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凸显文化的成语》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Shaanxi Profesio-teknologia Kolegio.
1惠然肯来——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
2惠然之顾——指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
3好整以暇——指既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的样子,起初用于形容军队,后也可以用于个人。
4鹑居澢(kou)食——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5怪力乱神——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
6和光同尘——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和:使平和、同:混合。和光:混合调和各种光彩,使得不光耀突出;同尘:与尘世相同。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
7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抓住关键。
8摭(zhí)谈——拾取,摘取他人的言谈,言论。也有稍微地、不深刻地交谈之意。
9渊n岳峙/岳峙渊n——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10沂水春风——比喻人有很深的内蕴,稳重,处事不乱,受到过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也有气度非凡的意思。
11海涵地负——如大海之能容纳百川,大地之能负载万物。比喻人度量深广,才能特异。也作“地负海涵”。
12林下风致——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13引商刻羽——讲究声律、有很高的音乐演奏成就。
14共挽鹿车——旧时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
15.寒蝉仗马——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16.雨条烟叶——雨中的柳条,烟雾中的柳叶,形容凄迷的景色;比喻情意的缠绵。
17.如日方升——像太阳刚刚升起来,比喻光明的前程刚刚开始。
18酒酽春浓——形容美好团圆的时刻。 山止川行——即坚不可摧,行不可阻。
19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交一样。
20落月屋梁——月光下落,洒满屋梁。多用来表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
21琨玉秋霜——比喻人的品格高尚,态度坚贞。
22斗南一人——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23束 (yXXXXXn)举火——比喻求助于人。也比喻为人排难解纷。
24余霞成绮——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
25急景流年——即时光急促,岁月如流,形容光阴易某某。
26美意延年——对一切保持乐观者,能够健康长寿。 27掇菁撷华——选取事物的精华。
28停云落月——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29颜丹鬓绿——形容年少之寧。 30泓峥萧瑟——形容诗文意境深远。引申指幽雅恬静。
31华不再扬——指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32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33昆山片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其中一个。
34洪炉点雪——大火炉里放一点雪,马上就融化。比喻领悟很快或疑问迅速消除。
35无疆之休——指无限美好;无穷幸福。 36枕山襟海:指靠山依海。
37浮白载笔——指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38牧竖之焚——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烧,后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39韶华如驶——形容时光像马飞驰般,消逝不再。 40丹书白马——表示坚守誓言。
41空谷足音——指在空旷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42寒花晚节——比喻人的晚节仍高洁不污。 43萤窗雪案——比喻勤学苦读。
44渊清玉}\——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
45芒寒色正——指星光清冷色纯正。也借以称颂人的品行高洁正直。
46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47渊清玉}\: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
48暮云春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49杳霭流玉:无声云雾像流动的玉一样。
50花晨月夕: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5坠兔收光:落月将光收回去了。指月亮落下。
52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53餐云卧石——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54焚膏继晷 [guXXXXX]——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55不刊之论——刊:削除,修改。意思是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出自宋·吴某某《能改斋漫录·议论》。
56班荆道故——原义是相传伍举和声子在郑国野外相遇,把荆条铺在地上,一起坐下吃东西,并谈回楚国的事;后形容朋友在途中相遇,互叙旧情。
57“休戚相关”——形容彼此命运联系在一起,息息相关,重在忧喜祸福的相互关联;“休戚与共”重在忧喜祸共同承受。
58首鼠两端——首鼠:踌躇,指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形容迟疑不决,瞻前顾后。含贬义。
59心猿意马——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之难以控制。即思维好像猴子在跳、意识像马在奔跑。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60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61被褐藏辉——指有才者不外露。
61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62行高于众,人必非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段某某教授指出,一切文艺创作活动都在寻求与读者构建一种同感、同谋的交往关系,都在吁请读者同在一个审美世界中栖居,吁请读者通过同在来分享人生诗意。文艺创作活动是一种以交互主体性为基础,以同在为核心,在对话中同感、同谋、同建、同享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审美活动。这主要表现为:其一,文艺创作是对对话交往的吁请。有价值的艺术创作,都有对于天地自然或社会人生诗意“同在”的独特发现;其二,文艺创作过程是设计和发明与人同在模式的过程;自古以来,作家、理论家们从创作角度摸索了多种途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邀请读者与作者一起构建审美共同体。其三,每一次文艺创作都是一次审美发现。好作品既是对世界或人生的一个独特发现,又是对这一发现的一次立体化塑造。其四,审美发现的路径在思想、文化的交叉(汇)地带,在作家与读者思想感情的交叉(汇)点上。最后段教授指出,如果作者离开自己所处的情感意志和价值判断位置,从对话的参与者变成旁观者,把具体的作者与具体的读者之间的对话交往的审美活动,变成抽象的对话活动,抽掉了作家鲜活的感受、体验和思谋,具体的审美构建就会因为作家自身的隐逸丧失其具体性和现实性,变成抽象笼统的东西,从而瓦解了审美对话交往本身的应有之义。
万事孝为先,在心不在事;万恶淫为首,在事不在心。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论语·子张篇》解释:有才德的人给人的感觉有三种变化:远看感到庄重,接近感到温和,与他对话感到严厉。
“重视文本细读”“以作品为中心”“问题集中,论证不枝蔓”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寄语
以上为《凸显文化的成语》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