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国际形势政策论文)2021、05
当前XX、台海和XX出现了“三海联动”情况,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和外交挑衅力度激增,印度受到中美大局的影响在中国西南边境也有一些危险动作,但中国北部和西部都还比较稳定,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是美国为首的海洋势力或者称为海洋国家试图打进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因此从俄罗斯北极地带、经靠近波罗的海的白俄罗斯、到黑海地区的乌克兰、再到中亚国家都会受到很大压力。欧洲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也在调整,欧盟和北约的重点仍然是俄罗斯,但对中国的牵制力度在近年来有所增强。因此,国际问题研究既要看到新冠疫情和美国大选的短期影响力,更不能忽视国际关系基本元素的长期作用。本文基于个人理论基础,对当前国际格局进行现实研判,并就中国的战略应对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一、关于国际格局转型
所谓国际格局转型,指的是国际关系力量结构的变化,并最终能达到一个稳定期。在这个转型期里,不同大国之间的关系都因为一些共同的或者双边的因素而发生竞争、甚至对抗。这决定了国际格局实现转型的长期性和危险性,对不同的国家来说,也存在着战略机遇或者战略风险,都是必须密切关注的。
第一,地缘政治竞争正在由大国“混合竞争”为主轴,转变为“中美竞争”为主轴,英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所有大国、以及地区性组织比XX盟的政策,都会围着中美竞争的形式和发展趋势在发生转变,这种转型绝不是在一两年内就能够完成的,即使从2017年算起,它可能还需要5年到10年时间。
第二,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碎片化”趋势明显,世界贸易组织(WHO)在“美国优先”面前已经失去了基本维护自由贸易的功能,美国、中国、日本、欧盟(主要是德国和法国)、俄罗斯、印度等都会保持自身地位在国际贸易中的独立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发行、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等等也都体现出地区性和竞争性,而贸易冲突或者贸易战将会是未来的常态。这既和传统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不能互补有关,也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经济利益有关。
第三,美国把中国定位是战略竞争对手,从几年来的地区和国际形势发展状况看,中美战略竞争正在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要事实,而且表现为国际格局中第一层次的竞争,而欧某某、美俄、中印、中日等等都是属于第二层次的竞争。国际社会“选边”的压力在加大,无论是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极限施压”政策,还是可能当选的“拜登政府”的对华“敲打锤子”政策,都会从主观到现实给很多国家带来“选边”压力,只是内容、表现形式和强度不同而已。
中美一直保持着“社交距离”
第四,数十年的东西方以“合作为主”的局面将转变为以“对抗为主”的局面,东西方合作应该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核心主线仍然是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再分配。“美国优先”、“英国脱欧”、美国“退群”皆为对市场竞争和资源流动表现不满的表现。
第五,全球治理面临重大挫折。除了经济治理外,安全治理、环境治理、发展治理等等,都因为西方国家的利益再分配思维而受到重大冲击。联合国作用被削弱、欧盟地位下降就是明显的例子,其他松散性的地区性组织就更不用说了,比如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等等,都需要重新定位。
二、关于对中国战略环境变化的认识
面对这样极具复杂、深度和广度的国际格局调整,美国对华战略的转变,中国面临的战略压力和挑战是非常大的,这点不容置疑。有些人非常忧虑,甚至非常害怕这样的转型,其实也毫不奇怪,因为这是中西方自鸦片战争交锋以来,中国第一次被当作西方的劲敌和战略竞争对手了。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长期是西方列强的瓜分对象,而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长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问台湾,这明明是“病急乱投医”,短期内搞点“小动作”对美国大选也可能有点效果,殊不知,稍微长远一点看,美国这样做反倒成了“台独分子”的“催命鬼”。其实,现在美国政府中的这帮极端强硬派暗中很着急,已经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了,因为他们还不想那么早地失去自己的“马前卒”,更不想弄巧成拙,打“台湾牌”成了败笔,负面影响大选选情!
总结来说,战略应对就是这样,你来我往很密集,你一动,我必动;你小动,我大动,既有稳定性,又有局部调整,“后发制人”思维一直是中国的战略优点。有人可能会问,战略风险呢?是的,战略上就需要“定风丹”,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这样下来,局部的战略调整带来的风险也是可控和可以接受的。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