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岩精神》

本文由用户“zkbswgs”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3-01-19 22:31:06 举报文档

以下为《解读《红岩精神》》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实践项目一】革命精神解读

标题

解读《红岩精神》



 图片名称

西部战区特有精神之红岩精神



图片位置

//

/

/



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



革命志士,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实践中,用热血与生命锻造



形成的以“爱国、团结、奋斗、奉献”为内核的革命精神,是崇高理想境



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的充分体现。



红岩精神的实践来源:



 红岩精神产生于抗战相持阶段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1938



年秋,为巩固抗日大局,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在重庆改设



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方局,“代表中央向国民党及其他党派进行统一战线



的工作,以及指导南方和大后方各省党的工作”。



 在1939年至1946年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中共中央南方局始终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



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



 南方局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以诚信、宽广的胸怀,既在当



时各政治团体、政治人物和国际友人中产生着积极影响,也感染和激励着



国民党统治区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统一战线的铜墙铁壁。



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



 南方局领导和培育下的广大共产党员和在南方局影响下的革命志士,



特别是重庆解放前夕牺牲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英烈,善处逆境,宁难



不苟,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以自己青春的热血与宝贵的生命浇



灌了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



 红岩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沃土,植根于几千年



来中国人民身上所凝聚的传统美德,是共产主义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



神的结晶及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中国共产党



优良传统与作风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传



统美德的表现和升华。



完成时间:2020/05/06

成绩: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解读《红岩精神》》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