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新教材精创】第八单元 综合测试(1)(解析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末,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这表明(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市场经济体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
C.经济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已无差别
D.宏观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识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中国,均采取了宏观调控与市场体制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模式,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材料主旨和史实,排除。
2.下表是1977年部分国家政府控制某些行业的比重
国家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75
加拿大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75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
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由表格内容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对某些行业如煤炭工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的控制,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材料数据,排除。
3.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材料反映的英国社会福利的变化( )
A.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B.改善了普通民众生活水平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D.冲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说明对于英国福利投入大大增加,社会福利投入的增加显然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材料主旨和史实,排除。
4.1963年6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世界和平”演说中称,美苏两国“有着共同的深切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在不能结束我们所有的一切分歧,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协力使世界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此演说( )
A.表明美国放弃冷战政策
B.旨在促进美苏两国间合作
C.反映美国的霸权已衰落
D.吸取了核战争危机的教训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由盟友关系变为敌对,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是美苏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最后以双方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和反思的教训,故D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是美苏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美国并未因此放弃冷战政策,故A项错误;“在分歧之中保持安全”并非提倡两国合作,故B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前期美攻苏某某,美国的霸权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
5.据统计,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产业构成中,1960年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59.9%,1980年上升到65.2%,1986年超过了70%。这种现象的出现( )
A.表明美国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B.将会导致贫富差距更加严重
C.避免了经济危机在美国的爆发
D.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答案】D
【解析】美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是在20世纪90年代,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贫富差距问题无关,故B项错误;这种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主要国际力量。
(3)历程:两极格局的建立到解体,多极化的出现到加强。
【解析】第(1)问,材料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格局的变化,说明美国与苏联的对抗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对抗。美国推行冷战政策,苏联也及时响应,目的是为了遏制美国的侵略。二者对抗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第(2)问,材料中的两幅图片一个是柏林墙,一个是国际格局的变化。说明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两极格局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其中多极化中的各股力量有美国、俄罗斯、联盟、日本和中国。
第(3)问是一道综合题,需要学生从大量材料中整合出所要的内容。本题是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进行总结,需要学生从教材和材料中共同找寻答案。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
以上为《【新教材精创】第八单元 综合测试(1)(解析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