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

本文由用户“lingshimizi”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2-23 08:44:51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国建筑的特征》共20段,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请结合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层 次

内 容



第一部分

(第1—2段)





第二部分

(第3—13段)





第三部分

(第14—19段)





第四部分

(第20段)







目标一 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的?

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特征?

目标二 了解说明方法

本文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文章在不少地方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目标三 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

作者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综合活动 (以下任务在班级内分组进行,每个小组任选其一)

活动一:描绘课本上所写的中国式建筑。

课堂练习 (完成以下题目,共8分钟)

迁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材料一: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的“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成为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者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几乎所有的舞蹈都要将同一动作重复若干次,并且往往将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起来,但在重复之中又给以相应的变化;通过这种重复与变化以突出某一种效果,表达出某一种思想感情。

材料二: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熟悉的名画。它的手卷的形式赋予它以空间、时间都很长的“持续性”。画家利用树木、船只、房屋,特别是那无尽的瓦垄的一些共同特征,重复排列,以取得几条街道(亦即画面)的统一性。当然,在重复之中同时还闪烁着无穷的变化。不同阶段的重点也螺旋式地变换着在画面上的位置,步步引人入胜。画家在你还未意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一句所起的作用是对上文的概括。

C.选文采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内容上既有对具体实例的剖析,又从世界建筑史的广度和高度做了概述。

D.三则材料语言浅显易懂,朴素如话家常,读来使人感到亲切,作者就在这样的娓娓道来中使读者欣然接受他的观点。

3.如何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