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口述史——改革开放40年》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口述史——改革开放40年
采访对象:一位原周边村民,现从事食品行业;一位原城镇职工,现在某大型装备***担任技术员。
采访地点:
采访时间:2020年5月1日
采访时长:2小时
(A代表提问,Q1,2代表回答者1,2)
A:您好,我是西北工业大学***大一学生,想做一个简短的采访,时值改革开放40年之际,希望可以得到一手的口述资料
A:您对于改革开放的开始阶段,有什么深刻印象吗?
Q1:81—82年之间吧,本来都是生产队,大伙一起干的,突然就下发通知了,说安徽要搞“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效果挺好,我们这里也要搞了,生产队队长就把大家叫到一起,开了个会,就讲了下分田的事,原来不光是分田,连某某,农具,房屋都要全部分掉,大家一开始都挺害怕的,恐惧不已,都很惊讶,搞了几十年的“生产队”咋说没就没来呢?
A:看来当时的政策下达,大家一开始的确无法接受,那么后来大家的看法又是如何转变的呢?
Q1:最主要的还是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赚钱了,原来“大锅饭”时代,我们全村只有玉米,山药,菜只有白菜,萝卜,白面是“招待客人”的,肉更是“天方夜谭”,没办法,原来那样子,大家都是混日子,赚工分,总是想占便宜,顺走“公家”的菜,挖走“公家”的瓜,我们地上种啥,完全是大队说了算,有的东西不赚钱,也只能干耗力气。可是这一“承包”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抢着下田,种赚钱的,养活猪羊,承包果园,开砖窑...白面早就吃上了,连肉也不算什么稀奇东西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提升了大家的积极性,那后来您又是如何进城创业的呢?可以分享一下故事吗?
Q1:原来呀,这个买卖东西,叫“投机倒把”,是不能干的,要抓去坐牢的,我们自然也没这个想法,这不改革嘛,就把这个放开了,有的头脑灵活的,就去进货,到城里去卖,我自然也就去了,一开始的确困难呀,吃苦多,可是我硬生生抗下来了,成了“万元户”,风光的很!赚了一些钱,就承包了个食堂,从此就扎下根了。那时政策也好,鼓励这个,我们做生意再没有障碍啦。
A:改革开放,不但个人的命运改变了,国家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就您所见,在改革开放后,社会上有什么新的变化吗?
Q1:我们都文化水平不高,国际啥的不明白,就我所见,改革开放后,卖书报的地方多了,大家更容易搞到书籍,学习新知识的渠道也增加了,不过可以感到,社会风气也有一定的变化吧,年轻人的服装新潮了,恋爱观,婚姻观都改变了,之前都是门当户对,媒人提亲的,现在全自由恋爱那一套了,渐渐地,各种补习班都有了,大家开始学英语,外国货当时是高档先进的玩意。还有交通方式也变了,之前大家出行,基本全靠步走,远一些坐绿皮火车,
那个又慢又挤,哪有现在高铁这样快速方便呀,开小汽车的多了,连飞机都不是稀罕物件了,之前都在村里蹲着,现在可以全国各地转了,旅游的到处都是。外地游客,外地工人,甚至外国人也逐渐多了,经济发展起来了,商品原来就“国”字头的,就那么几种,现在可算是开了眼了,去超市,货架上摆得琳琅满目地,想买啥都有了。村里也大变样了,原来走的都是土路,一下雨,十分泥泞,这两年政府给修了路了,崭新的硬路!家家都搬进了新屋,土窑洞全改杂物间了,养殖的,经商的都多了起来,可热闹了!
A:我们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道路,回首望去,可谓是改天换地了!对于未来,您又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于我们新一代,您有什么寄语吗?
Q1:我老了,未来是啥样子我不知道了,也不敢瞎预测了,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了,原来我们这些进城务工的,孩子教育都发愁,现在都能异地高考呢,未来我就希望国家能更好吧,社会可以更有活力,对我们农民保障可以更完善一点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要优越许多,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吃苦耐劳不如我们那一代了,我们刚进厂的大学生,经常抱怨,偷懒,这种情况不太会,另一方面,我们现在创新能力还是不强,要实现产业转型,需要大量科技人员,可是我们发现,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却没有相关的技能与素质,缺乏职业素养,我觉得这也是现在教育的欠缺之处吧。而且现在我们应该保障弱势群体利益,那种“下岗潮”之后工人生活穷苦的局面不能再发生了。
结语:
在以上的采访之中,我了解到社会大众的声音,认识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事件对于我国普通人民的生活的巨大改观,同时,我也了解到在改革开放时一些不足与缺陷,我们要正视问题,努力向前,争取做新一代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接班人!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口述史——改革开放40年》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