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9.2伟大建党精神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坚守党的初心使命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党史教育专题宣讲报告
区委政法委 罗某某
2021.9.7
各位党员、同志们:
大家好!***公室、区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百场百姓宣讲活动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走进石城镇云星村开展党史教育活动,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党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下面我围绕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政党和伟大建党精神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我的学习体会。
一、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
要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个什么性质的政党,我想分三点来讲:什么是党、什么是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个怎样的政党。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党?
按照相关解释,党的含义有四个:一是指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如党派、党团。二是指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如党羽、朋党、死党。三是指亲族,如父党、母党、妻党。四是在古代指的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在当代社会,党指的是以某种政治目的、思想认同而结成有纪律、有组织并维护该机构或集团的利益的组织。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组建社团要经过审批(注册登记),不得违反国家宪法和法律。否则不予登记或直接取缔。
其次,理解什么是政党?
政党,指由一定阶级领导的,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力求取得和保持国家政权而进行活动的政治组织。政党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纲展示愿景。社会承认其具有组织与扩张其主张的合法权力,其也积极介入到政治生活中,为取得或维护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行使而发挥自己的作用。政党是阶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阶级斗争的工具。1949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阶级消灭了,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的一切东西,政党和国家机器,将因其丧失作用,没有需要,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结自己的历史使命。”
目前,世界各国政党总数约有4000至5000个,其中,有127个共产党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分布在100多个国家。最早的共产党被认为是1848年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6月在英国伦敦成立,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在1852年科隆共产党人审判案后被正式解散。世界第一大党是中国共产党。
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可以划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和在野党。执政党是公开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有时内阁由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就有几个执政党。在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中,中央政府的执政党与地方政府的执政党不一定是同一政党。参政党是指参与了国家行政权力的政党。在中国,参政党是指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的民主党派,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我国的民主党派,指在中国大陆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这些民主党派均成立于1925-1948年。在野党是不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如现在台湾的中国国民党。
这里与大家讲讲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与中国国民党的区别。
中国国民党成立于1894年,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月下旬孙*_**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3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14年(民国三年)6月,孙*_**华革命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民国十年)5月,在*_**推举的非常大总统。1923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在孙中山领导下,于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实现国共合作。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蒋介石在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2月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相继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以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要职。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取消了蒋的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军人部长职务。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自广州迁往武汉,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峙。被迫于1927年8月下野,1928年1月重任总司令职,2月主持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全面改变孙中山的革命政策;会上被举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31年底辞国民政府主席职后,于次年初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39年1月,蒋介石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1943年林森逝世后,继任国民政府主席。1948年,在“国民大会”上当选为“总统”,1949年1月21日蒋被迫宣告“引退”,但仍幕后操纵党政军大权,破坏和平谈判。1949年12月11日,蒋介石被迫宣告“引退”败走台湾,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大陆迁往台北。1950年3月,他“复职”重任“总统”,此后一再连任四届,并连续当选国民党总裁,至1975年4月5日去世。蒋介石去世后,废除“总裁”制,改称中央委员会主席,由蒋经国连任至1988年1月13日去世。其后则由李登辉继任至2000年3月,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失败,李登辉被迫下台,国民党由执政党变为在野党,此后由连战、洪某某、吴某某、江启臣继任。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成立于1948年1月1日,主要创始人为宋庆龄、何某某、李某某。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历史发生转折的重要关头,由继承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的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顺应时代潮流,为着民主建国而产生的民主党派。它的组织者是国民党民主派,它的旗帜是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它的社会基础是国民党内具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意识的军政人员。民革的成立,强烈地震撼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高度关注,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格局。民革是从国民党中分化出来的国民党民主派组织,民革领导人及成员与国民党军政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国民党军政界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在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之际,民革把策动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和组织革命武装作为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的主要手段,配合解放军胜利大进军,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突出贡献。它先后策动了吴某某、程潜等6名国民党高级将领阵前起义;积极说服傅作义进行和平谈判,促成了北平与绥远和平解放;参与组织了川康起义和云南起义,给国民党集团以致命打击,缩短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同时,民革还策动了资源委员会起义,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策动了国民党军政人员和驻外使馆起义,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开辟了新局面。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指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标志是共产党(工人党或劳动党)执政,在世界上又被称为“共产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是无产阶级政党。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俄国共产党 (布尔什维克)掌握了国家政权,在世界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世界上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五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古巴共和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了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执政党。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政党制度,在政府中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其他各民主党派协助共产党的体制,称为协商制度。目前我国八个民主党派的主要负责人一般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或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
党章总纲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是“1-2-3”结构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
首先,“1-2-3”结构中的“1”,指的是在中国的政党政治中,中国共产党是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唯一的“领导党”,也就是执政党。这源于中西方政党政治的历史起源与发展现状不同。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1689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还是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没有什么政党领导了国家革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近代国家的建立、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政党没什么关系。政党自然而然地谈不上“领导党”的地位。中国则不同。中国共产党建立时,并非中共一家,而是“政党林立”的时代,当时中国有300个政党和类似政党的政治团体。因为当时中国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300个政党都努力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有所作为。只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正确、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定和实际行动百折不挠、中国共产党深入工农群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比其他政党彻底,所以才领导中国人民逐步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革命中全中国人民逐步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他299个政党经过多次分化改组,最后绝大多数政党也逐步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中,曾两度出现“多党政治”的局势。一次是1927年春天,当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把中国革命从广东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的时候,再有两年就可以成功,建立起“多党政治”的国度,但国民党1927年4月背叛了国民革命,蒋介石“单边”撕裂了革命统一战线,发动上海“四一二”、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多党政治”的局势失去了。第二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多党政治”的局势再度到来。双方谈了40天,最后国民党蒋介石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中国的天上,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太阳”。 “其实,多党政治就是多个太阳”。中国共产党无奈,毛泽东只得回答:“那就由中国老百姓最后决定,留下一个、去掉一个”。结果中国的老百姓把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把国民党赶到中国的台湾岛上去了。新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其他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负起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至今,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2-2012.11),目前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11十八大至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迅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在日益增强,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越来越稳固,中国的多党合作局势也越来越稳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事实,是中国进一步前进的必然,和西方迥然不同。
其次,“1-2-3”结构中的“2”,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点和西方国家的政党也截然不同。西方国家的政党,只有自己的阶级或阶层属性,而没有人民与民族属性。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还具有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政党属性,而且二者有着历史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作为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代表了中国的发展未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时,只有230万产业工人和1200万手工业工人和店员。人数虽然少,但代表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文明的国度,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国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队伍,一直致力于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方向转变。到今天,中国有8000万国有企业工人,还有2.5亿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就业的日益形成的新型工人阶级队伍,这两支工人阶级队伍在日益发展壮大;而且在农业战线,正在日益形成和发展起农业工人队伍(农业产业工人)。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代表了中国正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方向转变,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在日益巩固和扩大,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更加远大的发展前途。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是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风貌。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就一直追求建立全国性的、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度,工人阶级队伍人数少,农民阶级队伍占绝大多数,农民和小知识分子入党,必然构成中国共产党的主体多数。因此,中国共产党人注重于解决“思想上入党”,不管是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只要思想上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是什么出身则不重要。因此在客观上,中国共产党是农民和知识分子占多数,自然而然地中国共产党也就成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的老百姓也承认这一事实。二是中国工人阶级队伍虽然过去人数少,但改革开放后却迅速增加和扩大;中国的知识分子过去人数少,改革开放后也在迅速增加和发展;中国的农民阶级队伍过去虽然占绝大多数,但改革开放后在逐年减少,随着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将进一步减少。这种日益“两增加、一减少”的发展趋势,恰恰反映了由传统中华民族向现代中华民族转变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因此,中国共产党又有着一个伟大灿烂的民族发展前程。所以,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的政党属性,代表了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未来。
第三,“1-2-3”结构中的“3”,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的利益表达功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其利益表达就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立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如何代表、实现、维护和增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两个基本的实现途径,那就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持之以恒地发展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来代表、实现、维护和增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在具体的行动中,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自始至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贯彻“立党为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致力发展经济,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彰显党的担当和使命。我们农村群众最切身体会到的是精准扶贫,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惜血本加大疫情防控,有效防止疫情漫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美丽圩镇、和谐家居乡村建设投入,同时,强化社会治安和服务管理,关爱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在社会治理方面,2018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今年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重拳整治资本市场、无序的文化娱乐圈、泛滥的校外培训机构。在国防建设方面,更是突出了强起来,正如总书记提指出,“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提出以浙江为试点,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三严三实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学习教育活动,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同时,坚决反对和治理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现象和腐败案件。虽然中国共产党执政活动中的腐败现象和腐败案件仍然处于高发多发态势,但中国共产党决心逐步治理腐败,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中国共产党从历史中走来,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走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存续与壮大,究其根本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目前,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世界上奋斗目标最明确、组织机构最严密、覆盖面最广、党员人数最多的第一大党。截至2021年6月,全国基层党委27.3万个,总支部31.4万个,支部427.7万个。151.3万个企业基层党组织;16.2万个社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两个全新论断。这两个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所以,在当代中国,人民没有理由不选择中国共产党。
二、什么是“伟大建党精神”,怎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引起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热烈反响和高度关注。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号召全党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在全党全社会激扬起继往开来、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重点回答了我们共产党的旗帜是什么、我们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在哪里;我们是谁、我们为了谁;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以及我们的政治品格是什么等一系列涉及中国共产党思想、党性、立场和品质的重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性质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中,形成了许许多多革命精神,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概括起来有4句话,每句8个字,共32个字,每一句话都有两个核心词语,第一句是“真理”和“理想”,第二句是“初心”和“使命”,第三句是“牺牲”和“斗争”,第四句是“忠诚”和“人民”。这些核心词语,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历史实践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中,都深深印在党员、干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脑海里。伟大建党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个重大理论创造。
坚持真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的决心,敢于承担工作中最重、最难、最累的事,在急难险重的历练中不断放大自身格局,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始终保持敢于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不忘赤子之心,不惧艰难险阻,不坠青云之志,不负使命担当。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必须要“一枝一叶总关情”,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师”,以人民为“镜”,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者”。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员干部既是以往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者,又是未来的开创者,要立足本职岗位,践行党的宗旨,主动担当重任,向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让改革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到群众,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今天的讲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9.2伟大建党精神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