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国家安全知识竞赛 学习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
知识点一
1、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统筹哪些安全的要求?
答案: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完善国家安全体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案: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提高防范抵御国家安全风险能力,高度警惕、坚决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3、为什么要制定《国家安全法》?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1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制定《国家安全法》
4、什么是国家安全?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2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5、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3条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6、《国家安全法》对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职责规定是什么?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5条规定,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决策和议事协调,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等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推动国家安全法治建设,这里的“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就是指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7、维护国家安全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国家安全法》明确了以下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原则:一是坚持法治和保障人权原则,二是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筹各领域安全。三是坚持促进共同安全,四是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8、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原则有哪些要求?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7条规定,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本条明确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充分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有效提升了国家安全法治化水平,有助于树立我民主、开放的大国形象。
9、《国家安全法》对国家安全专门工作手段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75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有关军事机关开展国家安全专门工作,可以依法采取必要手段和方式,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提供支持和配合,“必要手段和方式”,既包括一般手段,也包括特殊手段。
10、维护国家安全的坚持共同安全原则有哪些要求?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10条规定,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积极同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安全交流合作,履行国际安全义务,促进共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11、为什么说维护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
答案:《国家安全法》第1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中国的主权和轻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12、国家安全工作中的哪些个人和组织子以表彰和奖励?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12条规定,国家对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给子表彰和奖励,据此,表彰和奖励的对象是“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国家根据其贡献的大小给予不同的荣誉或者财物方面表彰、奖励,以示鼓励。
13. 《国家安全法》关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现”重大战略思想,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确立了重要遵循,4月15日,是一个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此将其确立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后每年这个时间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时刻不忘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
14、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主体有哪些?
答案: 《国家安全法》从以下两方面规定有关主体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明确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并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应当贯彻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则作出专门规定。
15、《国家安全法》中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机关有哪些?
答案:《国家安全法》第42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搜集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信息,在国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有关军事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依法行使相关职权。
16、 《国家安全法》规定了哪些国家安全制度?
答案:《国家安全法》的第四章是“国家安全制度”,规定了五项国家安全制度:一是国家安全战略贯彻实施制度,二是国家安全情报信息制度,三是国家安全风险预防、评估和预警制度。四是国家安全审查监管制度,五是国家安全危机管控制度。
17、各有关部门的情报信息职责是什么?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52条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有关军事机关根据职责分工,依法搜集涉及国家安全的情报信息,国家机关各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于获取的涉及国家安全的有关信息应当及时上报,
18、开展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有什么要求?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56条规定,国家建立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各领域国家安全风险调查评估,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向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提交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报售。
19、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件时,如何实施国家安全危机管控?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63条规定,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件,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根据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的统一部署,依法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管控处置措施。
20、决定国家进入非常状态的主体、权限和程序是什么?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64条规定,发生危及国家安全的特别重大事件,需要进入紧急状态。战争状态或者进行全国总动员、局部动员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
21、 《国家安全法》规定了哪些国家安全工作机制?
答案:《国家安全法》在第四章“国家安全制度”中规定了五项国家安全工作机制:一是国家安全重点领或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国家安全工作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三是国家安全跨部门会商工作机制,四是国家安全工作重大事项协同联动机制,五是国家安全决策咨询机制。
22、国家安全宣传教育保障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根据《国家安全法》第76条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23、《反间谍法》规定的反间谋的工作原则包括哪些?
答案:反间谍工作坚持中央统一轻导,坚持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积极防御、依法惩治的原则,
24、根据《反间谍法》有关规定,国家安全机关对于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对物,应如何处理?
答案:对依照《反间谍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应当要善保管,按照不同情形分别作出处理:(一)涉嫌犯罪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处理:(二)尚不构成犯罪,有违法事实的,对依法应当没收的子以没收,依法应当销毁的子以错的:(三)没有违法事实的,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并及时返还相关财物,国家安全机关没收的劲物,一律上出国库,
25、《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主义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26、什么是网络安全?
答案: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停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套,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27、什么是国家情报体制?
答案:国家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分工协作、科学高效的国家情报体制,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对国家情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制定国家情报工作方针政策,规划国家情报工作整体发展,建立健全国家情报工作协调机制,统等协调各领域国家情报工作,研究决定国家情报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2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哪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答案: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
29、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答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0、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哪几个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工作?
答案: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
3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有哪些构成要件要素?
答案:(1)危害行为表现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行为:(2)行为对象针对的是《保密法》所规定的国家秘密或者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3)主观罪过形式为故意,且具备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提供的目的要素。
32、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于国家秘密予以保护所涉及的罪名。
答案:(1)(第一百一十一条)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2)(第二百八十二条)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3)(第三百九十八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33、国家情报工作机构应当搜集和处理哪些情报:
答案:国家情报工作机构应当依法搜集和处理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示、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和利益行为的相关情报为防范,制止和惩治上述行为提供情报依据或者参考。
3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宗教工作的论述是什么?
答案:报告中关于宗教工作的论述有两段:一是“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二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5、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
答案: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36、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37、《宪法》第三十六条对宗教信仰自由是怎样规定的?
答案:《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38、我国为什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又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答案: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包括既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又保障人们不信教的自由两个方面。宗教信仰自由充分显示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全面保护和尊重。国家在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同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内,才能有利于更好地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9、《宗教事务条例》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案:《宗教事务条例》的立法宗旨一是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二是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三是规范宗教事务管理。
40、党和政府处理与宗教界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4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答案: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4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两个基础是什么?
答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引导相适应的政治基础:我国各宗教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进步,也为社会主义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43、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宪法和法律、政策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发扬宗教教义、教规和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44、现行的宗教事务方面行政法规有哪些?
答案:现行的宗教事务方面行政法规有2部:《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
45、除了《宗教事务条例》的规范,宗教院校法规规章体系中有哪些部门规章?
答案:有《宗教院校设立办法》、《宗教院校聘用外籍专业人员办法》、《宗教院校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审聘任办法(试行)》和《宗教院校学位授予办法(试行)》。
46、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主要有哪两种情况?
答案:一种是打着宗教旗号企图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我国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一种是企图控制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干涉我国宗教事务,在我国境内建立宗教组织和活动据点、发展教徒。
47、宗教界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关键是要培养一支爱国爱教教职人员队伍。这支队伍应具有怎样的综合素质?
答案:中央领导要求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刻起作用的爱国爱教教职人员队伍。
48、我国的立法体系包括哪几个层次?
答案:(一)宪法:(二)法律(狭义):(三)行政法规:(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49、根据《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宗教教职人员的权益主要有哪些?
答案:根据《宗教事务条例》的规定,宗教教职人员的权益主要包括:从事教务活动,主持、参加宗教活动,参与宗教活动场所、宗教团体管理,从事宗教典籍整理,进行宗教文化研究和对外宗教交流活动等。
50、宗教教职人员有哪些义务?
答案:一是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二是服从所在地宗教团体的管理,遵守宗教团体的规章制度。三是服从所在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的管理,遵守宗教活动场所的规章制度。四是遵守本宗教的教义教规认真履行职责,教育引导信徒。
51、宗教团体有哪些权利?
答案:按其章程开展活动;认定教职人员;申请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编印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组织集体宗教活动;举办宗教院校;选派和接受宗教留学人缘好;开展对外友好交往活动;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接受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52、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指什么?
答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53、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任务是什么?
答案: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4、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5、统一战线的五大关系是指什么?
答案: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
56、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答案:爱国爱教、知法守法、团结稳定、活动有序、教风端正、管理规范、安全整洁、服务社会(共8条,答出5条以上)。
57、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活动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答案:是新形势下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益补充。
58、宗教院校的办学方针是什么?
答案: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热爱祖国、接受党和政府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宗教学识、立志从事宗教事业并能联系信教群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
59、什么是国家安全?
答案: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60、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案: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61、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是什么?
答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6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对关系是什么?
答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对关系就是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63、什么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答案: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各项权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生产生活环境。
64、什么是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答案: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把制度安全、政权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为国家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65、如何理解国家利益至上?
答案: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就是要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发点,牢固树立捍卫国家利益的机遇意识,强化捍卫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创新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方法,更坚决更有效地维护好捍卫好国家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
66、什么是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答案: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就是要确保国家经济发展不受侵害,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为国家安全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67、什么是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答案: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就是要注意这些领域面临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遵循不同领域的特点规律,建立完善强基固本、化险为夷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等级分为()、()、()、()四个等级。
答案: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
199、20世纪我国破坏性最大的地震是
答案:唐山大地震
200、我国东部地区春末夏初的梅雨主要出现在()地区。
答案:江淮地区
201、燃烧三要素是()、()、()。
答案: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202、特大暴雨的标准是日降雨量达到()毫米以上。
答案:250
203、厄尔尼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升温。
答案:海水
204、地震波分为()和()。
答案:纵波、横波
205、我国消防宣传活动日是每年的()。
答案:11月9日
206、在火灾事故中,死亡人数()人以上的为特大火灾。
答案:30
207、红色暴雨预警信号是指()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答案:3
208、单体雷暴一般不会超过()小时。
答案:1
209、雷暴产生的肥料是()。
答案:氮肥
21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施行于()年。
答案:1998
211、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
答案:极震区
212、与地震的发生相伴且有成因联系的地面或低空自然发光现象叫()。
答案:地光
[文章尾部最后5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国家安全知识竞赛 学习资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