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的世界地理知识点汇总

本文由用户“zhoufengsb”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6-16 18:49:06 举报文档

以下为《高考必考的世界地理知识点汇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0年高考必考的世界地理知识点汇总

?

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2.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弧线,又称子午线。特点: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都相交于某某。

3. 经度: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o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②经度的划分:以0o经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各划分180o。③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东经度向东递增,西经度向西递增。④东西半球划分:20oW和160oE构成的经线圈为界,20oW向某某160oE为东半球、20oW向西到160oE为西半球。

4.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②特点:都是圆圈(两极为点);长度不等,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都指示东西方向;都相互平行。

5.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南为南纬度,向北为北纬度,各划分90o。③纬度大小的分布规律:北纬向北递增,南纬向南递增。④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线。⑤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南、北纬30o和60o为界。

6.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越往东地方时越早;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

7.***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称区时。计算:两地相隔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向某某,向西减。

8.XX时间:我国采用**_*即120oE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9.原则上以180o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向东过日界线减1天,向西过日界线加1天。实际上日期变更线有三处弯曲,原因是是避免将所经过的国家分入两个日期范围。

注:另外还有一条自然界线,即0时经线。

0时经线向某某180o经线为今天,0时经线向西到180o经线为昨天。

10.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表示方式。同样的图幅,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但内容越简单。图例是符号,注记是文字或数字。

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多有河流发育,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多成为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1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

二、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即使在陆半球上,陆地也仅占48%。

2.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面积最小的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3.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所处纬度最高的是南极洲。

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XX、红海、曼德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北美、南美—巴拿马XX;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4.地跨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欧两洲)、巴拿马—(南北美洲)、埃及—(亚非)、美国—(北美和大洋洲)、印度尼西亚—亚洲和大洋洲。

5.四大洋面积:太平洋(渐小)、大西洋(渐大)、印度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多的是北冰洋;所处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

6.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也可引起海陆的变化。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交界处。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属于板块碰撞处;大西洋、红海、东非大裂谷属于板块张某某。

7.七大洲地形特点:(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包括海拔高低、地势起伏、地形类型及分布。)

亚洲--地形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欧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中部多平原,北部及南部为山地;北美洲、大洋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中部、东部);南美洲---西部高山,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8.海底地形:大陆架(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坡、大陆隆、海沟、洋盆、海岭。

?

三、天气与气候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 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云层厚的一般是阴雨区。

3. 制作天气预报主要是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

4.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量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晴天大、阴天小,内陆大、沿海小。一年内的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内陆大、沿海小,中纬度大,高低纬度小。

6.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这是因为不同的纬度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不同;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7. 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的总称,包括液态的雨,固态的雪、冰雹,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划分为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8. 世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一般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

9.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0.气候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

四、居民和聚落

1. 世界人口在18世纪前,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后,增长加快,二战后迅速增长。

2. 反映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它由出生率与死亡率所决定。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增长最慢的大洲是欧洲。

3.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的指标是人口密度。世界人口稠密地区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大部分以及北美洲东部,主要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包括干旱的沙漠地区,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4. 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5. 根据方面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黑种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中部、大洋洲,以及西亚和北非、南美洲东部沿海;黄种人主要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黑种人故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联系地图加以记忆)

6. 联合国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 世界的三大宗教依次是基督教(目前主要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目前主要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8.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9.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早期的聚落多产生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主要是因为农业发展的条件优越;我国的XX、XX等城市的发展得益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10.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1.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我国XX的四合院、山西的XXXX、云南XXXX、意大利威尼斯XX。

12.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中国、印度、美国。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美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集中在亚非拉地区。

13.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领空。国界都是人为划定的:自然分界线如分水岭、河流的主航道中心线、湖泊,经纬线。

14.不同国家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国际上,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目前,人口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15.最大的国际合作组织是联合国,总部在美国纽约,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五大常任理事国是中、法、俄、英、美。

?

附1:世界亚欧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

?

/

附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成因、分布及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南北纬10o之间,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全年高温多雨,年均温26oC左右,年降水量2000mm以上,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年降水量750—1000mm左右



热带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纬10o到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印度和中南半岛等

全年高温,夏季雨季,冬季旱季,年降水量1500—2000mm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压(主)或信风带控制

南北回归线至30°之间

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性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大陆东岸,我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

南北纬30o到40o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差异

亚洲大陆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地区

冬寒夏某某,降水较少,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较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南北纬40到60o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年降水量700—1000左右。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半球60—70°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





寒带苔原气候

北半球70—80°

北冰洋沿岸地区





寒带冰原气候

80o—90°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高大的山地









附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判读的气温、降水指标

气候类型名称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降水季节分配及年降雨量



热带雨林气候

t冷 >15℃

t热 >25℃

年雨型 P>2000mm



热带草原气候

夏某某 P:750-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夏某某 P>1500mm







热带沙漠气候

少雨型 P4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某某P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最全)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2. 场地经验总结0206
  3. 中考地理复习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
  4.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1]
  5. 七年级上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6. 七上地理知识点
  7.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
  8.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知识点归纳[1]

以上为《高考必考的世界地理知识点汇总》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