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中国古代教育文选》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1(2.0分)“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说“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
参考答案:正确
2(2.0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出自《学记》
参考答案:正确
3(2.0分)“盈科而进”出自《学记》。
参考答案:错误
4(2.0分)《大学》中所谓的明德,是指通过后天的学习明白世事的道理,产生善性。
参考答案:错误
5(2.0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深造自得”都出自《论语》。
参考答案:错误
6(2.0分)“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白鹿洞书院揭示》所提倡的学习的顺序。
参考答案:错误
7(2.0分)“藏息相辅”即课内学习为主,课外学习为辅,分主次,量轻重。
参考答案:错误
8(2.0分)“相观而善之谓摩”是说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就叫做切磋琢磨。参考答案:正确
9(2.0分)颜某某在《颜氏家训》中提倡“实学”的教育内容。
参考答案:正确
10(2.0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孟子提出的。
参考答案:错误
11(2.0分)“行道以利世”这一观点是为了培养理论研究人才。
参考答案:错误
12(2.0分)“长善救失”就是培养、发扬优点,掩盖自身缺点,尽力做个“完人”。
参考答案:错误
13(2.0分)“有教无类”其思想基础是其“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四夷”。
参考答案:错误
14(2.0分)“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是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参考答案:正确
15(2.0分)“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出自《颜氏家训》。
参考答案:错误
16(2.0分)孟子认为,能反求诸已,确实以仁爱、礼貌待人,一般说来是会得到相应的对待的;而一再反躬自求,确实相信自己没有不足,这时如对方仍以“横道”待我,那就不必计较。
参考答案:正确
17(2.0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学无常师”都出自《孟子》
参考答案:错误
18(2.0分)“慈严相济,均爱勿偏”是指爱教结合,慈严某某,反对溺爱。
参考答案:正确
19(2.0分)“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出自《勉学》。
参考答案:正确
20(2.0分)“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出自《学记》。
参考答案:错误
21(2.0分)“君子求诸己”是孟子开创的修养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
22(2.0分)《孟子》中提倡学生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鞭策鼓励,被动为主,主动为辅。参考答案:错误
23(2.0分)对于儿童教育,颜某某主张由情人手,并坚持爱教结合,慈严某某,反对溺爱。参考答案:正确
24(2.0分)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参考答案:正确
25(2.0分)《孟子》“反求诸已”所谓反求诸己,意即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
参考答案:正确
26(2.0分)用反问方法引导对方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孟子提出的“叩其两端”学习法。
参考答案:错误
27(2.0分)“启发诱导”是一个教育和鞭策的学习过程,在他想不明白的时候就去开导他,在他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时候去启发他。
参考答案:错误
28(2.0分)“德艺同厚”出自《师说》。
参考答案:错误
29(2.0分)“及早施教、勿失时机”是颜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参考答案:正确
33(2.0分)“藏息相辅”即课内学习为主,课外学习为辅,分主次,量轻重。
参考答案:错误
34(2.0分)“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白鹿洞书院揭示》所提倡的学习的顺序。
参考答案:错误
35(2.0分)“均爱教育”是颜某某提出的教育主张。
参考答案:正确
36(2.0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深造自得”都出自《论语》。
参考答案:错误
37(2.0分)《大学》中所谓的明德,是指通过后天的学习明白世事的道理,产生善性。
参考答案:错误
38(2.0分)《大学》中说的“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即把个人的善转化为他人。
参考答案:正确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中国古代教育文选》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