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

本文由用户“sqopx”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9-15 21:20:35 举报文档

以下为《红楼梦-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红楼梦》以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为背景,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并且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寞,就注定了它会走向灭亡。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因此,在红楼梦中,我们处处可见封建贵族阶级生活的奢靡:贾府私家园林堪比皇家,皇室御用“御天胭脂米”作为主子的日常主食供应,奢侈丝织品缂丝随处可见,秦可卿的一块棺木“非常人可享”。而富人阶级的纸醉金迷都源自于对底层人民的残酷剥削,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阶级矛盾的激烈,应证了”成由勤俭败由奢”亘古真理。但后来曹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某某”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不难联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部小说,意在为那些女孩儿立传,排遣自己的苦闷,兼以供读者把玩赏析。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红楼梦十二支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如鸳鸯、晴雯、司棋这些人物的悲惨下场,但是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小说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红楼梦-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