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议论文常见的三种结构模式复习(学生版)

本文由用户“miss兰专属”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3-18 13:46:44 举报文档

以下为《高考语文议论文常见的三种结构模式复习(学生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高考语文议论文常见的三种结构模式

课时安排

12课时



复习目标

学习议论文常见的三种结构模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比式。



复习重点

掌握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比式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复习难点

活运用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比式的议论文结构模式



所谓“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议论文在结构上就应通过论据对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它有一些基本结构模式,如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对比式、归纳式、证明式等。其中容易操作、得分的结构模式有以下三种:

一、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①——“并列”式

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分论点并列式”模式,要求文章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在“本论”部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并列关系(横向)的分论点展开论述,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结论”部分深化、总结论点。并列式结构的主要好处在于,论证全面,有条有理,使阅卷者一目了然,容易把握作文的思路。

1、分论点并列式

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形成若干分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中心论点。

【例文】

遵守做人规则,走出完美人生

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则,遵守做人的规则,才能走出精彩纷呈的人生之路。(中心论点)

把勤奋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充实。(分论点①)

“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无数成功人士做人的规则。鲁迅自小便于三味书屋一起演绎着勤奋的故事,正是他的勤奋,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即使面临的是人生的大转折---弃医从文,他也没有遇到转行带来的难处,这正是他以勤奋为人生规则的收获,他由此积累了知识的力量,精神的毅力,更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所以,把勤奋作为人生行动的规则,在勤奋中充实自我,即使遇到突然的转变也不会惊慌失措,反而会让你在与人生对弈时得心应手,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成为你这盘棋最终的王者。

把责任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踏实。(分论点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某某为责,为人臣就应某某为责,为人子就应某某为责。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诸葛亮以忠为责,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所传颂;李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侍奉在祖母的身边,成为孝之楷模。由此看来,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路,必然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世。相信这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把美德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加真实。(分论点③)

美德是一种境界,像一杯香茗,不懂得品茗的人认为是苦的,而真正懂得美德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香甜。范仲某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后人敬仰;雷锋以“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朱自清以民族自尊心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让人佩服不已。这些把美德作为人生遵循的规则的人,人生的路走的真实而美好,正像一杯纯正的香茗,清香四溢。

在如棋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驰骋你的人生;在如戏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精彩你的人生;在如茶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品味你的人生。遵守做人的规则,走出完美的人生!

【点评】

中间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从“勤奋、责任、美德”三个不同的角度,以标题中的“规则”为立足点,扣住“做人”二字;三个并列的分论点句观点鲜明,句式整齐而优美。

【小结】——“分论点并列”公式。

引论:

本论:

结论:

2、分论据并列式

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首先展开联想,寻找恰当的论据,将论据融入论点之中,然后再考虑如何通过对论据的分析议论去扣题点题。主体部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

【例文】 ?

平凡微光,温暖人间

“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到来的这个格外艰难的寒冬,我们之所以没有被风雨打倒,正是因为有无数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把自己的光与热,汇成了滚烫的融化冰雪的暖阳。(扣住“温度”二字,提出中心论点)

医护阵线上毅然“逆行”的美丽医者,传递着最耀眼的仁爱勇毅的温度。(分论点①)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突如此来的疫情爆发让全国上下陷入恐慌之时,是一线医护工作者用他们的担当与专业,安住了全体国民的心。84的钟南山院士继非典后二次战“疫”,90后医护人员纷纷请战,武汉疫情最危急的时候,346支医疗队4.26万人援助武汉、湖北......正是他们穿上防护服的身影,让平凡的世界有了英雄的模样,让疫情的寒冬里,有了穿透阴霾的阳光。这阳光温暖着每一位被确诊和被救护的病人,也温暖着举国上下每一个普通人的心。

晨昏晴雨里不停穿梭的快递外卖,传递着最安心的人间烟火的温度。(分论点②)

很难想象,在抗疫过程中一度被按下“暂停键”的社会,如果没有500多万外卖小哥坚持上岗,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运送米面油盐菜药等生活物资,被疫情困在家里的民众生活将有多么不便。有一名用户在微博上写道,“被困在家里,感觉挺绝望的。但从窗外看到了外卖骑手,让我燃起了一丝希望”。这不仅是一个人在恐慌之中的感叹,更是许许多多被外卖守护着的人的共同心声。正是他们冒着风险的奔波,才让疫情中的隔离少了许多与世隔绝的孤独,多了更多带着烟火气的正常生活的温暖。

防控阵线中每一个努力发出微光的普通人,传递着最绵长的润物无声的温度。(分论点③)

疫情防控阵线中的主动担当的各行业工作者、心怀恐惧却又主动报名帮忙的志愿者、发动自己的同学,主动为医护人员子女开展无偿网络家教的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过程中慷慨解囊,捐资捐物的每一个平凡面孔、108位主动报名参加疫苗临床试验的勇士、为湖北公益直播带货的“小朱配琦”和每一个“为湖北胖三斤”的拼单顾客......无数平凡的你我的涓滴力量,汇聚成春日里奔涌着的庞大暖流,这暖意既流向被帮助着的地方,又回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我们就在这“予”与“得”的循环里,感受绵延不息的爱的温暖。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战“疫”还在继续,但战“疫”过程中的无尽暖心的温度让我们相信:阳光一直在,希望一直在,人间值得,未来可期。(结尾点题,升华全文。)

【点评】

中间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从“医务工作者、外卖快递、普通人”三个不同的角度,以标题中的“平凡”为立足点,扣住“温度”二字,从不同的角度产出不同社会群体的温暖正能量。

三个并列的分论点句观点鲜明,句式整齐而优美。在具体分论点的展开中,作者又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和不同的句式进行分析,使得三个并列段并不显得重复或单调。

【小结】——“分论据并列”公式。

引论:

本论:

结论:

3、并列结构变式

两个并列分论点后:①可以总结思考,形成递进式;②可以思维一转,形成转折式。

【例文1】

旁观者勿笑

若是燕雀,莫嘲笑鸿鹄南飞万里的雄心;若是乡民,莫讥讽陈胜推翻暴秦的壮志。

无知的嘲笑,可以休矣。(论点1)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是岳武穆留下的绝唱,我们用外行的眼光去断定他人的努力,不也正是知音少的成因吗?我们玩着电脑,用着手机,嘲笑着数学家们那不切实际的运算,可又有谁知道一切与电磁波有关的发明源于数学家对琴弦的振动的研究?作为时代的纤夫,他们用漫天的纸片与复杂的运算将岁月的巨轮一步步拖向光明的未来,而我们中间的一些人却仍在讽刺他们“吃饱了撑的”,全然没有看见他们背上的缆绳与重任。这些个讽刺别人的人,恐怕是最该被嘲笑的吧!

浅薄的嘲笑,可以休矣。(论点2)

备受古希腊哲学家推崇的辩证法可能至今未被某些人弄懂。初升的太阳不仅投下了金黄的光芒,却也让不少阴影愈发明显;刺骨的寒冬虽然摧残了万物的生机,但也使傲雪的梅花更加冷艳。“乌青体”的走红无疑是一个需要辩证对待的问题,不少人却对之投以赤裸裸的嘲笑,却忘了肯定其不少值得赞扬的地方,比如创新精神。没有创新的精神,我们可能至今说着晦涩的文言文,刻着繁琐的甲骨文,唱着古老的诗歌。那些个浅薄的嘲笑,恐怕正暴露了自己的浅薄吧?

无知的嘲笑,可以休矣,因为我们不懂别人的世界;浅薄的嘲笑,可以休矣,因为你们没有认真地思考。(论点3:综合而谈)

而被嘲笑的人,在探幽入微的同时,也要有承担责任的态度,才能做到让旁观者勿笑。研究“石头剪刀布”的团队为人所讽刺,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的科学工作者鲜有能面向大众,普及科学基本知识的一类人,这样一来,科研工作常被认为是象牙塔里的工作就不足为奇了。

燕雀嘲笑了鸿鹄,鸿鹄却“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乡民讥讽了陈胜,陈某某“天下豪杰并起而亡秦某某”。虽然如此,我们仍得时刻告诫自己,一次嘲笑或许会摧残一束花朵,掩盖一片光芒,夺去一份信仰,可能使长夜更加漫长,可能使曙光悄然而逝。但愿被嘲笑者能将这些东西“像蛛丝一样拂去”。

旁观者勿笑,让天才引领未来;外行者勿笑,让内行舞得精彩!

【点评】

本文在“浅薄的嘲笑,可以休矣”、“浅薄的嘲笑,可以休矣”两个并列分论点之后,没有延续这个思维再写一个并列的分论点,而是笔锋一转,对前两个观点进行总结,进一步说理。

【例文2】

你的特色,你的岛

如黄老邪一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座岛,也可以有萧有剑有明月。这是属于你的岛,只有你有进入的口令。这岛,是你的个性倾注而成的特色岛屿。

有的人拥有一座忧伤的岛。(论点1)

许某某,这个80年代的文艺青年,用80年代人特有的忧伤填满他的岛。在这座岛上,连空气都呛人,连天空都在流泪。他在风靡全国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毫无保留地展示出他的迷茫和对文化缺失的呐喊。虽然如此,但他不允许别人踏进,或者说,没有人能踏足这座忧伤的岛,这是他的特色,有人能否认这个文艺青年的忧伤特质吗?拥有一座忧伤岛的人还有很多,如帕慕克,即使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无法舒缓他的愁。他以伊斯坦布尔人特有的“忧伤”构建了他的岛,构建了他的文学殿堂。敢问,这世间有比他更深的忧伤吗?

有的人拥有一座辛辣的岛。(论点2)

尽管充满唇枪舌战,但你又不得不钦佩它,尊重它。古往今来,或许没有人的笔比他的犀利,没有人的思想比他的更深刻,没有人敢否定他,只有人崇他敬他支持他,他就是鲁迅。鲁迅用他独特的辛辣的语言讽刺祥林嫂孔乙己们,用挺直的笔杆抨击资本主义的乏走狗们,用投枪似的杂文讽刺那些伪爱国者们。鲁迅构筑了他的辛辣之岛,构筑了一个别致的精神家园。

欣赏了他人的个性特色之岛,我不禁要问:我们的特色,我们的岛呢?(论点3:转向自己)

我们这一代人似乎特别失落,似乎特别没有价值。我们,是被前辈称为90后的一代人,被贴上叛逆的标签,被骂没有出息。难道我们就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当然不是。我们一手撑着无边的夜,一手握紧笔杆。虽然我们的笔不如李白豪放,不如李敖狂狷,不如乔姆斯基犀利,但我们稚嫩的笔尖同样注入了力量。我们为将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谋一席之位而苦学,我们在这个步履匆匆的世界与古人交流、与世界对话,我们努力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寻觅自我,守护个性。不久之后,你且看,我们的构建的个性之岛,特色之岛会让中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毕淑敏说:“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朋友,请大声说:我很重要,我要努力建出属于我的特色,我的岛!

【点评】

本文在“有的人拥有一座忧伤的岛”、“ 有的人拥有一座辛辣的岛”两个并列分论点后,没有延续这个思维再写一个并列的分论点,而是思维一转,关注自身,使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4、小标题并列式

围绕话题把一篇文章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再给它们加上几个简洁、恰当的小标题。小标题可以是事件、场景、人物、观点等。小标题与主标题的关系恰如众星拱月,结构清晰完整。

【例文】

温暖·成长·青春·纪念

——我看高考

四十年,独她一帜。一敛额,一蹙眉,便惊动百世人。她,名叫高考,1977年重获新生。今天,我想与你谈谈她。

高考便是温暖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高考便是这样在看与被看间不断转换。今天,老师为我们做考前准备,家人为我们烹制美味;明天,当我们长大后,是否也会做着跟今天的你们一样的事?

高考,并不是我们独自面对,而是大家手牵手,像小时候一般,一起面对。所以,我们不必害怕,就让她安静地到来吧。

或许,此刻你心乱如麻,但请记住,我们一直在你身后温暖你,也温暖我们自己。

高考便是成长

鸦鬓流云,素颜落雪,参加高考的你或许是这样的一个人;发梢轻柳,眉角蝶翼,参加高考的你又或许是这样的人。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参加高考意味着你们已长大,意味着你们将飞往远方。

这一整晚都是你的,叠起又展开的是你的字迹,叠起却展不开的是你的心迹。你想着孤身在外的日子,你对未来充满迷茫,你还有太多的知识点未学习……可光阴却带你上了高考考场。

走过高考的大门,你便是大人了,你不应退缩,放手去闯吧,你会成功的。

高考,只不过是你长大的催化剂。

高考便是青春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好的自己。高考凝聚着我们的梦想,凝聚着家人的期待,是我们青春的代表,我们为之努力。待到年老时,我会想起,曾经有一个名叫高考的人,让我为之奋斗。流年似水,写在风里的诗早已忘记;时光已老,坐在月下的人已不见。唯有她,安宁出世,带着我前世的汗水,缓缓走来。

感谢高考让我们的青春不再迷茫,让我们成了命运的主宰。

人便如雨夜里的烛光,温柔过,眷念过,最后沉沉熄灭,如烟离去。高考便是那黑夜,是我们年少时燃烧的动力。

高考便是纪念

鬓微霜,忘不掉往昔模样;悠悠岁月漫长,怎能浪费时光?曾几何时,你我共战高考,于凉凉夜色间徘徊,花影摇曳。

山河岁月中,尚有思念,偶有风雨,却忘不了你我那段日子,炎炎夏日,相随考场中。

几生几世,才换来你我相识,正如落花与飘雪的相识。

岁月已老,我坐在风中,静静地回忆你留下的岁月,想着想着,竟泪流满面。

人生如斯,愿你我在高考考场上精彩一跃,只为那一程相伴,只为那温暖的付出。

【点评】

四个小标题“高考便是温暖、高考便是成长、高考便是青春、高考便是纪念”围绕“高考”这个中心,内容上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形式上格式一致,外观工整。

【小结】小标题拟定的注意事项如下:

(1)、小标题要围绕中心,体现行文思路

每个小标题都要围绕中心,把话题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使人一看就知道行文思路。

(2)、小标题要符合逻辑,体现内在联系

有小标题的文章是由几个部分组合而成的。这几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

(3)、小标题要格式一致,以求工整美观

一篇文章一般有三到四个小标题,小标题的结构要大致相同,字数要大致相等。

【练一练】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并采用并列式结构来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

二、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②——“递进”式

1.概念概述

递进式(层进式)是先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相互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然后逐层进行分析和阐述,以证明论点。

2.构思关键:

(1)依据论点选好论据,论点之间内在联系。

(2)各个层次都必须是论点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个层次之间都必须是递进关系。

(3)论点关系: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自然到人生,由个人到社会。

3.构思模式:

(1)分论点1 + 分论点2 + 分论点3 ——(按论点内涵递进)

这是就论点的内涵方面而言,论点内涵本身呈递进关系,主要表现在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从表面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推进。

【例文】

缤纷色彩源自“特殊结构”

蝴蝶本是无色的翅膀,因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而在阳光下舞出绚烂的风姿,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在当今社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固然是通过外显的成就体现,但唯有固守本心的质朴,以高尚美好的道德修身,以知识的力量和理想的高格提升自己,才能让人生溢彩流虹。

雨后的彩虹亦本是无色,在无数的小水滴的凝聚后,因光的色散而展现出缤纷的色彩。

独善其身,以梦为马,实现个人价值。[分论点①:个人]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奉献的人们,他们以爱岗敬业之美好品质和乐于助人之道德高标装配自己,拥有了特殊的“微观结构”,在平凡中彰显不平凡。最美女教师奋身一推,勇救学生;道德模范郭明义慷慨援助他人,将清贫留给自己;“东方某某”沉船援救中的“最美水兵”官东成功救起2人……他们固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珠,但因为内心真善美的特殊存在,才会被流水溅起,在阳光下投射出光彩。

兼济天下,以身报国,助民族复兴。[分论点②:民族]晚清重臣张某某在科举中夺得探花入仕为官,但在那个政治昏暗的年代,他没有和贪官奸吏同流合污,而是积极推动洋务运动。他外争国家利益,对内却奉守“三不争”,不争名、不争利、不争文人之气,正是内心的高格让他留名青史。西北某地那排屹立的左某某,至今仍向人们诉说当年左宗棠带领湘军收复失地的动人故事。若不是其内心那份特殊的报国情怀,是什么推动一位老人晚年还在马背上征战呢?

释放个性,少年青春无悔,献身国家建设。[分论点③:国家]古来便有言“少年强则国强”,激励每一位少年郎身怀报国远志。我们是时代的主人,是建设未来最小微观结构。唯有我们释放个性,完善自身,才使每一个结构都坚不可摧。如此何愁中国梦的实现?释放个性,我辈当图强。

蝴蝶在阳光下的缤纷色彩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独善其身,以梦为马,兼济天下,报效国家,担时代之任,亦是明朝天边那最灿烂的朝霞。

【点评】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羽、川端康成例子,论述“不留一道缝隙”的危害,这是反面论证:两者对比鲜明,论证充分。

【练一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急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上述材料给你怎样的感触?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思考。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高考语文议论文常见的三种结构模式复习(学生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