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1人口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一地理必修 2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是必修二人文地理的第一章,本章需要落实的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是“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紧扣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选择了人口的地理空间分布、人口的地理空间位移、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知识,构成本章的三节内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容量。教材按照人口的分布、迁移、容量的顺序编排,有利于前后衔接、相互呼应。
教材第一节首先讲述人口分布,安排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两个标题,主要介绍世界人口分布,要求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和规律,并会利用图文材料来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教材设置了一道活动题,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自学窗又安排了“胡焕庸线”这个案例,分析中国人口的分布。
【核心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掌握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规律,了解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状况。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能够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能够总结不同区域的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4、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刻认识人地关系。
【教学目标】
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利用资料或图表,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教学难点是“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如果告诉你,图 1.1 中圆圈所示范围的人口数量比其他地区的人口总数还多,你会感到惊讶吗?
图中圆圈所示范围内人口过亿的国家有 7
个,总人口超过 40 亿,占全球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
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规律?
【新课讲授】
首先我们学习两个概念,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某一特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的集聚、分散状况,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结构。
人口密度: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是指某一时间的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人口数表示。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分布疏密程度的常用数量指标,用于计算一个国家/地区/城市或全球的人口分布状况。
读两地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图,回答:
(1)两地的人口密度分别是? 5 人/km2
(2)两地人口的分布格局有何差异?
两个区域人口密度相同,但是人口分布状况差异很大,左图人口分布很不均匀,西侧多东侧少。右图分布则比较均匀。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人口密度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均数,它掩盖了所计算范围的内部差异。考虑的范围越小,所计算出的人口密度就越能反映出人口分布的真实情况。
一、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教材图 1.2 较为真实地反
映了当今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
仔细观察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思考世界人口分布有何特点?
人类诞生以来,经过漫长的繁行与迁徙,如今已分布在地球上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某某;
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分布不均匀,有明显的稠密区和稀疏区。
20 世纪中期,美国地理学家邦奇等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
出人类密集的地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
我们可以在图中看出世界上人类大陆分别是哪些地区?
人类大陆主要分布在东亚、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大陆内部北部、西部人口稀少。
案例分析 3 秘鲁是世界矿产出口大国,矿产资源丰富,集中分布在中部的安第斯ft区。下图为秘鲁人口和矿产分布示意图。
分析秘鲁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秘鲁人口分布不均;以安第斯ft脉为界,东少西多。这是因为西部的气候、位置、交通、资源等条件远比东部优越。
答案: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安第斯ft脉为界,东部人口稀少,西部人口密集。
原因:西部临海,交通便利;渔业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东部位于内陆,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人口稀少。
【课堂小结】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1人口分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