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宁夏中考化学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021年宁夏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2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云蒸霞蔚 B.大浪淘沙 C.百炼成钢 D.滴水成冰
2.(2分)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握住试管底部,再将导气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再将蒸馏水慢慢沿烧杯内壁注入烧杯中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D.测定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时,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抹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3.(2分)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冰、干冰、氯酸钾属于氧化物
B.汞、钢、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煤、石油、氢气属于化石燃料
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属于碱
4.(2分)总结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知识内容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能源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安全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②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
③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来清洗油污
①石油加工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②开发使用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③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不利于煤充分燃烧
①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降低“白色污染”
②保护水资源,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③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①煤炉上放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
②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A.A B.B C.C D.D
5.(2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B.在氯化钾溶液稀释的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不变
C.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D.熟石灰的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6.(2分)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是HCOOH (甲酸)/H2O+CO↑。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B.浓硫酸在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C.大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空气
D.该实验所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7.(2分)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常用“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或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来消毒、杀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65%
B.酒精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2:5:1
C.疫情防控期间,可以在公共场所大量喷洒酒精来消毒
D.喷洒酒精或“84“消毒液时都能闻到气味,说明构成物质的粒子相同
8.(2分)科学家近年来在“甲烷㧟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丙物质是CO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1
D.生成物中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9.(2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CH4、CO、N2
检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稀H2SO4、Ca(OH)2溶液、NaNO3溶液
鉴别
取样,滴加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试管中的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果pH<7,说明溶液显 性,造成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 。
/
(3)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使用色度传感器测量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传感器测得的数值为100%)。他在三个专用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同时放入色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测出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由此判断自己的猜想正确。你能从变化曲线中总结出的规律有 (写一条)。
【实验结论】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宁夏中考化学试卷》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