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自花传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没有其他品种的干扰,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2)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易观察和分析实验的结果。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作异花传粉。在自然状态下,玉米的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雌蕊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雌蕊的柱头上完成异花传粉。
3.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4.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5.母本去雄为什么在花蕾期进行?父本是否需要去掉雌蕊?
因为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如果花成熟了,花瓣开放了,此时已经完成了自花传粉(自交)过程,达不到杂交的目的。 父本的作用是为母本提供花粉,子代是长在母本上的,只需分析母本上的子代就可以,所以父本不需要去掉雌蕊。
6.为什么要第二次套袋?袋有什么要求?
第二次套袋前,虽然已经完成了人工传粉,但存在部分传粉不成功的可能,如果不套袋,就会有外来花粉干扰人工杂交过程。套袋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保证父本的花粉来自杂交实验指定父本的有效措施。 袋一般选用透气性较好的纸袋,保证植株的正常细胞呼吸,同时避免外界花粉的干扰。
7.写出下列各符号的含义
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杂交;?:自交;♂:父本;♀:母本。
8.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性状分离:一般指杂合子自交,子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9.杂交:一般是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对植物来说,一般是指自花传粉(如豌豆)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如玉米)。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性而言的。如果把一个亲本组合称为正交,那么仅交换性别的亲本组合就称为反交。如将纯种高某某(♀)×纯种矮茎(♂)的组合定义为正交,则纯种矮茎(♀)×纯种高某某(♂)的组合为反交。
10.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1.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作纯合子,如豌豆的纯种高某某(DD)和纯种矮茎(dd);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作杂合子,如上述杂交实验中F1豌豆个体(Dd)。
12.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还需哪些条件?
(1)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且为完全显性(DD与Dd表现出的性状相同)。(2)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13.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不相_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细胞核遗传。
14.分离定律发现的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研究程序:观察和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1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为什么要重复30次以上?
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2)验证方法:自交法若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20.杂合子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纯合度,即提高纯合子在子代中的比例。纯合子共占1-(1/2)n,其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即1/2-(1/2)n+1。自交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交配;自由交配是指群体中不同个体随机交配,遗传因子组成相同或不同的个体之间都要进行交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