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明月下的思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明月下的思恋
——《七哀诗》鉴赏
曹植借用了旧题《李陵赠苏武诗》的“明月照高楼”一句,但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在原作中,高楼或许只是诗人眼中众多景物中的一个,和相思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句子的重点在“明月”意象上。但曹植的高楼上有一位思妇,此后“明月下的高楼”这个意象便与思妇联系在了一起,并常常可以直接指代思妇,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某某”,李白《关某某》“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而曹植此作的第二句“流光正徘徊”亦是极为优美动人的句子。无疑,高楼上的思妇,正因苦苦思念远方的丈夫而久久徘徊,而月光居然似乎也通人情、知人意,也跟着她的身影徘徊,仿佛是舞台上专门打给她的一束追光。而且这束追光的出现在先,读者先看到明月,顺着这束光,才看到女主人公。这是明月意象的一个飞跃,从此它超越了无情的自然事物的躯壳,而具备了有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怨。诗歌结尾,思妇的思念就象那缕飘逝的轻风,“君怀良不开”,她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结尾的这缕轻风与开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构成了一种幽寂清冷的境界。
诗中最让我感动的便是弃妇对丈夫的那份忠贞,即使十年不归家,也坚贞不渝地爱着丈夫,这份忠贞,在现代社会似乎已难以寻觅。当今社会,女星出轨的消息层出不穷,夫妇离婚似乎已司空见惯,人们对爱情的忠贞去了哪里呢?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他29岁时,遇到一生的挚爱,温婉含蓄体贴文静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小女儿,婚后虽然仕途危机夹在党争之中,依然没有因为妻子之父责难她,在与其恩爱十二年妻子离世后,不曾再娶归隐田园,想念刻骨夜夜追思最后郁郁而终。在一个三妻四妾的年代能做到深情如此,李商隐在他的婚姻里完美诠释了对爱的忠贞。似乎这些忠贞的故事只能在古人中一探究竟了。
曹植笔下的怨妇,既是思念丈夫久久徘徊的可怜人,又是政治失意的诗人的化身。明月下的思念,或许只是诗人无处可发心中的愤懑罢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明月下的思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