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爱一行干一行(辩论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一、开篇陈词
所谓“爱一行”也就是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深挚的感情,它不是简单的兴趣爱好。
“爱一行,干一行”的实质是就业前的择业取向;而“干一行,爱一行”的实质是就业后对工作态度的要求。
对方辩友的通篇立论,都是在说一个事实:当今社会,很多求职者无法选择他所爱的行业。但,这与我们提倡人们去努力追求,使自己能干所爱行业的价值观,并不矛盾。就如,在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难道这意味着,当了奴隶就不能追求自由么?正因为人们热爱自由、追求自由,才有了新中国啊!
因此,别无选择或迫于无奈,并不是阻挠我们提倡“爱一行干一行”的理由。恰恰相反,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可以让我们化现实的压力为追求的动力,而不是迫于现实压力甘当工作的奴隶。
第一,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不能不考虑人的幸福。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人幸福。如果让社会进步以无数人处于别无选择和迫于无奈的状态来获得,那这进步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让人们做他所爱的工作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也更容易激发工作热情创造社会财富。贝多芬热爱音乐而当了音乐家,达尔文热爱生物学提出进化论,王进喜热爱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第三,提倡“爱一行干一行”也是对社会提出的要求。社会不能总是把人们置于一个别无选择的境地,“爱一行干一行”正是突出人的自由选择权,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而对方辩友除了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他方论证还存在以下几点错误[选用]:
1、正方辩题的实质是:入行后,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工作。但是,入行前,以什么样的态度选择工作,却是正方观点无法涵容的。
2、对方辩友的隐含逻辑是把“爱一行干一行”等同于“不爱一行就不干这行”。但,我们提倡先恋爱后结婚,不意味着不恋爱你就不能结婚。
3、他们把做好本职工作和爱上工作相等同,如做好打字员的工作不等于要你爱上打字工作。
4、他们说爱具有易变性,那是否也同意干一行,可以今天爱明天不爱呢?
5、对方辩友说能力,但“爱一行”,不是说“这一行”的工作就会砸到你的头上,而这是需要你积蓄力量去追求。如双耳失聪的邰丽华演绎了千手观音的奇迹,从听不到音乐到能够随乐起舞,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
二、攻辩环节
【攻辩环节1】
问1:有人从小喜欢语言学,迫于生活压力去当高中老师,那么我们是否鼓励他继续干下去?
问2:这个人当上高中教师后痛苦不堪,最后还是转入了他爱的语言学。对方辩友是否还鼓励在高中教师的岗位上继续干下去?
扫:这个人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他当高中教师时痛苦不堪,但转入了他热爱的语言学行业,就将他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由此可见,从事我们热爱的行业,更能激发热情、更能发挥才智、更能获得幸福感。
【攻辩环节2】
问1:日本员工的敬业精神备受世界称赞,您方是否认同他们这种敬业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的体现?
问2:抗战时期中国大量劳工被虏到日本三菱等企业,在“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指引”下努力工作、兢兢业业,请问您是否提倡这些中国劳工在日本“干一行爱一行”?
追问:请正面回答,是否提倡这些被虏的中国劳工在日本“干一行爱一行”?
扫:被俘虏的中国劳工就是被剥夺了他们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他们也不可能不顾国仇家恨去“爱一行”,对方辩友的“干一行”既无人权,“爱一行”不顾人性,请问您方的提倡从何谈起呢?
三、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1-爱的提倡】
问1:对方辩友说社会提倡“干一行爱一行”,看来您方的爱是社会提倡的。今日您方二辩风采的让我倾心,您方能否论证一下,您的社会提倡与我爱上你有何联系?
1)正:爱有时是很私人的情感,不是我越了解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需求并无冲突。
那么正方必须还能够论证,在发生了冲突的情况下,能否提倡“干一行爱一行”?正方在之前的辩论环节一直回避这个问题,请您方在总结陈词中正面回答吧。
(1)富士康的员工是自愿签署加班协议,社会是否提倡他们“死了都要爱”?也即:虽然他们自由选择了所从事的行业,但是其工作体验十分痛苦,是否提倡他们爱这行。
(2)应不应该对被日本俘虏的中国劳工提倡“干一行爱一行”、是否提倡不幸沦为乞丐的孩子当了乞丐就要爱乞丐这行?也即:被迫从事某行,是否提倡他们爱这行。
(3)是否提倡季羡林从痛苦的教师转为所爱的语言学研究者?也即:当干一行不爱这行时,是否提倡他转入所爱的行业,让他们争取“爱一行干一行”。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爱一行干一行(辩论词)》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