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实验一 基本放大电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实验名称 基本放大电路
班级 ***G10 实验者姓名 陆吕某某 学号 ***G1025
同组人 (未返校) 教师批阅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Q 及电压放大倍数 AV 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2.观察静态工作点,负载电阻改变对电路工作状态,输出波形及 AV 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 1.2.1 所示,电路中静态值是通过调节可变电阻 R1 来获得,由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可知要使放大电路输入动态信号后具有良好的线性电压放大倍数和较大的动态范围输出,必须将静态工作点 Q 调定在如图 1.2.2 所示输出特性的中间位置,若将工作点设置过高或过低,在一定范围内都将影响输出波形的完整程度而出现削顶现象。
图 1.2.1 基本放大电路 图 1.2.2 放大器输出特性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按顺序逐项完成实验内容,并在实验界面提交要求的测试结果。
静态工作点调整
调整稳压电源输出 VCC=5V,为基本放大电路供电。
本电路基于变阻器调节实现基极静态电流调整,从而改变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位置。测试过程中按照粗调——精调的顺序进行。
粗调:粗略地将变阻器调整到 60/左右,设置信号源的通道 1 输出频率为 1kHz,幅度为 100mV 的正弦波输入信号,点击“提交测试”按键,观察 Vo 波形的失真情况。/
精调:采用“动态波形观察法”精调 Q 点;根据粗调后 Vo 波形上下两端的失真程度调节变阻器阻值,使波形失真对称;减小输入信号 Vi 幅度,当 Vo 波形一端不再失真时,重复上一步调节,直到减小输入 Vi 后 Vo 上下两端失真同时消失,确认此时电路工作在最佳静态工作点 Q。将此时 Vo 的波形选为【最大无失真输出波形】后提交保存。
/
测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调节信号源频率 f=1kHz,调节信号源幅度。
按表 1.2.1 调定输入信号 Vi 测出对应 Vo 值,填表记录测量结果(括号内为最大且不是真输出幅值时所对应的输入电压值)。
表 1.2.1
Vi(mV)
Vo(mV)
AV= Vo/Vi
输出波形特征
50
1361.***477
27.24
最大不失真输出
100
1930.***00771
19.30
最大不失真输出
150
2240.***7402
14.93
最大不失真输出
/
//测量输入阻抗 Ri、输出阻抗 Ro
R
1.5K?
V ' (R
? ?)
+ o L
+ V (R
?1.5K?)
' Vi
-
-
放
大
器
RL o L
1.5K?
图 1.2.3 输入输出阻抗测量示意
输入 f=1kHz 的正弦信号,调节信号源输出幅度,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使 V ‘的有效值为60mV,测量 V 的有效值并计算输入阻抗 R ;调节 V ‘使输出信号不失真,用交流毫伏表测出V ,V ‘ 的有效值并计算输出阻抗 R 。将测量结果填入表 1.2.2。
表 1.2.2
输入阻抗 Ri
输出阻抗 Ro
‘
Vi (m)
Vi(mV)
Ri/k ?
‘
Vo (V)
Vo(V)
Ro/ k ?
(60mV)
170
测算值
1942.***0405
1054.***56304
测算值
理论值
-2318.***18
1263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下降.据此,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幅度变化程度与信号发生器输出电阻的大小以及被测电路的输入电阻大小有关.被测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幅度下降越多.
通常希望放大器的输入电阻高一些好,还是低一些好?对输出电阻呢?
输入电阻高一些好而输出电阻则低一些好,因为前者可使信号源内阻损失降低,信号得到有效放大,而后者可使信号有效输出。
发现输出波形失真,是否说明静态工作点一定不合适?
失真原因有:1 ,静态工作点不合适。2,输入信号超过放大器输入允许范围。3,交流负载不合适,远小于额定阻抗。(负载阻抗太小或→0)。 所以 发现放大器输出波形失真,不能说明静态工作点一定不合适。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实验一 基本放大电路》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