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礼记两则比较阅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佳肴》)
(乙)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①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2)录毕,走②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③,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④执经叩问⑤。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⑥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释】①假借:借。②走:跑。③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④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叩问:请教。⑥卒:最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虽有至道???????(2)教然后知困???????(3)其此之谓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马也(《马说》)
B.其此之谓乎???其视下也(《北冥有鱼》
C.余因得遍观群书???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3.(乙)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段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5.(乙)文某某作者说“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学习为什么会给人带来如此大的改变?请结合两段选文分别说说原因。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于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某某,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某某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
【注释】①穷,困境。②分,区分,分别。③屈,竭尽。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盗窃乱贼而不作??????????????????欲而不得
B.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先王恶其乱也
C.故人不独亲其亲??????????????????其真无马邪
D.货恶其弃于某某??????????????????礼起于何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女有归( )?????????????????②以养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2)这(3)说(说的)
2.A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4.(1)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2)(我)抄录完,跑着归还这些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
5.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遍观群书、向先达请教可以增长才干。
6.B
7.???? (1)女子出嫁???? (2)结构助词,的
8.物必不屈于某某/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9.(1)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儿无父的人,有残疾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2)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
10.????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礼记两则比较阅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