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护理十二项操作标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医院: 考号: 考生: 得分:
青霉素皮试配制与注射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
标 准
分值
扣分标准
标 准
分
值
扣 分 标 准
〔一〕评估与解释
1、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向患者/家属解释、询问过敏史。
2、患者意识、心理状况、药物认知及合作程度。
3、暴露注射部位及观察皮肤情况。
10
4
4
2
?
一项不符合要求-1
一项不符合要求-1
未暴露部位-1,未观察-1
〔二〕准备
1、环境准备:清洁、安静、安全。
2、着装:仪表整洁、洗手(口述)、戴口罩、手表或护士表。
3、用物:治疗盘:75%酒精、碘伏、棉签、5ml注射器、1ml注射器、80万u单位青霉素、砂轮、生理盐水、启子、弯盘、盐酸肾上腺素、执行单〔床号、、药名、日期〕。
10
2
2
6
?
未准备环境-2
一处不符合要求-0.5
?
一项不符合要求-1
缺一件-1
及时发现补充-0.5
〔三〕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执行单、床头牌、患者〕、解释,询问过敏史。
查对所有用物质量及有效期。
开启青霉素,消毒瓶塞〔一遍〕。
正确开启生理盐水〔砂轮不消毒,NS瓶颈用砂轮划后消毒一遍〕。
抽取生理盐水4ml,稀释青霉素,每毫升含20万单位青霉素。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lml,每毫升含2万单位。
取上液0.1ml+生理盐水至lml,每毫升含2千单位。
取上液0.25ml+生理盐水至lml,每毫升含5百单位。
每次配制时,均须将药液摇匀,排净气泡〔排气时针头距弯盘10cm以上〕。
二次核对执行单及床号、,询问过敏史。
10、选择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1/3处〕。
11、75%酒精消毒皮肤〔一遍〕。
12、以5°角度刺入皮内,待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后以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注药液0.1mL,可见圆形隆起的皮丘,并显露毛孔,注射完毕迅速拔除针头,切勿按压〔看表〕。
13、再次查对床号、、执行单、药物。
14、交待注意事项(不准离开现场;皮丘不要按压;不适随时告知我们;20分钟后观察结果。)20分钟观察结果。
15、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6、 洗手、记录〔口述〕。
75
4
5
4
4
4
6
6
6
2
4
4
4
4
4
5
5
4
?
未核对-2、未询问过敏史-2
?
检查物品漏一项-1,缺一项-1
污染一次-2
一处不符合要求-1
?
抽取药液不准确-4
?
稀释药液不准确-3
药液未摇匀一次-2
多稀释一次、少稀释一次各-10
污染一次-2,未排尽空气-2
?
未再次核对-2,未问过敏史-2
部位不准确-2
消毒范围不符合要求-2
未绷紧皮肤、未看表、针头斜面与皮肤角度过大过小、针尖斜面未全部进入皮内、皮丘过大过小各-1
拔针手法错误-1
未核对-2
注意事项一项交代不到位-2
?漏一件-1,卧位不舒适-2
未口述一项-2
〔四〕整体评价
1、操作熟练,有爱伤观念,患者/家属对服务满意。
2、无菌观念强。
3、操作时间:10分钟〔核对—取舒适体位〕。
5
酌情扣分
每超过30秒钟-1
监考老师:
医院: 考号: 考生: 得分:
无菌技术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
标 准
分
值
扣 分 标 准
〔一〕评估
1.操作环境符合要求〔口述:清洁、干燥、开阔、平坦〕。
2.无菌物品符合要求〔口述〕。
5
2
3
?
未评估-2
未评估-3
〔二〕准备
1.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清洁盘、无菌持物钳、无菌巾包、无菌纱布缸、无菌溶液、无菌容器〔内放治疗碗、镊子〕,无菌手套,无菌洞巾包、记录纸、签字笔、弯盘。
10
2
8
?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用物漏一件-1
〔三〕操作步骤
1、清洁治疗盘。
2、检查无菌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检查手套号码。
3、打开无菌包,系带置包皮下,夹无菌巾于某某,剩余按原折包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
4、将无菌巾双折平铺于某某,将上层呈扇形折叠到对侧,边缘向外。
5、放以下物品于某某:镊子、洞巾、纱布。
6、将无菌巾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
7、注明铺盘时间。
8、取出治疗碗放手上,然后置于桌面上。
9、倒取无菌溶液。
〔1〕查对 认真检查并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溶液有无沉淀、混浊或变色。
〔2〕倒溶液 另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掌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
〔3〕记录 在瓶签上注明开瓶日期、时间,放回原处。
10、戴手套 打开无菌手套包,取出无菌手套,两拇指对齐戴好。
11、脱手套 一手捏住另一手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将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将其往下翻转脱下。
12、整理用物。?
80
2
6
10
?
8
?
6
8
?
2
2
12
4
?
6
?
2
6
?
3
?
3
?
未清洁-2,清洁不符合要求-1
漏查一件-1
污染一处-2,持钳手法不正确-2,未注开包日期及时间-2,注明时间未看表-2,记录不符-1
折叠开口向内-2
?
漏取一件-2
一项不符合要求-2,不平整-2
未注明时间-2,注明时间未看表-2,记录不符-1
一处不符合要求-2
?
漏查对一处-1
?
瓶签未对掌心、沾湿瓶签各-1,未旋转冲洗、未由原处倒出、倒液时高度不符合要求各-2
未记录-2,记录时未看表-1,记录不符合要求-1
?带手套于腕关节以下-2,污染一处-2
手套外面触及到皮肤一处-2
?不符合要求或漏掉一件-1
污染一处扣2分〔跨越无菌面、无菌包某某、无菌持物钳触及容器口边缘、无菌钳低于腰部;未戴手套的手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无菌物品触及非无菌面〕
〔四〕整体评价
1.动作准确、熟练、节力。
2.无菌盘平整,符合要求。
3.无菌观念强。 理用物〕
4.操作时间5分钟〔检查无菌物品—整
5
?
?
?
酌情扣分
每超30秒钟扣1分
监考老师:
医院: 考号: 考生: 得分:
生命体征的监测技术的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
标 准
分
值
扣分标准
〔一〕评估与解释
1、了解病人病情、自理程度、心理状况及年龄、情绪状态及出汗等情况。
2、询问、了解患者有无剧烈运动,测口温的患者15-30分钟前有无进食过冷、过热的食物。
3、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病人/家属的配合。
4、选择适宜的测温方法〔向患者说明〕。
10
2
?
3
?
3
2
?
评估内容不全-1
?
未询问-3,询问内容不全-1
?
未解释-3,解释不到位-1
未说明-2
〔二〕准备
1.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
2.用物准备:清洁干容器〔放置清洁体温计、干纱布〕,带秒针的表、笔、记录本、血压计、听诊器、弯盘,必要时备棉絮。
10
2
8
??
?
一项不符合要求-1
缺一件-1,一件不符合要求-1
?
〔三〕操作步骤
1、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下。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根据病情、年龄选择测温部位,腋下测温:先擦干腋窝下汗液,体温计水银端放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5-10min〔口述〕,取出。
3、检视体温计读数,记录。
4、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放至消毒液容器中,30min后取出。〔口述〕
5、清水冲净,晾干或擦干,放清洁容器内备用。〔口述〕
6、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用适中的压力按于挠动脉处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诊脉,计数30s,所得数字乘2。
7、护士测量脉搏后仍保持诊脉手势,观察病人胸或腹部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记数30s,所得数乘2,做记录。危重病人呼吸不易被观察时,将少许棉絮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絮吹动次数,计数1min〔口述〕。
8、上肢血压测量法
〔1〕检查血压计。病人取坐位或卧位,露出手臂。
〔2〕伸直肘部,手掌向外展45°,肱动脉应与血压计汞柱零点、心脏在同一水平上。
〔3〕放平血压计,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上臂,其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打开水银槽开关。
〔4〕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肱动脉搏动处并固定,向袖带内冲气,至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加压使压力升高20—30mmHg(2.6—4kPa)后放气,使汞柱以4mmHg/s的速度缓慢下降。
〔5〕当听诊器上听到第一次搏动,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继续放气,到搏动音突然变弱或消失,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告知病人结果。
〔6〕取下袖带,排尽空气,倾斜450关闭水银槽开关。
〔7〕整理床单位及用物,记录血压值。
〔8〕保护体贴病人。
75
2
8
?
?
?
4
2
?
2
?12
?
?20
?
?
?
?25
5
?2
?
4
?
?
5
?
??
2
2
3
2
?
未检查-1,未甩表、甩表破损各-2
一项未核对-1,一项不符合要求-1,未选择合适的方法、未擦干腋下各-2,未屈臂过胸、未紧贴皮肤各-2,未口述时间-1
未检视、记录各-2
未口述-2,口述不全一项各-1
?
未口述-2,口述不全-1
?一项不符合要求-2,时间不足-2,数值误差-2〔允许误差±2次〕
?一项不符合要求-2,时间不足-2,观察时未看表-2,数值误差-2〔允许误差±2次〕
未口述-2,口述不全-1,
?性能不良者-2,卧位不适-2,上臂暴露不充分、袖口过紧各-2
姿势不正确-2〔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
袖带不平整、松紧不符合要求、部位不正确各-2
?一项不符和要求、充气过快-2,数值误差-5〔误差>5mmHg〕,重复测量时水银未降至零充气-2
?一处不符合要求-1、未告知-1
?气未排尽、袖带不平整、装盒不符合要求各-1
不记录-2,缺一件-1
一处不符合要求-1
〔四〕整体评价
1、动作轻稳、熟练,测量和记录准确、及时。
2、病人安全、舒适,沟通有效,病人/家属满意。
3、操作时间6分钟〔检查体温计—记录完血压值〕。
5
?
?
酌情扣分
每超30秒钟-1。
监考老师:
医院: 考号: 考生: 得分:
氧气吸入技术〔鼻导管〕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
标 准
分值
扣分标准
〔一〕评估与解释
1、了解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2、向患者/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评估患者鼻腔情况〔带手电筒〕。
10
4
4
2
?
评估内容不全-2
解释内容不全-2
未评估-2
〔二〕准备
1、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远离火源。
2、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治疗碗2个〔一碗内盛无菌蒸馏水,另一碗放鼻导管2根及小纱布,治疗碗上盖大纱布〕、氧气压力装置〔湿化瓶及流量表〕、橡胶管〔连玻璃接管〕、弯盘、棉签、别针、扳手、胶布。治疗盘外备:氧气筒〔挂四防牌〕、用氧记录单、笔、执行单。
10
1
2
7
?
?
一项不符合要求-0.5
一项不符合要求-1
缺一件-1,一件不符合要求-1
〔三〕操作步骤
1、核对执行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及,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清洁鼻孔,备胶布〔2根〕。
3、装表:吹尘,将流量表及湿化瓶安装在氧气筒上,连接橡胶管道,关流量开关,打开总开关。
4、连接鼻导管,开流量开关,调节氧流量,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左手小纱布包裹鼻导管,右手持镊〕。
5、测量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右手持镊自一侧鼻孔将鼻导管轻轻插入。将镊子及小纱布放于弯盘中。
6、固定:胶布分别固定鼻导管与鼻部和面颊〔蝶形固定〕,橡胶导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基单上。
7、记录用氧时间。
8、停用氧气,先取下鼻导管,纱布擦净鼻部,别离鼻导管,关总开关,放出余某某,关流量开关,卸表,取下湿化瓶及流量表。
9、记录停止用氧时间。
?
10、整理床单位、用物。
11、洗手,记录〔口述〕。
75
5
?
4
10
?
15
?
10
?
5
?
2
15
?
2?
5
2
?
未查对-3,体位不舒适-2
?
未备胶布-2,未清洁鼻孔-2
未吹尘-3,吹尘过响-2,氧气表与地面不垂直-1,装表后漏气-5,未开总开关-10
未调节流量、未检查通畅各-2,用物落地一件-2,手法错误-2
长度测量不正确-5,插入长度不符合要求-3
?
未固定一处-2,固定不牢或不符一处-1
?
未记录-2,记录时未看表-2,记录不标准-1
未关流量表-5,未关总开关-10
一项符合要求-2
未记录-2,记录时未看表-2,记录不标准-1
?未整理床单元-2 ,用物漏一件-1
未口述-2
〔四〕总体评价
1、动作轻稳、熟练。
2、病人安全、舒适,体贴病人,病人/家属对服务满意。
3、时间4分钟 〔核对—整理用物〕。
5
?
?
?
酌情扣分
每超30秒-1
监考老师:
医院: 考号: 考生: 得分:
中心供氧〔鼻塞〕氧气吸入法的操作标准〔总分100分〕
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一〕评估与解释
1、了解年龄、病情、意识、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2、向患者/家属解释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3、评估患者鼻腔情况〔带手电筒〕。
10
4
4
2
?
评估内容不全-2
解释内容不全-2
未评估-2
〔二〕准备
1.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远离火源。
2.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治疗碗一个〔内盛凉开水,纱布覆盖〕、一次性吸氧管2个、中心吸氧装置表、湿化瓶、蒸馏水、棉签、治疗卡、氧气记录单某某、弯盘、表。
10
1
2
7
?
?
?
一项不符合要求-0.5
一项不符合要求-1
缺一件-1,一件不符合要求-1
?
〔三〕操作步骤
1.核对执行单,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及,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清洁鼻孔
?
3.打开总开关,取下中心供氧管道上的氧气安全帽,并检查是否完好,关流量开关,将中心吸氧装置表安装于氧气管道上,检查是否有氧。
4. 连接一次性吸氧管,调节氧流量,检查氧气管道是否通畅,将鼻塞插入一侧鼻孔,固定好。
?
5.记录用氧时间及流量。
?
6.协助患者取安全、舒适卧位,将呼叫器置患者伸手可及处并教会使用方法。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交代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病情指导进行有效呼吸,告知患者不要自行取下鼻塞或调节氧流量及用氧安全知识。
7.再次核对,观察用氧效果及有无用氧故障。
?
8.停用氧气:做好解释,询问病人感受,先取下鼻塞,用纱布擦净鼻腔的分泌物。再关闭流量表,取下氧气表,盖好安全帽。
9.记录停止用氧时间。
10.整理床单元和用物。
11.洗手,记录〔口述〕。
75
5
?
4
?
15
?
?
15
?
?
4
?
10
?
?
?
3
?
10
?
?
2
5
2
?
未核对-2,病人体位不舒适-2
?
未清洁鼻孔-4
?
未关流量开关-2,安装不正确,漏气各-4,未检查-2
?
未检查管道通畅、未调节氧流量各-4,鼻塞脱落、插错鼻孔各-2,固定不牢固-2
未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各-2
?
未询问病人-1,未交代注意事项-4,未告知呼叫器使用方法扣-2,病人体位不舒适-1
未再次核对、未观察各-2
?
未解释、未询问病人感受各-2,未关流量表-2,未盖安全帽-1
?
未记录停氧时间-2
未整理床单元、用物各-1
未口述-2
〔四〕总体评价
1、动作轻稳、熟练。
2、病人安全、舒适,体贴病人,病人/家属对服务满意。
3、时间4分钟 〔核对床号、—整理用物〕。
5
?
?
?
酌情扣分
每超30秒-1
监考老师:
医院: 考号: 考生: 得分:
经鼻/口腔吸痰法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
标 准
分
值
扣分标准
〔一〕评估与解释
1、了解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2、了解患者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
3、向病人/家属解释,以取得合作。
10
3
3
4
?
未评估-3,缺一项-1
未评估-3,缺一项-1
目的、方法、配合注意事项解释不到位各-1
〔二〕准备
1、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一套,电插盘,无菌治疗盘内置治疗碗、无菌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无菌手套、无菌钳、手电筒、污物桶,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10
2
8
?
?
一项不符合要求-1
缺一件-1
及时发现补充-0.5
〔三〕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至病人床前,核对床号及。
2、准备电动吸引器,接通电源(口述220V),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合适的负压。
3、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头转向操作者一侧。
4、检查患者口腔,有义齿者取下活动义齿。
5、右手戴手套,连接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润滑并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及吸力〔口述0.04~0.053mpa〕大小。
6、将吸痰管插入患者鼻腔,吸净痰液。
7、更换鼻导管,嘱清醒患者张口,昏迷者可使用压舌板等,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口腔、咽喉,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如痰未吸尽,休息3~5min再吸。
8、间断吸取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9、吸痰毕,将吸痰管别离,用手上的手套包裹,丢入污物桶。
10、擦净病人口、鼻、面颊,观察口、鼻腔黏膜有无损伤,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11、关闭负压吸引器开关,撤电源。
12、对清醒患者做好指导。
13、整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口述〕。
75
4
10
?
4
3
10
?
4
10
?
?
?
2
8
10
?
2
2
6
?
一项未查对-2
缺一步骤-2
?
位置不舒适、不符合要求各-2
未检查-2,义齿未取下-1
未戴手套、导管不通、衔接不好、未检查吸力各-2
痰液未吸净-2
一处不符合要求-2
?
?
?
未冲洗-2
处理不符合要求-2
未清洁、未观察、卧位不适各-2
?
未及时关闭-1,未撤电源-1
未指导-2,指导不到位-1
未整理、未口述一项-2
〔四〕整体评价
1、操作标准、安全、有效、熟练,动作轻柔,患者/家属对服务满意。
2 无菌观念强。
3 操作时间:5分钟〔核对—取舒适卧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用氧气:做好解释,询问病人感受,先取下鼻塞,用纱布擦净鼻腔的分泌物。关总开关,放出余某某,关流量开关,卸表,取下湿化瓶及流量表。
9、记录停止用氧时间。
10、整理床单位、用物。
11、洗手,记录〔口述〕。
75
5
4
15
15
4
10
3
10
2
5
2
未查对-3,体位不舒适-2
未清洁鼻孔-4
未吹尘-3,吹尘过响-2,氧气表与地面不垂直-1,装表后漏气-5,未开总开关-10
未检查管道通畅、未调节氧流量各-4,鼻塞脱落、插错鼻孔各-2,固定不牢固-2
未记录用氧时间、氧流量各-2
未询问病人-1,未交代注意事项-4,未告知呼叫器使用方法扣-2,病人体位不舒适-1
未再次核对、未观察各-2
未解释、未询问病人感受各-2,未关流量表-5,未关总开关-10
未记录-2,记录时未看表-2,记录不标准-1
未整理床单元-2 ,用物漏一件-1
未口述-2
〔四〕总体评价
1、动作轻稳、熟练。
2、病人安全、舒适,体贴病人,病人/家属对服务满意。
3、时间5分钟 〔评估—整理用物〕。
5
酌情扣分
每超30秒-1
监考老师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护理十二项操作标准》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