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红色记忆,传承革命文化

本文由用户“hu_yh”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6-10 15:04:44 举报文档

以下为《寻找红色记忆,传承革命文化》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寻找红色记忆,传承革命文化

为进一步加强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我们小组组织寻找小组成员旧爱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老首长或烈士遗属、已故或已无法亲自接受采访老兵、老首长的亲属等,怀着对时代敬畏的心情,听听他们讲述自身经历,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献身理想、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我们也分别走访自己家乡的革命纪念馆、抗战纪念馆,革命遗址,学习、搜集革命故事、红色歌谣,感受英雄爱国爱党的情怀,学习英雄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理解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并计划四天完成。

我来到了位于*_**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韩、西班牙等11种文字的“遇难者300000”。 旁边十字架型的标志碑,上面刻有一排阿拉伯数字“1937.12.13---1938.1”,这是南京大屠杀的六周时间。该碑下铺着一层层碎石,意味着纪念馆是建立在万人坑遗址之上的。集会广场上,放置着和平大钟。每年的12月13日,和平大钟就会撞响,不忘历史,祈愿和平!广场中间的大鼎就是国家公祭鼎,高1.65米,重2014公斤,为三足圆形铜鼎,铸有160字的铭文,记述了南京大屠杀激发全民抗战,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的历程。“古城的灾难”——残破的城墙、残缺的军刀、遇难者的头颅和手臂、还有一座历史的桥梁,寓意站在历史的桥梁上回眸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古城南京的一幕人间特大惨案。长40米、宽1.6米的“历史证人脚印”的铜版路,铸造了222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重要证人的脚印。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寻找红色记忆,传承革命文化》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