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本文由用户“arons518517”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2-07 16:30:12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下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1年下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语文课上,张老师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加以解决。从教师观的角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张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B.张老师是学生成长的研究者

C.张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D.张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在某次美育活动中,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调查一些传统礼仪的来源与演化,并通过自编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次活动涉及的美育内容是

A.艺术美和科学美 B.社会美和科学美

C.艺术美和社会美 D.社会美和自然美

3.下列选项属于正确的学生观的是

①学生是发展着的人

②人是未完成的存在物

③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

④学生的发展应当具有个性化

⑤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帮助者而不是决定者

⑥教师要不断自我完善才能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⑤⑥

4.张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设计了“童话故事大比拼”“故事续写”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张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A.长期性 B.示范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5.社会青年孙某闯入一所农村小学寻衅滋事,扰乱学校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于孙某应由

A.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强制教育

B.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受害学校给予罚款

D.乡级人民政府实施管制

6.小学教师李某由于在校外兼职,经常旷工,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应对李某给予

A.解聘 B.警告 C.罚款 D.训诫

7.梁某无正当理由不送女儿小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梁某

A.行政处罚,责令限期改正 B.说服劝导,责令限期改正

C.强制措施,责令限期改正 D.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是

A.合作机制 B.监督机制

C.协调机制 D.考核机制

9.六(1)班班主任李老师在课间发现学生张某有欺凌行为。李老师首先应当

A.对张某心理辅导 B.通知张某家长

C.严肃批评张某 D.立即制止张某

10.某县有关部门拖欠小学教师工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受理教师申诉的应是

A.同级人民政府 B.上一级人民政府

C.教师所在学校 D.同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1. 未成年人丹丹的父母因外出务工,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对丹丹的监护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丹丹的父母应该履行的义务不包括

A.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

B.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丹丹所在学校

C.与丹丹所在学校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

D.了解丹丹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情况

12.小学生宋某多次旷课、逃学,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拒不改正。对于宋某,学校可以

A.予以处分 B.予以训诫

C.开除学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而把元旦和春节合并看待的思想方式,对于我们尝试以新的眼光反思近代以来的生活历程,前瞻今后的公共文化建设,可能更加富有意义。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 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少年,酷爱小提琴,却为不能成名而苦恼。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说:“世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它们在阳光下开放,没有目的,只为快乐,快乐本身就是成功啊!“少年时深受触动,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求成名。这位少年叫爱因斯坦。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篇论说文

【立意】快乐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过程重于结果,感受过程的快乐。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下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