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防溺水、防侵害知识》宣传单

本文由用户“wsws00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10-17 07:52:26 举报文档

以下为《《未成年人防溺水、防侵害知识》宣传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未成年人防溺水、防侵害知识》宣传单

为全方位做好暑期未成年人防溺水、防侵害工作,密织我县未成年人保护网,现将有关防溺水、防侵害知识整理如下,请认真学习,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确保孩子渡过一个安全的暑假。

一、防溺水相关知识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应在监护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让孩子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要让孩子去非游泳区游泳;

4.监护人暑假多陪伴孩子开展其他有益活动,杜绝发生未成年人私自下河游泳情况;

5.游泳前要在监护人指导下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救助溺水者是非常危险的行动。理论非常简单,但实际操作却非常复杂。要考虑水流、自己的体力、救助的距离、暗流等等因素。每年都有徒手救助而导致溺水者、救生员同时丧生的事故!溺水者的本能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有经验的救生员不会很快的接近溺水者,太着急接近很容易被溺水者抱住而无法挣开,悲剧也就再次重演!

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

2.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3.需要下水救溺水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二、防侵害相关知识

(一)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原因分析。

1.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缺乏。一是未成年人不成熟的心智特点,决定其认知能力、辨别能力较差,心理比较单纯,很容易受骗上当,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弱,更容易成为性侵害的犯罪对象;二是由于性教育的缺乏,部分低龄儿童未能意识到作案人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自己的权益;三是由于自护教育的不完善,未成年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险境,没有掌握必要的防护和自救方法。

2.监护人的监护不到位。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疏于照顾未成年人,让未成年人独自外出或玩耍、甚至让其独自在家或去外面居住,无形中给犯罪人提供了下手的“机会”,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还有的监护人与未成年人沟通不够,关心不到位,以至于在未成年人被性侵害后,没有及时发现其身体、心理上的异常,造成其再次甚至多次被侵害。

3.作案人法制观念淡薄。作案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工作之余没有健康、正确的文化消遣,身心得不到完全的释放,容易产生性侵犯的念头。而且由于性侵害对象又是心智发育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作案人往往认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不易被发现,甚至不可能被告发,不会因此而受到法律的惩罚,因而实施犯罪行为。

4.公共场所管理松懈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部分酒店、招待所在房客入住时,不查验客人的身份证,发现异常情况后也未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侵害的发生;部分企业、工地管理松散、相关制度不健全,人员随意进出,严重影响区域内整体安全;免费开放的公园夏季树木繁茂为性侵害犯罪提供了较有利的空间。

5.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未成年遭受性侵害的平台和介质。一是未成年受害人通过网络交友平台轻信网友,相约见面被骗遭受性侵害;二是通过网络认识后,未成年受害人不能正确处理两性关系,而自愿发生性关系;三是源于淫秽物品、淫秽网站的不良影响。

(二)如何对孩子们开展性教育,预防性侵害?

1.家长要摒弃“孩子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教育误区,性教育宜早不宜晚。“小熊小熊乖宝宝,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性关系,从而触犯法律涉嫌强奸犯罪的案件近年来日益增多。为什么孩子早恋会触犯法律?在此给家长朋友做一下简单普法。在我国,强奸罪的法定刑事责任年龄是14周某某。父母在平日里应当时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疏导孩子在青春期对性表现出来的好奇和兴趣,发现早恋不要着急、不要恐慌,更不要对孩子进行打骂甚至更极端的手段,要以恰当的方式来化解青春期危机,必要时可以让专业心理师介入。

***小学

2022年8月4日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未成年人防溺水、防侵害知识》宣传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