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

本文由用户“A890614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7-22 08:53:05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

二十大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大会主题,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带给我们什么

报告第一部分简要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工作,浓墨重彩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这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开创崭新局面的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速推进的十年。十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就,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有6个方面:

一是取得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成果。“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政治抉择,是新时代十年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也是取得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经过十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锤炼,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得到消除,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党的面貌和气象发生深刻变化,对于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是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年来,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举全国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体人民共同受惠的好时代,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是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高。十年来,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有效应对外部势力在台湾、香港、某地、西藏、南海等方向的挑衅破坏,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五是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十年来,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六是我国制度优势更加彰显。十年来,我们以巨大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思想的伟力 开辟新境界

报告的第二部分专门论述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我们党并不拘泥于经典作家的具体论述,而是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报告展开论述了“两个结合”,很大地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第一,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一直强调并坚持的,是中共百年历史中一条最宝贵的经验,也是我们党事业不断成功的法宝。报告中强调“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个结合,就是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的制度、道路与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直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在理论上一直没有明确概括过。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能在各种思潮的激荡竞争中被中国人民所选择,很重要的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高度契合性。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所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报告还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六个必须坚持”。这“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这一科学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学习实践这一思想必须牢牢把握这些基本点,始终坚持这些基本点。

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部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报告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分量很重的部署,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特点是“4个突出”。

一是突出党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和显著标志,是党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报告充分彰显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直面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围绕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对党的各方面建设提出针对性强的任务措施。

二是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需要体系化推进。报告提出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统筹布局、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党的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三是突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报告强调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将“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建设第一项任务加以部署,彰显了新征程上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四是突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经验。报告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同时要求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思想的引领作用和制度的规范作用,让二者紧密结合、同向发力、相得益彰。

“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

报告把高质量发展明确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发展质量的全局和长远意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更多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这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报告对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主要有:

一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形成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创新要动力。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创新带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同时,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的创新体系。

三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改革要活力。用好“关键一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激发和保护各方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动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五是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使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六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制度型开放”是首次在报告中出现。相比于过去提到的产品型开放或者要素型开放,“制度型开放”强调的是一个更深层次的开放,而不仅仅是更大的范围或更宽的领域。现在中国要进入制度型开放的阶段,也就是中国要成为在制定和管理规则、制度、标准等方面的引领者,深入融合并重新塑造国际经济的体系。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目前中国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虽然中国人均GDP已达到1.2万美元,从这个指标看,中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但如果从社会、经济等方面综合来看,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结构还必须以实体经济为主,不能简单地模仿西方各国。在全球的产业链上,中国还处于一个世界工厂的地位,接下来中国应该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从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来看,实体经济在创造就业以及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能过早地脱实向虚,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首提“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强调“促进机会公平”

二十大报告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是首次提出。当前财富积累速度很快,但财富差距在扩大,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就需要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增强财富分配公平性,缩小财富分配差距。

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机会公平,就是要打破一切不合理的限制和障碍,劳动力市场能够保持充分公平的竞争,同时没有任何的身份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确保机会公平对于改善收入分配是一个重要渠道,和共同富裕也是相呼应的。

以上为《二十大报告学习心得》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