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本科学年论文模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普通本科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 代际流动性与居民再分配偏好: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
学 院 ***
学生姓名 吴某某 学 号 ***
专 业 经济学 届 别 2018级
指导教师 汪某某 职 称 讲师
完成日期 二○二一 年 八 月 二十五 日
前言
社会公平一直以来都是人民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党的十九大指出“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不仅对更高收入提出新要求,还渴望更加公平、正义、包容的社会环境。而代际流动衡量了机会公平程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范畴;居民再分配也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代际流动性低,社会阶层固化,居民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面对这一现实问题,代际流动性的高低是否影响中国居民对再分配的偏好?是否影响政府实施再分配的措施,其中具体的影响机制又是什么?这正是本文接下来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从代际流动的视角研究居民再分配的偏好,拓宽了再分配研究领域的方向,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正文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代际流动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王某某(2005);秦某某(2014);陈琳(2015)对城乡居民代际流动性程度的测算,另一方面为何石军和黄桂田(2013);王学龙和袁某某(2015);李某某等(2017);汪某某(2018)在趋势变迁的判断与分解。近年来,国内学者将研究范围从代际流动本身延伸到代际流动带来的社会影响。吕炜等(2020)在测度城市教育代际流动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教育代际不公平能够显著降低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王伟同等(2019)从人口迁移的视角研究了代际流动产生的社会影响,结果表明代际流动高的地区具有较低的人口迁出概率,说明代际流动体现的机会公平程度显著影响城市人口的迁移决策。国内目前在社会流动与分配公平关系这一问题上,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孙敬水和蔡某某(2019)运用有序Logit模型和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代际向上流动能够显著提升居民的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周和.兴张鹏(2013)认为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的逐渐减弱是造成"富二代"、"穷二代"现象和居民收入分配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胡某某(2013)得出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使人们对未来抱有较高的心理预期,从而弱化公众的收入分配不公平感的结论。王某某(2010)研究发现社会流动对人们的分配公平感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他认为由于社会流动类型的差异,其影响机制和影响结果存在明显不同。目前国内现有研究疏于探讨社会代际流动影响再分配的作用机制,在测量变量的方法上多选择以问题形式获取信息,且与国际公认的操作测量方法具有一定差距,这使得调查结果较为主观,难以全面、客观的得到研究结果。
国内学者对测量代际流动性的数据库选择,王某某(2005),陈琳和袁某某(2012)基于个人收入数据开展的对于代际流动的研究,选用的是CHNS或者CHIPS数据库,这存在样本量不足的问题,且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年代存在差异不具有可比性的现实。而汪某某(2018),使用CGSS数据库,利用大样本分出生年份群组考察中国社会的代际流动性,更具有合理性。CGSS是学术界公认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究主题上,从绝对流动性和相对流动性两个微观角度出发,剖析了代际流动与再分配的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使社会经济变量变动的内部结构更加完整,使研究结果更为客观与全面。
第二,本文在研究内容上,考察了国内目前相对缺乏的关于代际流动与再分配偏好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中间机制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这为政府改进再分配措施提供新方向,对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后XX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本文所用数据以及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分析基本结果;第四部分为代际流动对居民再分配偏好影响的分样本回归分析;第五部分借助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代际流动对居民再分配的影响机制;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启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本科学年论文模板》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