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本文由用户“liangpengju2008080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4 12:24:39 举报文档

以下为《1.1.1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信息***

2019年01月

一、背景和意义

大数据是互联网快速催生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时代经济创新发展的主题。随着海量数据加速集聚,技术创新日趋活跃,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大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应用工具,促使经济社会新形态的形成。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习总书记的讲话诠释了我国发展大数据的路径、要求和目标,也给我国高等教育大数据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重庆是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之一,2013年就发布了《重庆市大数据行动计划》。近年来,大数据产业在重庆蓬勃发展。2018年10月国务院批复“*_**、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成立了“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市政府直属机构。大数据人才急需紧缺已成为制约重庆大数据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布局结构,加大区域高等院校与产业密切专业点建设力度,学校顺应**_*发展纲要,在现已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级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大数据应用服务方向)、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科专业基础上,申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该专业的增设有助于解决当前大数据人才紧缺短板,对加快扩大大数据人才培养规模、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二、必要性

(一)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应对国家经济发展策略指向,遵循国家新兴产业发展人才教育规划纲要,解决重庆大数据产业发展人才急骤增长的现实需求。

早在2013年,重庆就发布了《大数据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要建成大数据产业,打造2 3个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培育10家核心龙头企业、500家大数据应用和服务企业,引进和培养1000名大数据产业高端人才,形成500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建成国内重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2016年10月,国家批准重庆在内的七个区域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担负着积极引领西部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重任。目前,渝北、永川、九龙坡、云阳等区县都在打造各自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近100家***积极在重庆布局大数据产业。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8)》的数据表明,重庆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较2016年增长10.12,是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之一,增幅达到34.6%,未来西部地区尤其是重庆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大数据产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大数据技术人才紧缺将成为制约重庆大数据发展的瓶颈,重庆地区急需培养本土高素质大数据人才。

(二)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顺应**_*“十三五学科建设规划纲要”,对接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规模化发展,弥补区域高校大数据技术专业点数布局不足的现状。

重庆大数据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是重庆市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大数据国家战略思想的具体落实。根据**_*新专业设置工作通知,要求各高校要根据我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以及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对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鼓励设置新工科专业,特别是对接重庆市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数据智能化类的相关新专业。目前重庆市开设有大数据技术相关专业的本、专科院校各有8所,每年能向社会输送大数据技术专门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人才需求,这与重庆市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地位不相适应。因此,学校增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职业本科专业,可解决重庆市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布点数量不足与大数据技术人才急需紧缺的矛盾。

(三)着眼市场对大数据人才需求增长,学校需要注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新兴学科,以丰富学科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大数据学科办学层次与规模。

学校于2006年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随着国家及重庆市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科专业体系,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针对大数据人才需求增长走势,于2015年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基础上设置了大数据应用服务方向。随着市场对大数据人才需求层次变化,根据教育部和**_*相继出台的鼓励发展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系列文件纲要,遵照国家最新颁布的新工科专业目录和重庆市出台的紧缺专业增设目录,学校积极调整并规划设计专业设置与布局结构,大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着力培育高新技术、高层次、高素质职业本科人才,拟申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职业本科专业,是遵循国家教委新工科增设发展指南,丰富发展学校信息学科专业体系,提升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

(四)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促进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实现现代经济体系背景下新兴学科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有机对接,助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缩短学科专业建设周期。

为了更好的体现现代经济体系背景下新兴学科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有机对接,学校需要引进资深企业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学校于2015年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设置了大数据应用服务方向,开设了一系列大数据技术相关课程。在2017年与甲骨文(中国)***等企业合作,并成立了甲骨文(Oracle)大***,并引进甲骨文(Oracle)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课程体系、资深的大数据工程师以及成熟的大数据实验实训平台,为了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的各自优势,搭建多维角度育人平台,需要开设高层次大数据专业来牵引更多的企业融入到学校新兴学科建设中来,缩短专业建设的周期,以提升专业建设品质。

三、大数据技术人才需求预测

(一)我国大数据行业产值增长迅猛

大数据以爆炸式的发展速度蔓延至各行各业,随着各国不断加大大数据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加之资本的青睐及投资,使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伙伴产业研究院(PAISI)统计数据显示(见图1所示),2017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58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9.1%。到2020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将突破1214 亿美元。



图1 2016-2020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及预测(数据来源:伙伴产业研究院PAISI)

据36氪研究院的2016年数据表明(见图2所示),2015年我国大数据服务市场规模为165亿元,据预测到2018年将超过500亿元的市场规模。虽然总体规模相对全球数据来说占比较低,但考虑到我国大数据行业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其复合增长率(47%以上)是全球(21.8%)的2倍多,未来增长可期。另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8年)》的数据表明,2017年全年大数据核心软硬件产品和大数据服务在内的市场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元,并预计2018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5700亿元。



图2 2011-2018年中国大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数据来源:36氪研究院)

(二)国家及地区鼓励支持大数据发展

2015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同年工信部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各部委也相继发布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在国家十三五规划里,明确说明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在《中国制造2025》文件里,要“建立一批高质量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在政府总理的报告里也多次提到“大数据”这一关键词;2016年,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落户贵州,同年第二批7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获批,其中包括重庆。

早在2013年,重庆发布《大数据行动计划》,到目前为止该计划的大部分内容已经实现;在《重庆十三五纲要》文件里,多次提及要大力发展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随后在2016 年5 月,重庆市下发《进一步促进大数据发展工作方案(2016—2018 年)》,同年重庆市发布《重庆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行动方案(2016 2020年)》。各大IT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华为、微软、京东、苏宁等近100家***积极在重庆布局大数据产业。重庆正在积极打造仙桃大数据谷和**_*两个大数据基地,未来重庆市大数据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产值。

(三)大数据产业技术人才岗位激增

无论是大数据市场的整体规模,还是大***的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大数据技术正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得到应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数据人才问题的凸显严重。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未来3-5年,中国需要180万数据人才,但目前只有约30万人。而麦肯锡早在几年前就预测,2018年,大数据或者数据工作者的岗位需求将激增,其中大数据科学家的缺口在14万到19万之间,对于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作决策的分析师和经理的岗位缺口则将达到150万。在网络招聘网站前程无忧(51job.com)搜索关键词“大数据”,七天内的职位数为4万多条,而搜索另一个热门关键词“云计算”,其职位数则为1.3万条左右,足见当前大数据人才需求相当强劲。截止2018年,教育部批准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本科高校共283所,而对于大数据重镇的重庆来说,只有9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显然不能满足行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

(四)大数据本科层次需求比例较大

通过对前程无忧(51job)网站的大数据人才统计表明,用人单位对本科学历的大数据人才需求最多(见图3所示),占比43%,其次是大专及以下的占比34%,另外还有20%的岗位未说明学历水平。



图3 51job大数据人才学历需求统计

从大数据岗位需求来看(见表1),与大数据开发相关工作的职位最多,占比48%;其次是数据分析、挖掘、清洗相关工作占比17.4%、大数据架构设计相关工作占比16.4%、大数据运维管理相关工作占比9.7%。

表1 51job大数据人才岗位需求统计

岗位群

总职位数

大数据

开发相关工作

数据分析、挖掘、清洗相关工作

大数据架构设计相关工作

大数据运维

管理相关工作

其他



职位数

44730

21474

7766

7326

4326

3838



百分比

100%

48%

17.4%

16.4%

9.7%

8.5%



综上所述,为缓解社会和行业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对大数据人才需求预测论证,学校增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本科专业具有现实必要性。

四、可行性

学校根据学校计算机学科办学历史和现已基础,着眼大数据人才需求增长走势,顶层设计计算机学科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把大数据专业列为学校新兴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方向。于2015年开设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大数据应用服务方向)专业,经过历年的建设,形成了面向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衔接紧密、课程体系成熟、师资队伍雄厚、实训条件充足,为开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职业本科专业奠定了基础。

(一)支撑专业衔接紧密

在学校多年计算机学科办学经验的积淀基础上,为了瞄准大数据人才需求趋势,学校顶层设计计算机学科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把大数据人才培养列为新兴产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增长点,构建了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级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群,于2015年开设计算机信息管理(大数据应用服务方向)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集大数据开发、大数据运维管理、大数据集成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职业本科专业开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专业课程较为成熟

在已开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级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大数据应用服务方向)、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业课程建设中,加大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大数据技术等课程设置的比重,经过历年的课程优化与建设,现已成熟开设有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应用程序开发基础(Java)、Python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非关系型数据库存储与管理、Linux操作系统、大数据应用开发基础、Python大数据采集实战等专业基础课程。面向工业大数据领域人才培养,与甲骨文(中国)***校企合作,联合开展了大数据专业实战化的课程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职业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围绕大数据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工程计划,于2015年先后从部队院校、高等院校及知名企业引进了一批支撑该专业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专业师资团队。按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编成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本专业按年300人的招生规模配备师资队伍,按1:18的师生比配有专职教师18人,兼职教师5人;专职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50%;专职教师中博士4人,硕士12人,高某某教师比例占88.89%;专职教师中中青年教师18人;“双师型”教师12人,双师比66.67%。师资队伍结构见表2。

表2 师资队伍结构

专职教师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中青年

教师

企业

师资

“双师型”教师





教授

副高

讲师

博士

硕士

本科









18人

2人

7人

9人

4人

12人

2人

18人

5

66.67%





(四)实验实训条件充足

自2015年学校开办计算机信息管理(大数据应用服务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级软件开发方向)以来,学校开始加大计算机类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力度。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现有可供大数据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软件开发实训室、数据库实训室、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实训室、软件测试实训室、微机室、仿真室、云计算中心(见表3)。2017年我们就着手大数据本科专业条件建设,在原来高职实训条件基础上,采取扩容并改、提档升级的方式,实现实验条件功能由高职实验条件向本科实训功能的转型,在先前2000余平方米的计算机机实训条件基础上,改建完成了“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开发、数据库管理及应用”等800平方米的大数据实训教学场地,并以校企共建专业方式,引进甲骨文建起了1000余平方米的甲骨文大***,目前该专业能够满足本科年招生500人的培训规模。充足的实训条件为开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职业本科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实训教学保障。

表3 实验实训教学设施设备表

序号

实验室名称

主要实验设备

数量







型号

数量





1

软件开发实训室

教学计算机(Intel I5 集成显卡,4GB,500G)

60台

4间



2

数据库管理及应用实训室

教学计算机(Intel I5 集成显卡,4GB,500G)

64台

3间



3

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室

教学计算机(Intel I3 集成显卡,2GB,500G)

60台

3间



4

大数据处理实训室

教学计算机(Intel I5 独显2G,6GB,1T)

59台

1间



5

大数据开发实训室

教学计算机(Intel I5 独显2G,2GB,500G)

64台

1间



6

微机室

教学计算机(Intel I3 集成显卡,2GB,500G)

70台

12间



7

仿真室

教学计算机(Intel I5 集成显卡,4GB,500G)

64台

7间



8

云计算中心

云计算服务器、大数据处理服务器等设备

1套

1个



9

甲骨文大***

深度校企合作人才培训基地

1个

1个



10

甲骨文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

深度校企合作技术研究中心

1个

1个



(五)校外实习基地稳定

为了更好的满足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条件需求,围绕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级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大数据应用服务方向)、信息安全与管理等专业实训课程的需求,学校先后与甲骨文(中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所、中兴***、**_*、**_*、**_*、**_*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联合建立了7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现了实习培训规模化、实训科目基地化、专业实习常态化的实践教学。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职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教学保障。

(六)推行“1+X”证书制度条件具备

为了更好体现职业教育特性,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校在引入甲骨文(中国)***的同时,也引入企业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平台,并与企业签署职业资格考点协议。目前大数据学科主要引入甲***的“Oracle中高级认证”、“MySQL中高级认证”和“Java中高级认证”,并将考证平台引入学校。随着学科建设的深入,学校还将陆续引入其他相关职业资格等级认证、共同制定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和标准,以便更好契合职业岗位需求。

(七)图书信息资源丰富

学校针对所开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于2016年修建了15003⊥际楣荩钟涤屑扑慊⒋笫莸茸ㄒ迪喙赝际?0000余册,图书资料中的数据科学类、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类、数据分析类等相关图书资料比较齐全,并开通了中国知网、维普、方正等论文收录库,丰富的资源能够满足师生文献查阅需求。

(八)组织保障

学校于2014年启动升本筹建工作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并成立了升本筹建小组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从专业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专业筹建规划。

1.组织机构保障

为了确保升本筹建工作有效推进。信息***在学校统筹下成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职业本科专业筹建小组,其工作任务见表4。

表4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筹建小组分工任务表

序号

姓名

单位/部门/职务

任务



1

张旭东

信息***院长、兼学校信息中心主任

项目总负责



2

余 上

信息***党总支书记

项目具体负责



3

江某某

教务处处长

师资培训



4

邓某某

信息***院长助理

课程建设



5

刘某某

信息***副院长、兼学校信息中心副主任

校外实训基础建设



6

王某某

信息***副院长、兼学校信息中心副主任

校内实训基础建设



7

杨 娟

信息***秘书

资料归档



2.专业建设保障

为保障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健康发展,信息***筹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邀请懂业务、善管理,在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相关专家、领导组成专家组,主要在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认知、实训指导、课程建设、项目提供等方面提出指导性及建设性意见。邀请专家成员如表5。

表5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序号

姓名

单位/部门/职务

备注



1

张旭东

重庆机电职业***(本科)信息***院长

校内



2

朱某某

重庆机电职业***(本科)信息***学科带头人

校内



3

梁某某

重庆机电职业***(本科)信息***学科带头人

校内



4

向守超

重庆机电职业***(本科)信息***学科带头人

校内



5

余辉

**_*项目经理

校外



6

徐某某

甲骨文(中国)***院校总监

校外



7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了20%。通过与本地大数据行业专家座谈,了解到重庆及周边地区大数据类相关岗位缺口较大,学生就业前景良好。同时学校与甲骨文(中国)***、**_*、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所、**_*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渠道。

综上所述,学校申报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拟以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学科专业群为基础,依托学校甲骨文大***人才培养基地,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联盟甲骨文(中国)***等多家企业,着眼面向川渝地区、长江三角洲大数据技术人才急骤增长的需求,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育人方式,按照数据存储、处理、挖掘、分析、集成设计和开发应用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构建“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等实战化的专业实训课程,与已开设的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相比,专业知识内容与企业应用结合紧密,突显大数据技术企业级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特色,具有课程针对性强、实战科目多、知识技能新等特点,定向培养以甲骨文联盟企业为主体,辐射工业、金融相关行业为辅的企业级大数据开发、大数据集成设计、大数据运维管理等岗位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1.1.1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