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及其发展历程

本文由用户“素颜衬红装思念”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5-29 21:32:09 举报文档

以下为《空间站及其发展历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空间站及其发展历程

院 系:智能***

姓 名:汪某某

学 号:***22

专 业:机械电子工程

年 级:2020级

职 称:学生

完成日期:2020年5月 14日

目录

绪论

一、空间站简介 4

二、历史沿革 4

2.1空间站的起源 4

2.2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历史 6

2.2.1空间站可分为以下几代 6

2.2.2型号 6

三、构造与组成 8

四、我国空间实验室 11

五、我国空间站建成的价值意义 13

绪论

在我国天宫空间站成功发射之际,本文通过查阅资料,详细介绍了空间站的发展历程,包括历史上的每一个空间站,前面介绍了国际空间站的历史沿革,中间介绍了组成结构,最后又研究了我国的空间实验室,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在有些地方有解释说明,在文章最后,说明了建设空间站的意义,希望本篇论文对大家有所启发与收获,如有写错的地方,还请多多指导,本人悉数静听。

一、空间站简介

空间站(space station)又称太空站、航天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多模块空间站则由航天运载器分批将各模块送入轨道,在太空中将各模块组装而成。在空间站中要有人能够生活的一切设施,空间站不具备返回地球的能力。

2021年4月29日11时,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二、历史沿革

2.1空间站的起源

空间站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869年,当时Everett Hale为《大西洋月刊》撰写了一则关于“用砖搭建的月球”的文章。此后,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赫尔曼·奥伯特也对空间站进行过设想。1929年Herman Poto?nik的著作The Problem of Space Travel(《太空旅行的问题》)出版并风靡了30多年。1951年沃纳·冯·布劳恩在矿工周刊中刊登了他带有环状结构的空间站设计。二战期间德国科学家曾研究过使用太阳能的轨道兵器,即所谓的“太阳炮”。按照设想,它将是运行在高度在5100英里(8200千米)的地球轨道的空间站的一部分。

阿波罗11号飞船在1969年抢先登陆月球后,苏某某与美国登月的太空竞赛中落败,因此转向了其他方向(如空间站)来展示他们的航天实力和开发太空资源。礼炮1号于1971年成功发射升空,它是人类历史上首个空间站。但不幸的是3名航天员于1971年乘礼炮1号上的联盟号飞船返回过程中,由于返回舱上平衡阀异常打开造成返回舱失压,导致3名航天员全部死亡。美国紧随其后在1973年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号空间站,它携带了一系列的望远镜,科学家在上面做了许多关于医药、地质和天文等方面的科学实验。苏某某1986年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并在接下来的10年间不断运送新的模块在空间组装,1996年建成了由6个模块组成的和平号空间站,该空间站服役至2001年。期间有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航天员拜访过这个世界著名的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模块(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随后陆续发射的模块对其逐渐进行扩充。它由多个国家分工建造、联合运用,成为国际合作进行太空开发的标志。自2000年11月至2017年3月,国际空间站上保持至少3名乘员。

中国在2011年9月29日发射了天宫1号目标飞行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经验,推动人类航天事业达到新的高峰。

中国空间站向世界开放,彰显了太空治理中的中国责任与担当。中国十分重视太空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同时也愿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中国空间站向世界敞开合作大门,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无论国家、组织还是私营实体、学术机构,均可平等参与,充分体现出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分享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技术,生动诠释了中国航天合作的多边主义理念。与此同时,中国空间站合作也充分关注了发展中国家需求,提供了众多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应用实验的机会,将有效帮助发展中国家跨越航天技术发展鸿沟,共同参与太空治理,实现太空和平开发利用。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空间站及其发展历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