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国民航发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复合材料的运用,以787为代表的新复合材料的运用让民航单位重量降低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由此带来的低油耗、高可靠性,低维护、免金属疲劳,直接就拉低了票价。也正因为有了全复合材料的机身就,没有困扰很久的金属疲劳,气压就可以加的大一些,更舒服一些。至于噪音,So easy,听说过降噪耳机不?戴上之后瞬间清净了,当然得自己掏腰包买
二、生产和设计的优化,从777开始,随着CAD和仿真软件的进步,开发新飞机不需要再制作模型验证,直接电脑上画图和进入生产,导致开发难度大幅降低和可靠性的加强。甚至生产的优化可以3天组装一台787,而777则需要11天
三、机翼虽然还是过去那副样子,但是本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以777 787 77X为代表。
/
全新翼型提高的经济型和舒适性、更好的降低湍流阻力,虽然还是那副翅膀,但是通过超临界机翼、层流翼,效率、节油性和以往取得了革命性提高。
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 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初创时期(1949—1957年) 2.1?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1?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 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3.4?为了适应机型更新和发展国际通航需要,在此期间,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 4.?曲折前进时期(1966—1976年)? 4.1?在这一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年9月后,中国民航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将工作重点放在开辟远程国际航线上。到1976年底,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线已发展到8条,通航里程达到41000公里,占通 航里程总数的41%;国内航线增加到123条。? 4.2?1971年,中国民航从苏联购买了5架伊尔—62飞机,1973年又从美国购买了10架波音—707型飞机,此外,还从英国购买了三叉戟客机和从苏联购买了安—24型客机。这样,中国民航各型运输飞机总数达到117架,能够较 好地贯彻“内外结合、远近兼顾”的经营方针。? 4.3?中国民航企业从1975年开始扭亏为盈,1976年和1976年共获利近3500万元,从而扭转了长期亏损和依靠国家补贴的被动局面。? 5.?新的发展时期(1977年至2001年)? 5.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民航事业加快了前进步伐,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5.1.1?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民航一定要走企业化的道路。同年三月,民航局再次改为由国务院领导的直属局。 此后,中国民航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包括:为改变独家经营的局面,以原有6个管理局为基础,分别组 建了6家国家骨干***;积极支持各地、各部门创办***;将机场和航务管理分开,机场成立独立的 .?企业单位;航务管理归属政府部门,***领导。民航总局作为国务院管理民航事业的部门,不再直接 经营航空业务,主要行使政府职能,进行行政管理。? 5.1.2?1980年,中国民航购买了波音—747SP型宽体客机,标志飞机使用已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83年后,通过贷款、国际租赁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了一批波音和麦道多种型号的先进水平,使中国民航使用的运输飞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淘汰了一批老型号的飞机,加快了机型更新速度。到1990年末,中国民航已拥有各型飞机421架,其中运输飞机206架,通用航空和教学校验飞机215架。? 5.1.3?大、中型客机的引进,客观上要求民航机场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水平和配套设施。民航机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局面。截至1990年底,有民航航班运营的机场总数达到110个,其中可起降波音—747型飞机的机场有7个。? 5.2?“八五”期间,中国民航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到1995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1.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117万人,货邮运输量101万吨,五年年均增长率为23.4%、25.3%、和22.2%。航线总数达到 797条。 5.2.1“八五”时期是我国民用飞机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1995年末,我国民用飞机总架数达到852架,其中运输飞机416架,通用航空和教学校验飞机436架,运输飞机商载总吨位7900吨,飞机座位数6.05万个。五年融资租 赁飞机198架,利用外资72亿美元;使用车船飞机购置贷款86.4亿元,购置飞机和特种车辆。飞机维修也具备了 对我国部分在用飞机、发动机的D级检修和大修的能力。?6.2.2?“八五”期间共完成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 资320亿元,新建、迁建机场19个,改扩建机场15个,同时,新开工了一些大型机场建设项目。到1995年末,有航 班运营的机场139个,其中能起降波音—747飞机的14个,起降波音—737飞机的81个。 6.?2002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时期: 2002年航空运输实现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达到162亿吨公里、8425万人和198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4.9%、12%和15.8%,均高于年初预期。其中旅客运输量增长率是1996年以来最高的一年。平均正班客座率、正班载运率为64%、61.1%,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2.7个百分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民航企业的改组改造。《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有望在年内颁布,将为国内其他行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民航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基建新开工项目将增多。将启动首都机场一号航站楼改造工程、西藏林芝机场工程等10余个重点新开工项目。西安咸阳机场航站区扩建等5个重点项目将竣工投产,其他续建项目将进一步推进,一大批项目将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民航专项基金的投资安排将继续突出空管、机场和安全设施建设。继续积极支持西部地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法制建设的进程将大大加快,“科教兴业”战略将进一步实施,行业文化建设将受到高度重视。?总之,在2003年,中国民航将乘党的十六大的强劲东风,驶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里程。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民航发展》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