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走进新闻----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3.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重点
认真阅读新闻,领会文章内容,了解这则新闻的意义,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预习导学
1.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湖南XX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诗词手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写作背景
1948年底到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赖以进行内战的军事力量基本丧失殆尽,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蒋介石并不甘心失败,他一方面玩弄“和谈”阴谋,一方面收缩兵力,在长江XX加强防线。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等八项条件下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1949年4月1日,中共代表团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经多次商谈,中共代表团在4月15日将和平修正案送交国民党代表团。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本文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后,毛泽东亲自写的一篇新闻稿。
★写作知识
新闻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新闻写作是新闻事实的文字表达手段,是准确、鲜明、及时地报道新闻的重要环节。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的第一手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构成新闻的细胞,离开了事实,新闻也就不存在了。新闻写作,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事实。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XX( ) 摧枯拉朽( ) 溃退( )
荻港( )
3.找出新闻的各个组成部分。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4.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二、探究案
1.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某某”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2.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XX广大地区,现正向XX、XX、XX、荻港、鲁港XX进击中。”句子中的“不到”“突破”“现正”能否换成“共”“越过”“已经”?
三、达标检测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南度 防线 摧枯拉朽(gXXXXX)
B.XX 溃退(huì) 风平浪静
C.既已 荻港(gXXXXXng) 万船齐放
D.突破 占领 执行(xíng)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3.文学常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的意思,而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现正”说明我军毫不懈怠,一刻不停地向敌人进攻,有“正在进行”的意思,而“已经”只表明结果,表意单一。
【达标检测】
1. D
2. 摧枯拉朽,溃退,风平浪静
3.
(1)消息 导语 主体 何地 何人 何故为何
(2)倒金字塔 记叙 议论
4.
(1)表达方式是记叙;属于这则新闻的导语;作用:概括介绍事件的主要内容。
(2)表达方式是描写;属于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作用:突出我军军威壮观,渡江战斗如有天助,进展顺利。
(3)表达方式是议论;属于这则新闻的结语;作用:发出号召,激发全军斗志。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学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