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圈正义》读后感

本文由用户“wangqsusa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1-10-27 04:31:47 举报文档

以下为《《圆圈正义》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先从本书的书名开始说——《圆圈正义》。有这么一句话——这个世界上面没有一个完美的圆,所谓更圆不过是精确到小数点后面更多的数位而已,而因为π是永无止境的,因此精确也只是相对的。而我们所谓的“正义”亦是如此,法律就像是在不停的画“正义”这个圆,但却永远也没有可能画出完美,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书中说“法律是道德的载体”,它是人类在不断的摸索中不断建立和完善的,它所承载的问题太多太多、需要考虑与平衡的因素复杂而牵扯,且难有绝对的答案与真理。书中举了好些具有争论性的真实法律事件,笔者通过专业的剖析,让我们通过多角度的眼光冷静的审视相关问题,明白一个看似单纯的案例背后有多么纠结的平衡博弈。

本书不是一个连贯性的讲述,因为它收录了作者个人在几十年里写得49篇文章,有对实事案件的个人观点、有谈到人生意义与哲思、有说到他自己成长路途的碰撞与思考,他谈到了“知行合一”的不易、他谈到了我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谈到了读书的意义与方式、谈到了欲望与自由、谈到了人性中的阴暗与光芒、谈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爱……

我为这样的人取得成功而拍手称赞,网络世界不仅仅是哗众取宠、美艳妖娆的人获得关注的地方,今天一位大学老师通过自己的专业背景在网络上普及法律知识,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不仅仅是他的成功,也是网民们整体素质提高、网络环境进步的一个表现,真心希望这样的趋势会蔓延下去、发展开来……

其次,我对书中内容所做总结和思考如下。

勇敢,是罗老师第一个提到的概念,但原谅我看完了也不知道罗老师倡导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敢,在第一篇文章中,罗老师倡导一种“向前走”的勇敢,并且论述了其理论基础,出于“道德主义”和“功利主义”,希望法律人可以“不悲伤、不犹豫、不彷徨”。但对我来说,这太正确也太空洞了。

妥协。

  勇敢当然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勇敢并不意味着毫不妥协。我们很容易指责他人懦弱,但这种指责缺乏身临其境的同理心。我们都想成为勇敢的人,但是事到临头,我们也许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勇敢。有时候,妥协往往是一种更为勇敢的举动,只要这种妥协并没有放弃自己那些深处最神圣的原则。罗老师在文中提到,多次碰到坚持无罪的当事人,即便内心认同他的辩解,但是基于现有法律体系的现状,他还是会建议当事人慎重考虑认罪换改判的建议。如果对方仍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便会用尽平生所学为当事人辩护到底。我们没有资格用他人的勇敢,去换取自己坚守的真理。无论坚持多么崇高的抽象理念,我们都不要在自己坚守上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并让他人成为我们信念的牺牲品,我们只能期待自己有勇气去坚信自己的理念。若命运之手将我们推向某个特殊时刻,愿我们能有我们期待中那般勇敢。

 

在未习法律之前,我一直以为法律是注重打击坏人的铡刀,那么死刑应该很多,甚至一度认为为罪大恶极之人做辩护的律师也是罪大恶极。直到听完罗某某老师的课才改观了对律师的看法以及罪犯的定义——任何人在法律未判决之前都不能被认定为有罪。此外,司法不仅是约束民众的紧箍咒,还是约束权利机关的紧箍咒。相比于一个恶人,远比一个恶政府或者恶的统治阶级的说带来的危险要轻得多。培根说:“一次犯罪不过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却是污染了水源。”

  抛开法律学,其他学科也存在着大众对其的误解。那么作为专业人的你我是否也会因此烦恼或者忧愁?其实不必,感性的判断是人的第一直觉,而这个直觉取决于个人的经历,那么回归到人的本质,作为个人的人对事物的理解是不同的。那怕是相同的环境,也能造就不同的思想——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你如此优秀(网络用语)。别人对我们的专业的误解尚且具有经历性的认识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刑法同样不只反对犯罪人,也保护犯罪人,它的目的不仅在于设立国家刑罚权力,同时也要限制这一权利,它不只是可罚性的缘由,也是它的界限,因此表现出悖论性:刑法不仅要面对犯罪人以保护国家,也要面对国家保护犯罪人,不单面对犯罪人,也要面对检察官保护市民,成为公民反对司法专横和错误的大宪章。——拉德布鲁赫 23.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愿望,把人类带入了人间地狱。——荷尔德林 24.法治的基本要义在于用公开的规则去约束权力,让民众能够有合理的预期,免于惶惶未知的恐惧。合理预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基本天性。 25.对别国经验的介绍并不是崇洋媚外,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来都应以开放的心态去汲取一切人类的智慧成果。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1. 我与廉洁同行征文
  2. 感恩于责任,报恩于某某
  3.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2.4”法制宣传日演讲稿
  4. 教师演讲稿《幸福》
  5. 学宪法小学生演讲稿
  6. 美丽XX介绍稿
  7. 入党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8. 四年级学会感恩讲话稿
  9. 1_什么是意识形态?为什么会围绕意识形态爆发颅内战争?

以上为《《圆圈正义》读后感》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