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2018级
课程设计题目: 广联达会议中心
学生姓名 陈某某
学 号 ***02
系 别 土木工程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1801
指导教师 王某某
填写日期 2021.7
目 录
1.编制说明及依据
2.工程概况
3.项目管理机构
4.工程施工部署
5.施工方案
5.1施工测量
5.2基础施工
5.3钢筋工程
5.4模板工程
5.5混凝土工程
5.6砖砌体工程
5.7装饰装修工程
5.8屋面工程
5.9脚手架工程
6.施工力量及部署
6.1质量保证体系
6.2资源计划(人工、材料、机械)
6.3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7.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8.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冬期、雨期、台某某)
附表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三: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表
附表四:施工进度横道图
附表五: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六: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附表七: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编制说明:以一个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其具体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其施工特点分析、施工方案设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设计。本工程是广联达会议中心,为多层办公。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为指导施工而编制的设计文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文件,是保证按期、优质、经济的完成工程施工的重要措施。
编制依据:1.广联达会议中心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广联达会议中心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3.广联达会议中心工程岩土工程勘查报告
4.主要规程、规范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11 )
(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12 )
(6)《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78-2010)
(7)《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规范》 ( GB 50870-2013)
(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 50500-2013 )
(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10)《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93)
(1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 GB 50025-2004 )
(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
(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 GB 50164-2011)
(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13)
(15)《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52-2012 )
(16)《工程建设标准实施评价规范》 (GB/T 50844-2013)
(17)《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 50023-2009)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概况
(1)建设单位:广联达***
(2)工程名称:广联达会议中心
(3)建设地点:XX市
(4)性质、用途和建设目的:会议中心
(5)开、竣工日期:2021年9月5日~2022年7月2日
(6)设计单位:XX市建筑设计院
(7)施工单位:XX市第二建筑***
(8)监理单位情况:诚信***
(9)建筑结构形式:钢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
(10)工程设计等级:三级
(11)防火设计的建筑分类为多层,其耐火等级为二级。
(12)基本设施:设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通风系统。
12.1.饮用热水采用商用直饮水机,分散布置 。
12.2冬季采暖采用散热器采暖.
12.3.夏季降温采用分体空调。
12.4.主动消防措施设消火栓系统, 设自动配水灭火系统,
(13)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以确保业主合同的履行和保证施工质量为目标,以设计施工图样和施工验收规范为标准,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优质、高速、安全的完成本工程施工。
2.工程特点分析
(1)建筑设计特点
1)建筑面积:2883.28m5
2)层数、层高:地上四层、一层3.6m、二层3.3m、三层3.3m、四层3.3m
3)总高度:建筑高度13.8m
4)室内外装修的情况:
(1)室外:外墙抹聚合物水泥砂桨防水层 ;外墙涂料采用浅灰色涂料 ,坚向和水平向都应设分隔缝分隔缝间距不应大于20mm,深10mm ,以弹性胶泥填充,胶泥延伸率应≥25% ,粘结强度≥ 1N/mm抗拉强度0.3N/mm . 在底层两遍找平腻子之间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
(2)室内装修工程:内装修首先考虑装修构件的自身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及对主体结构的安全、防火逃生的影响。楼地面 构造交接外和地坪高度变化处除图中另有注明者外均位于齐评门扇开启面处;凡没有地漏房间图中未注明整个房间做坡度者均在地漏周围1m范围内做1~2%坡度,坡向地弱。预理件凡结构图 上未注明者,均按照本工程所选建筑构造标准图集或索引设备安装图预理。所有混凝土构件内预理木砖均为50X50X50燕尾木砖制氟化钠防腐。
5)屋面的构造做法等: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防水等级为I级,一道设防。屋面为水泥砂浆面层屋面(不上人、 有保温层)。详见建筑做法用料说明。水箱间屋面为水泥砂桨面层屋面(有保温层)。
(2)结构设计特点
1)基础类型:柱下独立基础
2)基础埋置深度:1.9m
3)主体结构的类型:框架结构
(3)建设地点特征
1)拟建工程的位置:XX市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
3)风力和地震设防烈度:风压 0.35N/m2,抗震设防烈度:7度
(4)施工条件:施工场地已进行三通一平,材料、构件、加工品由建设方提供,施工的建设机械由施工方自行租赁,劳动力的投入按照进度计划实施,施工严格按照规范,现场管理按照文明工地要求进行管理。
3.施工特点分析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是钢材加工量大,焊接件多,混凝土浇筑难度大等;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是结构和施工机具设备的稳定性要求高,要有高效率的垂直运输设备,脚手架搭设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安全问题突出等。
项目管理机构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有效的工程指挥系统是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在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上,组建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并有施工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施工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负责该工程的施工组织的领导工作,建立本着以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精神,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按合同要求完成本工程的施工建设任务。
主要人员及职务:(1)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行政领导工作,对施工计划、质量、安全、经济效益负全面责任。
(2)项目副经理:负责项目施工的各项生产工作,确保项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
(3)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工程全部技术工作,对技术质量、安全负有控制与监督责任。
(4)工程技术组:负责施工现场调度,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测量、放线、计划、统计、预决算编制及机械管理、安全施工管理。负责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编制,负贵钢筋翻样、木工放样、构配件加工计划,现场施工技术问题。处理:负责发放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相关技术文件,负责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和各项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5)质量安全组: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及分部分项工程的自我评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QC小组的活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组织日常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验收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
(6)材料设备组:负责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分批组织材料供应,负责材料的发放和物资保管,进行原材料的检验、抽检,收集相关材料的技术性文件。
(7)后勤保障组:负责职工教育,生活后勤,安全保卫,环境卫生,文明施工及接待工作。
(8)综合办公室:包括文件档案、保卫、食堂管理员等,负责项目的企划、保卫消防、社会公关、公文资料、行政事务、综合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四、工程施工部署
1.施工总则
依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拟定的施工方法,公司将以结构工程为先导,实行平面分区、立体分层,流水交叉、循序推进的施工方法,以系统工程的原理,精心组织各工种、各工序的作业,对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资源、质量、安全、文明实行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
2.施工区域划分
根据建筑不同的功能要求和特点合理的划分施工区城和流水段、可以实现集约化管理,有助于简化管理层次,合理的配备各项资源便于分清责任落实管理,更好的实现项目的总体目标。
五、施工方案
1、工程施工展开程序
本工程采用整体浇注,采用塔吊、井架等施工机械,筏板基础不划分施工段采用连续整体浇注,主体部分以后浇带划分为两个施工段。工程展开程序遵循先准 备、后开工”,“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 先结构、后装饰”," 先土建、后设备”的程序要求。
2、 施工起点流向
基坑垫层→柱下独立基础→一至四层主体- →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3、主要工程施工顺序
(1)地下部分基础施工工序:基础土方开挖(支护) - >验槽→垫层施工→基础导墙砖模砌筑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保护层浇筑- >筏板钢筋绑扎>筏板模板-→基础筏板砼浇灌- >框架柱及剪力墙钢筋绑扎>框架柱及剪力墙模板安装-→框架柱及剪力墙砼浇灌一地下室顶板、梁模 板→地下室顶板、梁钢筋绑扎>地下室顶板、梁浇灌砼> 外墙防水施工。 肥槽回填→房心回填级配砂石(在不影响主体结构施工前提下进行)。
(2)地上部分结构施工工序:框架柱、剪力墙钢筋绑扎→框架柱、剪力墙模板-一框架柱、剪力墙砼浇灌-→楼层结构顶板、梁某某-一楼层结构顶板、梁钢筋绑扎-楼层结构砼浇灌。
5.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控制系统主要分为:平面测量控制、高程测量控制、垂直度的测量控制以及沉降观测四大控制系统。
1、平面控制系统
本工程平面控制系统以激光铅直仪布设控制,控制网布设前,经纬仪应对水准管、对中器及三轴误差进行校检。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周围的地物地貌,以及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复核无误后,采用直线交会法和极坐标法,施测出控制轴线,并将控制轴线引测至临近建筑物和围墙上,形成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
2、高程控制系统
根据建筑施工规范要求,高程控制网点布设2--3个高程点即可满足施工要求。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以固定建筑的室内地坪的高程作为本工程的+0.00标高。场区高程控制点应该布设在远离建筑物的地方,经过现场勘察高程控制点埋设在相应的空地上比较合适。同时,定期对各标高点高程进行复核,保证正常使用。随着楼层的升高,其高程可沿塔吊角柱进行高程传递。
3、垂直度的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物的测量放线,其垂直度的控制尤为重要。施工到士0.00以后,随结构的升高,须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其中作为放线依据的内控点的投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工程采用先进的激光测量仪投测内控点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
4、沉降观测的控制
根据建筑施工规范规定,为保证建筑结构使用安全,掌握建筑承重后沉降量的变化,同时为以后施工积累经验,对高层建筑要进行沉降观测。根据规范的要求,我们拟用S1级精密水准仪配合2M铟钢水准尺对建筑进行沉降观测。观测点要选在建筑物的角点能够正确反映建筑物沉降变化的地方,同时要保证点位稳定牢固,能够长期使用,且通视良好、高度适中、便于观测的地方。沉降观测定期、定人、定仪器、定路线、定方向观测并及时的整理观测数据、绘制压力与沉降发展曲线图。
5.2基础施工
1.本建筑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2.基础施工前应进行普探,对发现的各类洞、穴、墓、井等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3.基坑开挖应按勘察资料进行放坡,若无放坡条件或基坑较深时应进行基坑支护的专项设计确保周围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先将地下水水位降低至施工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后再开挖。
4.存在相邻建筑物时,应组织好基坑开挖顺序,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5.采用机械开挖时,坑底应某某300厚土层用人工清底。
6.基坑开挖后,应会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基坑检验,确认没有异常情况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7.当采用桩基或其它人工地基时,应及时将测试及检验报告送达设计院,经认可后方准施工基础及上部结构。
8.基础施工完后基坑应及时回填,回填之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室外1.5米范围内采用 2:8灰士回填,1.5米范围以外及室内采用素士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对称进行,压实系数为0.95
9.应按施工图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见《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的有关规定,若发现沉降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观测点做法见图-1A、1B。
10.涅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在使用期间,对建筑物和管道应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应确保所有防水措施发挥有效作用,防止建筑物和管道的地基浸水湿陷。
5.3钢筋工程
钢筋:
1.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 %的保某某。
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康强度实测值 的比值不应小于1 25 ;钢陈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 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3.受力钢筋接头的规定
(1)施工图中未注明的钢筋接头均按受拉钢筋连接
(2)钢筋直径20者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 16者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3)框支-抗震结构中的框支框架受力筋宜采用I级机械连接,框支层楼板受力筋宜采用焊接。
(4)机械连接时接头的适用范围、构造和质量等应符合以下规程要求: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 (JGJ 107-2016)
《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 (JCJ171-2005)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JC163- 2004 )
(5)焊接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以下规范、规程要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15)
《钢筋焊根及验收规程》(JGJ 18- 2012)
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和焊接接头的限制
限制程度
构件类别及所用的钢筋
不应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
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直径d>28mm的受拉钢筋,直径d>32mm的受压钢筋
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需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的纵向受拉钢筋
(7)同一区段内受力钢筋的搭接接头和焊接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
接头形式
结构构件
受拉钢筋
受压钢筋
绑扎搭接接头
梁
不宜>25%,不应>50%
不宜>50%
板、墙
不宜>25%
柱
不应>50%
焊接接头
不应>50%
不限制
注:①绑扎搭接接头同一区段指:从任一接头中心起1.3L,L的长度或搭接钢筋的端部距离不大于0.3L的长度范围
②焊接连接接头同一区段指:从任一接头中心至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的区段
③机械连接接头同一区段指:从任一接头中心至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的区段
同一区段内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
接头等级
Ⅰ
Ⅱ
Ⅲ
框架梁、柱端箍筋加密区
其他部位
5.4模板工程
①选择模板类型,确定墙、柱、梁板及楼梯的支模的安装程序及技术要点;
②模板拆除的要求及原则;
③模板的质量要求及安全措施。
5.5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要求:基础垫层C15、基础:C35,
混凝土外加剂应遵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相关要求,地下室的外墙、顶板、底板混凝土中适量掺入抗裂性防水剂,并按相关规定及标准执行。
5.6砖砌体工程
1)砂浆搅拌机的型号及数量的选择
2)砖墙、砌块墙、组合墙的组砌方法及质量要求;
3)弹线及皮数杆的控制要求。
5.7装饰装修工程
(1)外装修工程:
1)外墙保温做法严格按照《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4
及国家建筑标准图集{6J123《墙体节能建筑构造》节能系列图集中相应构造、要求施工。
2)外墙抹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按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 T235-2011执行。
3)外墙涂料采 用浅灰色涂料,坚向和水平向都应设分隔缝,分隔缝间走不应大于20mm,深 10mm,,以弹性胶泥填充 胶泥题伸率应≥25% ,粘结强度≥1N mm抗拉强度0 3N/mm . 在底层雨遍找平腻子之问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
(2)内装修工程:
1)内装修首 先考虑装修构件的自身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及对主体结构的安全、防火逃生的影响。
2)内装修时对室内环境应严格按 《民用建筑工程富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2010 控制。
3)楼地面构造交接处和地坪高度变 化处除图中另有注明者外均位于齐平门扇开启面处。
4)凡设有地漏房间 图中未注明整个房间做坡度者均在地漏周围1m范围内做1~2%坡度,坡向地漏。
5)预埋件凡结构图 上未注明者均按照本工程所选建筑构造标准图集或索引设备安装图顽埋。
6)所有混凝士构件内预理木砖均为 50 X50 X50燕尾木砖刷氟化钠防腐。砖墙内预埋木砖刷环保型肪腐剂防腐。
5.8屋面工程
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防水等级为‖级,一道设防
屋面为水泥砂浆面层屋面(不上人、有保温层)
水箱间屋面为水泥砂浆面层屋面(有保温层)
5.9脚手架工程
六、施工力量及部署
6.1质量保证体系
红红火火姐姐
6.2资源计划(人工、材料、机械)
6.3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七、管理、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1)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
1)确保拟建工程定位、放线、轴线尺寸、标高测量等准确无误的措施;
2)为确保地基承载力符合规定的要求,而采取的有关技术组织措施;
3)保证基础、地下结构、地下防水施工质量的措施;
4)保证主体结构中关键部位质量的措施,以及复杂特殊工程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5)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施工操作提出质量要求,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6)冬雨期施工的质量措施;
7)屋面防水施工、各种装饰工程施工中,确保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8)工程施工中经常发生的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保证安全措施
1)保证土石方边坡稳定的措施。
2)脚手架,吊蓝、安全网的设置,及各类XX防止人员坠落的措施。
3)外用电梯、井架及塔吊垂直运输机具的拉结要求和防倒塌措施。
4)安全用电和机电设备防短路防触电的措施。
5)易燃易爆有毒作业场所的防火、防爆、防毒措施。
6)雨季的防洪、防雨措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工程量A
计量
单位B
定额人工
消耗量C(工日)
本施工过程消耗量D
(D=A*C/B)
本工序所需工人数E
本工序所需时间F
(F=D/E)
1
施工准备
2
基坑开挖
3
验槽
4
垫层
5
基础降水
6
基坑围护
7
沉桩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