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

本文由用户“jiayan981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5-13 17:51:48 举报文档

以下为《学校教育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1.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包括机构与组织,一整套规则) 2.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狭义的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系统+规则) 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非正式教育:没有学校 正式非正规:学校很少,没有形成学校系统没有学制 正规教育:既有学校又有学制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教育都归为前制度化教育,之后的则称为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 1.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2.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重点改变的是教育理念 3.代表人物: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 4.观点:教育不局限于围墙之内

二. 影响学制的因素及现代学制发展趋势

1.影响学制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技发展的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3)人口状况

4)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5)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2.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1.新学制的内容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体系中的地位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趋势

优先发展 (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 (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 (强大动力)

促进公平 (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 (核心人物)

义务教育

一.概述 1.概念: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2.特点:强制性(最重要),普遍性,免费性(免学杂费) 二.义务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某某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得强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

1985年5月27,我国首次提出义务教育,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

1986年4月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确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已确立了义务教育制度

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

终身教育

提出:保罗朗格朗

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纵向:婴儿到老年 横向:学校,家庭,社会

特点:

终身性(最大特征) 全民性 广泛性 灵活性和实用性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学校教育制度》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