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技术哲学的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技术哲学的简介(框架性、碎片化)
媒介技术哲学——最符合传播理论前沿的一种思想体系
正在生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已经表现出非常强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
有学者认为,哲学最终可能只不过是媒介理论而已,而以媒介技术作为入射角来进行传播研究无疑具有创制“媒介哲学”的可能性。
技术哲学的四种思想渊源
(1)工程分析向度的技术哲学
研究技术发明与工程的逻辑结构与方法程序
(2)社会政治批判向度的技术哲学
讨论在统治阶级压迫社会个体过程中,技术所扮演的角色
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赫伯特?马尔库塞(简单指向,不是核心);安德鲁?芬伯格;贝纳斯?蒂格勒
(3)文化向度的技术哲学
带有强烈人文主义色彩,以技术为参照,深入理解人性
代表人物:刘易斯?芒福德;阿诺?德盖伦
(4)现象学向度的技术哲学
讨论技术与人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关系的研究,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思潮之一
代表人物:马丁?海德格尔;唐?伊德
研究主题:技术与时间/空间/权力三个维度
技术与空间
从隐喻的角度而言,媒介是一种对空间的再组织,它可以是空间的联结、区隔、流动与谋划
任何技术,尤其是在资本主义语境下的技术,其主要任务就是打开空间,无论这种空间是虚拟还是现实的,因为资本只有在空间中才能得以复制,因此资本不会去青睐那些没有盈利能力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没有新兴技术愿意投缺乏盈利能力的传统媒体
技术与时间
斯蒂格勒将传媒称为时间工业,认为它生产着大量的时间客体
特征就是被无数个意识同时收看和收听
媒介技术的任务就是谋划、占据时间,使得个体的生命时间与媒介时间高度重合,这是媒介技术区别于一般技术的特征之一
这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首先,我们的闲暇时间需要依靠媒介技术来打发
“受众商品论”(达拉斯?斯麦兹):受众在享用媒介产品的过程中实际作为商品被打包贩卖给了广告商,劳动与休闲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表面上在休息的受众付出了时间与劳动,又无法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反而需承担其经济后果,完成资本复制和自我异化。
罗伯特哈桑:《注意力分散时代》,由于媒介技术的进步,网络时间逐渐取代钟表时间,将我们带至一个去同步化的临界点,我们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跟上它的认知要求,最终只能沉溺于无数同时打开的时间景观。
媒介技术与权力
在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上,权力就可以布局,可以对时空秩序进行谋划
技术的偏向决定了它从来都是投靠能够调动资源的社会力量
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概念与结构
现象学的技术哲学
什么是现象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知识的批判
自笛卡尔以来,理性主义把我们和因果关系紧密的连结在一起,以至于人们遗忘了世界的发生其实是建立在复杂性与偶然性的基础之上
正是理性主义在自然科学的高歌猛进使得今天有了以数字和数理科学为形而上学来看待世界的方法
胡塞尔的矛头从一开始就指向这一方法,他认为这是对活生生日常生活的入侵,并且认为这就是欧洲人精神危机的由来。
人的生活被数字和数理科学志殖民以后,其实,离我们的理想目标就很遥远了,我们像机器一样生活在由数字建构的形而上学的标准化世界之中,机器的世界由此得以越过它的边界来干涉和宰制人的精神世界。
强调日常生活如何拯救被数字的形而上学殖民的世界,胡塞尔由此提出:“日常生活世界”,这也就是原本在人类世界中处于边缘地带的艺术,日常生活的世界等等这样的一些东西突然进入到学术视野的核心地带的根本原因。
胡塞尔和法兰克福学派等批判者都希望通过对于这些内容的再思考,使之变成救赎世界的手段
现在的知识与倾向性决定着当下
现象学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当个体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就已经有了先在,而非一张白纸。技术、知识均先于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机械化写作。人们就此成为思考、语言、写作的机器
基特勒指出,正是媒介决定了我们的现状
“技术决定论”;人体是媒介的延伸
技术先于人而存在,是技术在宰制人而非相反
媒介物质性问题上
伊尼斯:只能被看作媒介物质性研究的先驱,媒介的决定性力量仍然是间接的
基特勒:强调媒介技术直接作用于人,甚至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都与媒介技术直接相关
排除了人的研究使得基特勒成为近年来最为激进的媒介物质性研究学者之一
对话语网络的关注其实就是对构成话语网络物质性条件的关注
不是人在说语言,是语言在说人
不是人在看电影,是电影在让人看
不是留声机在记录声音,是留声机在逼迫我们发出声音
片面深刻的思想;启发、对话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技术哲学的简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