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北大战》宣讲提纲

本文由用户“comeonlulu”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07-25 05:04:50 举报文档

以下为《《宿北大战》宣讲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传承宿北大战精神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跟大家重温一段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故事,也就是被誉为辉煌第一仗的宿北大战,通过回顾我们党走过的一段艰辛历程,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不断汲取前进的力量,努力做到信仰如山、初心如磐。

一、战役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一)战前形势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国民党统治集团想独吞胜利果实,消灭共产党。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压力,并为了赢得部署内战的时间,制造和平假象,邀请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赴XX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经过谈判,国共两党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但双方在人民军队和XX区政权两个根本问题上未能达成协议。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谈判的同时,国民党反动派积极进行内战准备。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政.和协决议,悍然对XX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XX区军民英勇自卫,解放战争开始了?。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还都XX,与XX一江之隔是共产党人的苏中和苏某某XX区,抗战时期新四军的根据地,面积近11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万,拥有城镇23座。新四军军部设在XX。这里盛产粮食、棉花、食油和XX等重要物资,工商业很发达,生存环境十分优越。这片XX区不论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对国民党统治中心区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片国土上国民党已经形成多条进攻战线,而距离XX最近的战场尤其重要,如果不能把盘踞在身边的共产党军队消灭,住在XX的蒋介石无论如何都无法安然入睡。国民党国防部向国民党军第一绥靖司令官李默庵下达了作战任务:攻击并占领苏中和苏某某XX区。此时苏***野战军只有两个师和两个纵队,共计19个团,兵力三万多人,而李默庵可以指挥的部队有5个师、2个旅,外加2个交通警察总队,兵力已达12万人以上。虽然粟裕指挥部队“七战七捷”,取得了“苏中战役”的胜利,但***面,XX区的重要城镇不断丢失,面积也在不断缩小。9月22日,国民党军占领XX,两淮(XX、XX)相继失守,使共产党人在整个苏中和苏某某地区失去了立足之地,大片的XX区由此变成了敌后游某某。于此同时,集结于山东胶济铁路沿线的国民党军5个军15个师共15万人,在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的指挥下,向陈毅领导的山东XX区展开了大规模进攻。山东XX区的军事要点相继丢失。10月15日,国民党军向鲁南XX区发起进攻。山东野战军节节阻击,先后放弃XX、峄县等地。10月27日,国民党军整编26师与整编77师从XX、峄县一线再次发起进攻,山东野战军又相继放弃了峨山、XX、傅某某、上桃园等地。XX区的大片丢失给共产党人带来了巨大危机,因为XX区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严峻的形势考验着共产党人的意志,残酷的战争考验着共产党官兵的意志。

(二)战役过程

1946年冬季即将来临,此时在华东的国民党军总兵力达到25个师。蒋介石将在XX召开伪“国民大会”,准备加冕“总统”。为了政治上的需要,蒋介石想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以鼓舞士气。XX“绥靖公署”拟定作战计划,分四路向我山东、华中(苏中、苏某某)XX区大举进攻。以整编11、69师为主,共六个半旅,由XX向XX、安.新镇方向进攻;整编74师、28师、7军共七个旅,由XX向XX进攻;以65、83、25师共六个旅,由XX向XX进攻;以26、51、59、77师共九个旅,向XX进攻。国民党军的企图是切断山东、华中XX区的联系,聚歼我华野主力于苏某某地区。各路敌军的行动时间,从12月13日开始。

毛泽东关注着战局的变化,他电告陈毅、粟裕等,判断“敌既不打通津浦又不切断陇海而进攻XX,其目的是欲调动我苏某某主力北援(调虎离山),以便先解决苏某某,然后以苏某某、苏中主军(十二个旅以上)进攻山东,我们切不可上当”。陈毅通过观察敌情,也得出了正确的判断。12月6日,他向毛泽东报告:国民党军11师将调XX,配合69师进攻XX。为了打击国民党军的气焰,他拟定了作战方案,“我们意见以集中力量确保XX,歼击11师之一路为最好”。粟裕、谭震林的见解与陈毅完全一致,也认为应该先打XX一路敌人。这样,集中兵力打宿北之敌的决心,基本定了下来。

对XX这一路敌人,先打哪一个?在什么地方打?陈毅、粟裕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胡琏的整11师是陈诚的起家本钱,系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该师在抗战中表现出较强的战斗力,装备实力不在74师之下。与11师交锋是一场恶战。而69师新任师长戴某某是三青团中央委员,“反共”的死硬分子,他急于进占安.新镇,封锁陇海线,向蒋介石邀功。他的部队轻狂冒进,正利于我军围歼。XX以北的来龙某某、晓店一带,西边是骆马湖,东边是开阔地,公路两侧有几个小高地,村落小而密,房屋不坚固,利攻不利守。XX、六塘河、沭河横贯其间,不能徒涉,有利于我军分割包围。此时山野和华野主力已经到达机动位置,随时可以出动,造成战役优势,在运动中歼灭敌军一部。这一仗打好了,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改变苏某某、鲁南战场的局面。陈毅、粟裕很快定下决心,集山.中野一纵、二纵、7师、8师、华野九纵共24个团的兵力,先打69师。

这是两个野战军会合后的第一战,作为战役指挥者粟裕重任在肩。此前,无论是**_*,由于XX区不断缩小,干部战士产生了埋怨和怀疑情绪,化解这种情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胜仗。但是,而且从抗战开始,粟裕一直在苏中地区指挥作战,对淮海地区的地形、民情缺乏了解,作战对手又多是粟裕以前从未交过手的,粟裕夜不能寐。在以后的岁月里,他曾经说过,在解放战争中,他参与指挥的有“三个最紧张的战役”:宿北、豫东和淮海。

12月13日,国民党军11、69师从XX出动向XX进攻,其中69师的60旅、92旅一个团及57师预备第3旅、26师的41旅共三个半旅为左翼,向安.新镇进攻。11师为右翼向XX进攻。针对敌情,陈毅、粟裕命令九纵在来龙某某一带坚决阻击11师;以一纵、8师为左翼,从骆马湖方向直插峰山、晓店;以二纵、7师(各欠一个旅)为右翼,从XX方向直插敌后,由东向西发起攻击。

12月15日拂晓,一纵、8师经过两夜隐蔽行军,到达晓店、嶂山镇西北的攻击位置。二纵到达韩某某、太山集一线;为69师布下一个“口袋”。当天胡琏指挥11师118旅向XX方向发起进攻,在来龙某某遇到九纵75团的顽强阻击。11师被九纵拖住,使其与69师的间隔拉长,为我军创造了分割穿插的机会。按照山野指挥部的命令,8师于15日黄昏向嶂山镇与晓店之间的制高点峰山发起攻击。8师23团1营于夜间发起攻击,第一次突至壕沟,因沟又宽又深无法通过,部队拥挤受敌地堡火力杀伤而失败。连续组织两次硬攻,结果都因壕沟阻碍而伤亡很大。这时天将拂晓,如不能占领峰山,整个战役将受到影响。在这关键时刻,副教导员张明组织全营尚能参加突击的40余人,重新选择突击路线,在火力掩护下冒着敌人的火力封锁,冲过鹿砦、铁丝网,跳进壕沟,搭起人梯爬上沟沿,占领山顶围寨。此时从西北方向攻击的24团也冲上来,大家协同作战,将山顶敌人消灭,控制了峰山这个重要的制高点。

同时,叶飞指挥一纵奉命向井儿头、晓店、曹家集穿插,切断11师与69师的联系。8师占领峰山,一纵穿插到峰山以南的高某某、蔡某某一带,九纵逼近69师师部驻地人和圩,戴某某发觉自己已被包围,十分惊慌,连连向胡琏求救。同时命令预3旅不惜代价夺回峰山,打通南逃的退路。

16日的战斗空前残酷,预3旅、60旅约两个团兵力在飞机和炮火配合下,向我8师峰山阵地发起多次进攻。山野参谋长陈士榘坐镇8师师部指挥作战,8师打得英勇顽强,一天击退敌军多次进攻,守住了峰山。预3旅见势不妙,绕道退入晓店。

17日,胡琏指挥11师的两个旅向蔡某某、高某某我军一纵3旅阵地猛烈进攻,企图为预3旅、69师解围,遭到一纵的顽强阻击。这天黄昏,8师对晓店之敌发起攻击,在炮兵火力急袭后,仅用25分钟就突破敌军防御阵地,当夜全歼预备3旅。69师残存的敌人纷纷向师部所在地人和圩收缩,企图固守待援。粟裕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命令二纵、九纵等东线部队向人和圩、XX等69师据点进攻,但因没有集中兵力,当夜进展不大。17日深夜,粟裕电令九纵,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拿下人和圩。

12月18日,戴某某在人和圩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用报话机连连向胡琏求救。为了摆脱全军覆没的命运,69师残敌开始分头突围。李某某、XX的60旅残部2000多人在旅长黄XX指挥下向南突围,在野外被一纵、8师包围,很快被全歼,黄XX被俘。人和圩的敌军下午也作试探性突围,被我军堵了回去。粟裕指示韦某某:当夜22时开始总攻。然而戴某某知道大势已去,难逃灭亡命运,举枪自杀。

19日上午,困守苗庄的敌41旅分两股突围,被一纵两个团穷追猛打,除300余人逃脱到皂河,其余全部被歼。宿北战役胜利结束。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万1千多人,取得了山野、华野会合以来的第一个胜利。毛泽东18日就致电陈、粟,“庆祝宿沭前线大胜利,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同时指示他们:“第二步作战似以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机收复枣、峄、台,使鲁南获得巩固。”宿北战役的胜利,大大鼓舞了我军的士气。陈毅几个月来郁闷痛苦的心情一扫而光,几十年后,粟裕大将谈起宿北战役,将其评价为“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

(三)历史意义及评价

可以说没有宿北大战的胜利,就没有后来的解放战争。宿北大战是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两军合并后共同做战的第一个胜仗,是解放战争史册上第一个歼敌最多的一场战役,是率先载入解放战争史册的一场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毛主席曾三次来电。18日来电说:“庆祝宿沭前线大胜,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20日又来电:“歼敌两万以上,对大局有利,甚好,甚慰。”在此期间,XX之战打得非常辛苦,毛主席又曾来电:“关系全局的宿沭前线……取得大胜,XX暂失不足为患。”从这三次来电中足以看出宿北大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华东军民的胜利信心,对华东战场乃至全国整个战局都产生重大影响。宿北大战是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对抗的一个转折点,是苏中七战七捷的后续,它与XX战役、XX战役、孟良崮战役、鲁南战役并称华东战场5大战役。

虽然宿北战役规模不大,但粟裕认为此战意义重大:首先是促成了华中和山东两支野战军从此合而为一:“这仗打胜了,兄弟部队之间就产生了彼此的信任,两支野战军合并后的新的领导机构和所属部队也就产生了上下之间彼此信任。这一切,都是无价之宝。相反,如果这一仗我们被打败了,上下之间和兄弟部队之间就容易相互埋怨,就要花上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和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弥补过来。”其次是扭转了战场形势,并积累了打大规模歼灭战的经验:“继XX、XX被敌人占领以后,华中首府两淮又失守,敌人对我们形成半圆形包围的态势,敌人的兵力又处于很大优势,蒋家王朝的五大主力中的两个——整编第74师和整编第11师也调到苏某某战场来了,我们处于被动状态……这次战役将决定我们能否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将战役的主动权夺取到手……中央、军委要求我们打大规模歼灭战,这需要积累经验……这一仗打胜了,就可以成为两支野战军集中后战役规模越来越大的一个良好开端,成为歼敌由小到大的一块中间阶石,踏上了这块阶石,再上一步去踩更高的阶石,就比较好办了。”由此,粟裕将宿北战役称为“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在当时依旧严峻的军事形势下,“转折”两字用得十分奢侈。

宿北大战给我们的启示

宿北大战胜利至今已70余年,战争的硝烟虽然远去,但宿北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战役中解放军指战员和XX区广大群众展现出来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英雄主义就是“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和行为”。英雄主义固然要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来体现,但其价值内核显然又是具有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宿北大战,从开始到结束,自始至终都是我山野和华野官兵共同对敌的一场彰显英雄血性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军指战员共牺牲2191名,留下姓名的烈士只有1346名,据不完全统计,牺牲烈士中至少有班长以上359名,共产党员296名,约为留下姓名烈士的27%和22%。

在来龙某某阻击战中,我第9纵队75团3营7连担任守卫来龙某某主阵地任务。阵前,连长张锡久交待任务说:“我们是主要方向,有7连就有来龙某某;没有来龙某某就没有7连”,“我的代替人是连某某,连某某的代替人是一排长,敌人决不能把我们都打到!”坚守来龙某某主要阵地土窑制高点的一排长鲍厚元马上表示:“连长!你放心,有我就有窑,一排拼到最后一个人,也得把窑守住,决不装孬!”紧接着,许多党员掏出钢笔与钱说:“我牺牲了算交党费,我不牺牲,大家打胜仗后,拿我的钱去会餐!”12月14日的战斗中,七连全体干部战士顽强奋战,击退敌第11师118旅十多次进攻,坚守土窑的一排,战斗到仅剩8人,仍守住了阵地。

12月16日的曹家集激战中,我军第一纵队三旅八团三营在冯庄遭敌第11师18旅一个团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猛烈围攻。在奉命撤出战斗时,第7连指导员吴戈江端起机枪,率领一个排掩护全营后撤,第7连某某连长谢元成和第九连某某指导员刘玉其因身负重伤,不及转移,他们等敌人迫近时,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还有革命烈士俞某某,在向敌人实施反冲击过程中,多次搏斗,在直逼曹家集圩子跟前,不幸中弹负重伤。在生命最后时刻,他命令身边的警卫员取下他的公文包和短枪,火速撤离阵地。

峰山攻防战中的战斗英雄张明,在头部负重伤的情况下,强忍剧痛,爬上壕沟继续指挥战斗,最终攻下峰山,拦腰斩断了嶂山镇和晓店子国民党军的联系,为兄弟部队穿插、分割和全歼敌人胜利地打开了突破口。

在最后的人和圩围歼战中,年仅21岁的一等战斗英雄唐某某,他在全身多处负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接替已牺牲的爆破手留下的炸药包,爬着向前将第XXXX的铁丝网炸开,并竭尽全力大喊:“同志们冲啊!”当其所在的六连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冲上来,占领圩壕外阵地时,唐某某已经英勇牺牲。这一件件发生在宿北大战中的事情,无不彰显着英雄主义!

朱德同志指出:“革命的英雄主义,是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革命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以革命之忧为忧,以革命之乐为乐,赤胆忠心,终身为革命事业而奋斗,而不是斤斤于作个人打算;为了革命的利益和需要,不仅可以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生命。革命是为群众的事业,又是群众自己的事业,而革命的英雄主义,必然是群众的英雄主义。”

战争中,面对敌人来势汹汹的进攻,我们的英雄不怕牺牲,血战到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更要有一代人的担当。革命英雄主义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高度、新的内涵。航空报国英模罗某某、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兰某某、勇闯深海的海军潜艇官兵、“法治燃灯者”邹某某、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某某、心系群***书记廖某某、科技报国的榜样黄大年……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想做到无畏担当,最直接面对的就是必须要破解我们在工作中面对的难题。现在,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干工作难了,为什么?一是约束多了,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不行、乱发展更不行,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了,而是要考虑土地规划、能耗指标、环境容量、亩均效益、安全生产、依法行政等方方面面的严格要求。二是监督严了,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各种监督、考核越来越严,部分干部感到无所适从,不习惯在监督下工作。三是责任重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主体责任、第一责任、直接责任、一岗双责都清清楚楚,出了问题就会被追责问责,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这种“难”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正因为大家感到了“难”、知道不这样做不行,才恰恰是进步的表现。正视这个“难”、克服这个“难”,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比如新旧动能转换,不转不行,转不好也不行,怎么办?转变发展方式不是轻轻松松能实现的,必须下定决心、担当作为,立足实际、勇于创新,小打小闹是完不成的,甚至不脱层皮也是无法完成的。只要多想办法、多动脑筋,不怕困难、担当作为,就一定能跨过这道坎,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二)我们要继承发扬团结精神和大局意识

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而融合却是更高层次的团结。

宿北大战是集中**_*两大野战军,于1946年12月13日至19日,历经七天,在陈毅和粟裕两位首长的统一指挥领导下,打击由XX进攻安.新镇(现XX)的国民党军进攻的一场战役,是**_*野战军首次协同作战的第一场大胜仗,是首胜之战。宿北大战开始前,我军泗城失利、XX失守,陈毅和粟裕等主要指挥员对两次失利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认为撤出两淮并非军事上的失败,而是对国民党军大规模歼灭战的开始,并且过去一段时间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统一指挥。因此,山野、华野必须合兵一处。但合兵一处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参加战役的部队以山东野战军为骨干,粟裕对这些部队并不熟悉,部队指挥员们也不熟悉粟裕;两个野战军统一的指挥机关尚未建立,粟裕只身前来,对陈毅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很陌生;两个野战军首次共同作战,能否配合好,这也是很大的问题。但这些并没有影响粟裕对整个战役的指挥,共产党人为了共同的革命理想展现出了团结的力量。山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与华野司令员粟裕曾长期共事,关系融洽,当时部队中流传着一句话,叫作“陈不离粟,粟不离陈”,陈毅高瞻远瞩、掌握全局,粟裕多谋善断、敢打必胜,他们共同指挥战役充分保证指挥的正确性、科学性。宿北大战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团结精神和大局意识。

党的发展既是一部激荡人心、催人前行的奋斗史,更是一部讲大局、顾大局的团结史。百年政党的历程告诉我们:大局意识强的时候,全党上下就高度团结,党中央就有权威,党的事业就能顺利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某某,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有这样一个故事: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为什么?因为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小小一名炊事员,也有大局观、战略观。这是一个党员的基本素养,有大局意识的体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谋全局不只是领导者和战略家的事,也是普通党员干部的事。在现实中,不乏存在少部分党员看不清大局与小局的关系,有认识水平的问题,说到底则往往是利益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局意识不只是战略素养,更是面对利益取舍时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党性修养。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人员存在类似数字之间相互攻击的情况会怎样?这工作还能不能干下去?可以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你有什么样的大局观,那么你就有什么样的胸襟气度和处事格局。如果党员干部总想自身利益,而心中没有集体、没有群众,没有国家,就会影响整个改革大局,甚至破坏发展全局。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共同凝聚思想、激发士气、统一行动,才能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三)我们要继承发扬创新精神

习总书记曾某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宿北大战中,我军的武器装备与国民党军队相比,是处于劣势的,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我军就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多种战法,争取在运动中创造优势、歼灭敌人。一是穿插分割、创造优势。面对国民党军多路进攻,我军采取穿插迂回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钱、美色的诱惑,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种种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

当年战争中的烈士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闯出了一条路,今天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建设出更伟大的成就,就是对烈士们最好的告慰。我们要传承忠于人民的宗旨理念,要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意志,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真真正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我们一定要深刻总结党史中的经验教训,用党史激励自己,用党史教育自己,用党史警示自己,认清历史,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用好历史这面“正衣镜”,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宿北大战》宣讲提纲》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