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考仿真模拟测试卷语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卷
一、基础(24分)
1.默写古诗文。(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 ,流水桥旁。偶然乘兴, (秦观《行香子》)
(4) ,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某某《送东阳马生序》)
(5)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 。
(6)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
,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时有被mái mò( ) 的痛苦。
(2)啊,电!你这宇宙最xXXXXX lì( )的剑呀!
(3)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tiXXXXXn lún zhXXXXX lè( )。
(4)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chuXXXXX máo qiú cXXXXX ( )之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拉锯3年多后,英国正式离开欧盟,结束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
B.东亚的夏候鸟每年由中南半岛经广东、福建沿海往北迁徙至其他区域避暑。
C.她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D.留守学生普遍存在内向胆怯、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许多外出务工家长却不以为然。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更好地传播汉字文化,学校组织了以书法展为表现形式的“让你爱上中国字”。(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B.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周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将“增强”改为“增长”)
C.我们的文化传统,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去呵护、去发现、去激活,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将“呵护”与“发现”互换位置)
D.中国去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把“一倍”改为“一半”)
5.清华大学八字校训的前四字是“自强不息”,依据下面的书法作品(如图2),请你写出校训的后四字(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 (2分)
6.“遛鸟”是老**_*如图1)。老北京人爱鸟,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常以“鸟”为意象,营造诗的意境。请你写出与“鸟”字有关的一联古诗句,并说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分)
诗句:
意境: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 题。(19 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某某;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
(3)乡为身死而不受( )
(4)妻妾之奉(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吾今死矣,子可去/去后乃至
B.不忍委之/相委而去
C.而入有义之国/与儿女讲论文义
D.而敢独止/人不知而不愠
10.用“/”给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远 来 相 视 子 令 吾 去 败 义 以 求 生 岂 荀 巨 伯 所 行 邪
11.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
(1)甲文中的行道之人、乞人,乙文中荀巨伯,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品质,那是① 。请你再举出一个这样的人,并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② 。(2分)?
(2)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完【甲】、【乙】两段文字后的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材料一:
粮食,是中国人心里的神。60后这批人小时候就没有吃饱过,要问他们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回答应该是“饿”!“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只有亲身经历过饥饿的人才更觉粮食的可贵,没有了粮食,生命就会停息,一切都没了。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巨大成就,让中国告别饥饿,迎来食物丰盈的时期,我们更应看到粮食丰收是中国崛起的“零号因子”,农业兴方有百业兴和国运兴。
但粮食安全的压力也是长期的,十几亿人口的粮食供给只能做到紧平衡,需要技术革命实现产量飞跃。同时,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性因素,会带来国际贸易链断裂等问题。危急关头,买不到粮食,即使买得到,也运不到。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也得到极大的关注度,中国“藏粮于地(地下)”“藏粮于技(技术革新)”的方法,将在相当长时期内维持稳定的粮食生产力,提高农业积极性。
(选自《中国青年报》9 月16日,有删减)
材料二: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8月底,中国青年报报社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2009名受访者进行一项调查,号召节约粮食,不让盛宴变“剩”宴。
——中青网·特别报道8月31日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
材料三:
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下同),诺贝尔委员会主席解释说:“WFP每年向80多个国家的8 000多万人口提供援助,处在抗击饥饿的最前线。饥饿和武装冲突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关系:战争和冲突可能导致粮食无保障和饥饿,而饥饿和粮食无保障有可能导致潜在冲突爆发并引发使用暴力。”
(选自德新社10月14日)
疫情隔离期间,快手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共同发起“宅家营养餐”短视频营养食谱评选活动,快手累计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捐赠超过 12万吨营养餐食。
10 月,由清华大学创业学子团队推出的“光盘打卡”的小程序,吸引了208万用户,达成 909万某某“光盘行动”,相当于节约粮食340多吨。只需打开手机,拍照、打卡、晒光盘,就可获得能量值,换取商品或捐赠。
(选自《人民网》10月22日)
12.下列表述与材料二图表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大部分年轻人践行“光盘行动”都做得不错,绝大部分人都认为节约粮食是一种永不过时的美德。
B.认为培养节约粮食的观念将提高青少年敬畏自然与生命的比例低于认为可以帮助青少年培养勤俭节约品质的比例。
C.餐馆提供“公筷”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同时为了减少餐饮浪费现象,大部分人认为可提供并推广小份菜。
D.“打包”已成为所有人的习惯,这种培养节约粮食的行为,极大程度上教会青少年尊重劳动人民的成果。
13.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提倡节约粮食,并采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方法保障粮食生产,维持粮食安全。
B.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已为80多个国家的8000多万人口提供援助,帮助他们解决战争问题。
C.快手作为中国企业代表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捐赠营养餐食,体现了中国企业的担当和责任意识。
D.清华大学创业学子团队用科技智慧帮助人们形成节约粮食的习惯,操作简单,有趣又实用。
14.结合选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节约粮食的美德。(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7分)
光
周 伟
①早晨,“吱呀”一声,推开厚重的木门,乡村的第一缕光亮照进我们的生活。奶奶摸着我的小脑袋,对着这满是光的世界说,生活一天天开始,人一寸寸长高,事理一点点明了。
②奶奶告诉我,有光,心里头每个角落就亮堂了。
③奶奶总是早早地起了床,一脸的笑,端坐在荷塘边的木椅上,看清晨之光渐渐明亮,黑暗渐渐消退。她乐呵呵的,和身边经过的男女老少一个个打着招呼:“起得早啊,捡块宝哩!”大伙就笑:“承奶奶贵言。”
④在每个桃花夭夭的春天,奶奶总要久久地摸我的头,自言自语:“嗯,壮了。嗯,高了。”然后, 牵我到门前的桃树下比画着。要我站直了,拿把柴某某在树身上划一横。她一脸春光,呵呵笑着:“过了年,奶奶瘦一圈,树高一轮,伟宝又长一寸了。”
⑤我长大了,奶奶催促爹娘把我送去学堂,好早早地飞上枝头。大队没有像样的教室,于是把一个好好的榨油坊改装了。那些油光发亮厚厚的木榨和宽宽的木门,他们毫不心痛,拆下来做了我们上课用的黑板和课桌椅。课堂上,那一个个白色的方块粉笔字,是我们眼前的一片光。我们如饥似渴,上一堂课远远胜过吃一顿美味佳肴。老师在讲台上讲,有了知识的光,孩子们的心灵就不会暗,乡村就不会孤独。
⑥夜晚走山路,举一个火把,四周就会亮堂堂的。奶奶常站在进山的路口,把火把递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过路人,并长长地喊一声,给人壮胆,给人力量。奶奶总是说,心里亮堂堂的,你的夜就不会黑。乡里乡外的人,走我们那儿的山路,都不怕,就算见不到人也不会慌,进山路口的老树上总是预备有火把和柴火。冻了,先烧点柴火暖暖身,再“哟嗬哟嗬”大喊一声,胸有成竹地进山,黑暗中准会有人长长地答应一声。
⑦乡村的阳光下,总是笼罩着一团和气。人们与动物相处,和善良的鸡鸭说着话,跟勤劳的老牛交换着眼神,把贪吃贪睡的猪养得白白胖胖,和山上的飞禽走兽也和睦相处。那些年,山上的野兔满地跑,鸟雀常常飞落在我们的肩上。
⑧下雪了,纷纷扬扬,天地一片光亮,地上仿佛铺了一床厚厚的棉絮,无边无际。转眼,看不见阡陌田野,看不见山川河流,看不见草垛房屋,也看不见进山的路。然而,路是人走出来的,再大的雪也封不住村人的脚,再冷的天也冻不住火热的心。不知是谁先迈开脚去闯世界的,雪白的大地上留下了两行脚印。不久,又多了两行。渐渐地,一串串脚印,深深浅浅,弯弯曲曲,长长地通向远方。跟着那些脚印,走在乡村的大地上,不会跌倒,不会迷路,不会掉进陷阱。
⑨生命如树,我大了,桃树高了,奶奶老了。奶奶立在我的面前,犹如一棵干枯的桃树。但我知道,那干枯的枝干里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⑩多年以后,站在老家门前的那棵桃树下,我仿佛看见桃树幻化成了奶奶。它笔直地立在我面前,静静地伸展枝条,摇曳着一树灼灼的光。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10月9日,有删改)
15.“光”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至少四种不同的光。(4分)
16.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⑥段两处画线句子中“亮堂堂”的含义有何不同。(4分)
(1)夜晚走山路,举一个火把,四周就会亮堂堂的。
奶奶总是说,心里亮堂堂的,你的夜就不会黑。
17.文章重点刻画奶奶的形象,但第⑦、⑧段却没有提及奶奶,你认为第⑦、⑧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18.下面的链接材料是《一棵小桃树》的结尾,两文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桃树?分别表达了什么主题?(5分)
【链接材料】
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负责任,就是做分内应做的事。负责任的人,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做出应有的贡献:负起读书求知的责任,文化得以传承;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民族得以复兴;负起个人防护的责任,社会得以安宁……
班级计划举行讨论会,请以“做负责任的人”为题,写一篇课堂发言稿,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畅谈感悟。要求:(1)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20~22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20.【新题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作品的一项是( )(2分)
A.《光的赞歌》 B.《黎明的通知》
C.《礁石与灯标》 D.《鱼化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礁石》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考仿真模拟测试卷语文》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