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浅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及其背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浅谈2020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及其背景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这与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相关表述一致,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将加强结构性调整。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对经济的意外冲击,央行维持货币政策稳健基调,灵活把握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坚持以总量政策适度、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支持实体经济三大确定性应对高度不确定的形势,支持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速回归,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反弹,GDP增速由一季度的-6.8%回升至二季度的3.2%,央行认为“明显好于预期”。当前,经济已由一季度疫情带来的“供需冲击”演进为二季度的“供给快速恢复、需求逐步改善”,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到潜在增长水平,同时,物价涨幅总体下行,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有鉴于此,货币政策也需要因时调整。
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未再提及“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货币供应方面,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二季度报告则要求“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种种细节反映出货币政策的边际变化。
针对“怎样看待全球低利率”的问题,央行认为,与更低的实际中性利率和低通胀相适应,部分发达经济体实施了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但从政策效果看,低利率政策效果不及预期,作用还有待观察。利率过低还会导致“资源错配”“脱实向虚”等诸多负面影响。今年以来,央行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利率水平与我国发展阶段和经济形势动态适配。
从央行的表述可以看到,下半年随着经济增速向潜在水平回归,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落地见效与结构调整。事实上,央行此前已经明显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力度,包括进一步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推出总额1.8万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以及创新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等。实践证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行之有效,建立了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使得流动性投放发挥促进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有效引导金融机构行为,应对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下一阶段,在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导向下,央行料将进一步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通过积极发挥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通过进一步完善“三档两优”存款准备金框架,建立健全银行增加中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长效机制等,提高政策的“直达性”,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值得关注的是,在发挥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方面,央行强调,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整体而言,未来央行将更多使用结构性和直达性货币政策工具,使资金平稳有序投向实体经济,实现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支持经济增长向潜在增速回归。
“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2月8日晚间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性。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同时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监测分析和预期管理,保持物价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浅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及其背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