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预防传染病毒攻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预防传染病毒攻略
一、普通居家人员
(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空气流动差的场所,例如公共浴池、XX、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和展览馆等。
(二)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家庭置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需要丢弃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随时保持手卫生,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居室整洁,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五)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加强个人防护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3.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我们了解了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无论是咳嗽、喷嚏、流鼻涕,一定要用纸张、手帕遮挡,若无东西可用,可用手遮挡,不能对着别人喷嚏、咳嗽。
2.人与人之间接触时,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尤其是面对面谈话时。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3.对疑似罹患传染性疾病的人,应及早隔离。不探视疑似罹患传染病的病人。
4.传染病高发季节不要凑热闹,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无论是工作场所还是居家,保持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
5.不要随地吐痰,如果当时实在没有可吐痰的地方,可以先吐在纸张上,在方便的时再把它放到它的归宿地。
6.保持个人卫生,尤其是手。要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 、鼻。
7.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免疫力。
合理作息、不熬夜、不过劳。疲劳可以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因此,保持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病的好办法。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一、勤通风
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通风时,所有人要注意保暖。
二、勤洗手
1. 外出回家一定要洗手。
2. 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
三、换洗衣物
外出衣物经常换洗,必要时可以用沸水煮沸消毒,或使用84消毒剂等浸泡消毒(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四、家居表面保持清洁
门把手、电话机、桌面等手经常接触的表面,每天清洁,必要时(如家中有客人来访等)可以用酒精或84消毒剂等消毒剂擦拭消毒(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五、餐具消毒
把需要消毒的餐具放在一个专用的锅里煮沸15分钟以上。
六、口鼻分泌物处理
家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单独放在一个垃圾袋,并及时处理,其家庭成员避免接触。
1. 家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
2. 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单独放在一个垃圾袋,并及时处理。
3. 家庭成员避免接触粘有分泌物的纸巾等。
七、消毒注意事项
预防肺炎,适度消毒,避免过度消毒,造成化学污染。
如果疾控人员判断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若采用居家隔离的方式,应该怎么做?
1. 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必要时可佩戴口罩;
2. 多通风透气,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
3. 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什么时候洗手?
① 准备食物的前、中、后
② 进食前
③ 照顾家里病人之前及之后
④ 处理伤口之前及之后
⑤ 如厕后
⑥ 处理小孩尿布或为其清洗之后
⑦ 擤鼻涕、咳嗽、打喷嚏之后
⑧ 触碰动物、动物饲料或排泄物之后
⑨ 触碰垃圾之后
洗手的步骤:
① 先用洁净的流动水打湿双手;
② 按以下具体步骤洗手;
使用厕所注意:
一、在疫情被最终抑制之前,慎用公厕。尽量在家如厕,如果条件不允可,一次性垫纸请了解。
二、在一切公众场合,少扶、少摸。两手尽量插袋装个酷吧。
三、如果自家附近有感染者,请对家中的马桶、家具等进行消毒,也许这是无用功,但居住环境干净点也不是坏事。马桶及其它排水口消毒办法:把清水和消毒水一起倒入排水口即可!
请留意你的小动作,每一个人每天都有不计其数次的摸脸、抠鼻孔、揉眼睛等动作,这些动作在外面请你忍住尽量不要做!回家清洗双手后随便你怎么做都不碍事了。
我们在使用马桶时一定要注意:1.冲水时先将马桶的盖子盖上;2.不要向马桶内直接冲水,谨防液滴飞溅;3.开排风扇时不要紧闭门窗;4.向不经常使用的地漏、洗脸池灌水,不要使u型槽干涸以免发生倒流。
再说一遍,请勿恐慌!!!病毒最重要的传播渠道依然是飞沫,消化道传播不太可能会成为主流。
清洁和消毒
空气:保持家居通风,每天尽量开门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不使用中央空调系统。
垃圾: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 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
物体表面: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地面:每天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日常的织物:如毛巾、衣物、被罩等,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1h,或采用煮沸 15min 消毒。
餐具:煮沸 15min 或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手及皮肤、黏膜:手消毒可采用有效碘含量为 0.5%碘伏消毒液、含 70%~75%乙醇手消毒液擦拭手部 1min~3min,防止手造成的交叉感染。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 消毒。
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 0.5%碘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 3min 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 0.05%碘伏冲洗消毒。
污染物:主要指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
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 5000mg/L~10000mg/L 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小心移除。
大量污染物,应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干毛巾)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 5000mg/L~10000mg/L 含氯消毒剂浇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 30min 以上,小心清除干净。再用 500mg/L~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拖)被污染表明及其周围 2m。处理污染物应带手套与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沐浴、更换衣服。
无论你是否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请自觉遵守规范的隔离防护措施,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乘坐电梯:
1错峰乘坐
尽量避免与多名乘客同乘一部电梯,时间充裕的乘客可耐心等待下一班电梯,尽量不要用电梯搬运物品,避免长时间乘坐电梯。
2加强防范
乘坐电梯应全程佩戴口罩(有条件可佩戴各种护目眼镜),尽量减少在电梯间使用手机、打电话或谈笑;随身携带卫生纸或手套按电梯按钮,卫生纸(手套)使用完毕妥善处置。
3避免接触
等候电梯时,站在厅门两侧,不要离厅门过近,避免接触从电梯轿厢中走出的乘客;在乘坐轿厢时,尽量避免身体任何部位触碰电梯或其他乘客;轿厢内乘客走出后,待乘乘客可按住电梯厅外按钮不让电梯关门,等待片刻再进入电梯。
4注意卫生
疫情期间,乘坐电梯后,避免用手去触摸自己的口鼻眼及公共物品,应及时洗手、消毒,外衣应尽可能放在室外或通风较好的地方。
5应急处置
电梯发生困人时,请通过轿厢内应急通话按钮求救或用手机拨打电梯***电话,并听从救援人员指挥,耐心等待救援,切勿盲目自救。
6文明乘坐
疫情期间,请广大居民保持平稳心态,爱护电梯,照顾好同行老人、小孩,切勿踢、踹、破坏电梯。特殊时期电梯作业人员管理和维保电梯工作量较大,请给予理解支持。
二、人感染冠状病毒后会有什么症状?
主要症状:发热(≥37.3℃)、乏力、干咳。
严重症状:呼吸窘迫、脓毒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
目前研究发现,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比例低,其传播力和致病力目前均低于2003年的SARS疫情。
三、可能被感染的途径有哪些?
现有的证据显示:
1.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中传播;
2.没有安全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
3.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被污染的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
4.接触到可疑的被感染的动物。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疫苗可以预防,主要通过减少接触或暴露的机会,做好个人卫生防护,降低感染机率。
1. 保持手卫生。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消毒。
2.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到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的地方,最好佩戴口罩。
3. 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
4. 到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要佩戴合适的口罩。
5. 肉类和蛋类要彻底煮熟再食用。
6. 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如果被诊断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怎么办?
1.要相信目前的冠状病毒疫情是可防可治的,患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2.主动配合隔离治疗,接受健康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如实提供个人接触史,不得逃避管理。
3.接受卫生部门的随访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如实报告个人病情变化。
4.不要紧张,保持心情轻松,遵医嘱科学安排睡眠和运动,注意加强营养。
如何保护自己和孩子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密闭的场所,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疲劳,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如何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1)认清口罩正反面:如一次性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朝外,浅色为反面正对脸部;医用口罩上的鼻夹金属条在口罩上方。先将手洗干净,两手拉着口罩的松紧带,拉过头颈,放在颈后和头中部。
2)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罩住鼻子、嘴巴及下巴。
口罩可能造成孩子呼吸不畅,通常1岁以内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市面上在售口罩,按照年龄主要分为1~岁和4岁以上两种选择,家长要根据具体年龄选择合适的口罩。
勤洗手、勤洗脸,注意及时而正确的洗手方式。
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建议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双手接触口部或呼吸道分泌物后(如痰、鼻涕、打喷嚏后)或粪便后应立即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您知道心理平衡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吗?
有心理平衡,才有生理平衡,所以需要注意心理因素。要让孩子养成乐观、开朗和宽容的性格,爱劳动和爱运动,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保持良好精神面貌。家长要注意与小孩的交往技巧,要多倾听,多赞赏,多耐心。
综上所述,对于孩子家长来说,要意识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关键。日常要进一步提高防护意识,外出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特别强调减少家庭聚会;勤洗手、洗脸,对于手机、电脑键盘要注意定时定期消毒;学会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方式,严禁随地吐痰;对于使用过的口罩不要随意乱扔,放入垃圾袋封口处理。
推荐了几个适宜大众参与的小招式。
深蹲,做该动作时,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双手放在颈后或平伸,然后慢慢往下蹲,整个下蹲的时间最好为10秒至30秒,然后再慢慢站起。
腿部后拉,做该动作时,站在桌子前,左手放在桌子上保持身体平衡,此时左腿单腿站立,右脚后跟向后抬至臀部,并用右手抓住右脚,尽可能保持大腿前侧肌肉的拉伸感,保持20秒为宜,然后换另一侧,重复相同动作。
交替举臂,做该动作时,首先以仰躺姿势,同时双手各持哑铃(如无哑铃用装满水的水瓶),高举在胸部上方并手臂伸直,然后,缓慢放下左臂,使之在胸部的侧边,之后再恢复起始动作,然后换边进行。
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预防传染病毒攻略》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