剪切频率,相应的相角余某某 ,幅值裕量 。
此时
画出此时系统的Bode图如下(图略,简易图用铅笔画出)
下面分别用超前,滞后及超前-滞后环节来对系统进行校正
串联超前校正法
校正后系统剪切频率处的超前相角
因此
校正后系统剪切频率处,校正网络的对数幅值
可计算出未校正系统对数幅值为处的频率,即可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剪切频率
校正网络的两个转折频率
为补偿超前校正网络造成的幅值衰减,附加一个放大器
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做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其渐进线如,校正后系统的相角余某某为
幅值裕量 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
串联滞后校正法
未校正系统中对应相角余某某为时频率,此频率作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频率。
当 时,令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值为,从而求出校正装置参数,即
,
选取
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如下:
相角余某某
满足要求。
串联超前-滞后校正法
首先确定校正后装置的剪切频率,一般可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七·设计小结:(感受体验)
通过这次课程某某,我收获很多,首先在短期内学会了MATLAB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果没有这次课程某某,我也许想不到要去图书馆借专门的使用指导书,即使有这样的念头,怕也是终因各种理由而推却。
其次,通过与同学进行讨论,加深了对此门课程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一遍遍的参数调试过程中,我收获了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了一定的工程观念,这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八·参考文献
《MATLAB自动控制原理习题精解》刘某某 主编,刘某某 李某某 编著
《自动控制原理》(上册)裴某某 宋某某 主编
《自动控制原理》谢某某 主编,王某某 副主编,李某某 主审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精品】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某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