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的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

本文由用户“bnt12345678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6-05 12:34:23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两汉的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作业设计

主题: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第一课时: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选择题

(改造)1.司马迁是武帝时代人,史官世家,因为李陵辩护受宫刑,发奋著书,经十余年努力,终于完成“通古今之变”的一本史学巨著。这本史学巨著应是( )

A.《黄帝内经》 B.《史记》 C.《论语》 D.《农政全书》

(改造)2.《后汉书·华某某》记载: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这反映出华佗主张( )

强身健体 B. 预防疾病 C. 对症治疗 D. 及时求医

(改造)3.张仲某某,名机,字仲某某,东汉末年人,是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被人们称为“医圣”。他的医学贡献有( )

①实施外科手术 ②写了《黄帝内经》 ③写了《伤寒杂病论》

④提出“治未病”思想 ⑤发明“麻沸散”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④ D. ③④

(原创)4.图片往往反映了很多历史现象,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中记载了某项中国古代科技的制作流程,该项科技应是(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泥范铸造法 D.地动仪

(改造)5.《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下哪个事件不可能出现在该书中。( )

A.管仲改革 B.百家争鸣 C.文景某某 D.光武中兴

(原创)6.佛教有云: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这体现了佛教( )思想。

A.众生平等 B.因果轮回 C.顺其自然 D.六道轮回

(改造)7.佛教和道教是中国的主流教派,在古代受到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有利于统治国家 B.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

C.都主张众生平等 D.统治者信佛

(改造)8. 谚语云:“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这反映了( )

A.谚语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 B.农业文化博大精深

C.种植技术推陈出新 D.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

二、非选择题

(改造)9.

材料一 自古书契(文字),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耳简重,并不便于人。

——[南朝宋]范某某《后汉书》

材料二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某某”。

——[南朝宋]范某某《后汉书》

材料三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法布里亚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了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根据材料一,指出纸未发明之前书写在什么材料上。这些书写材料有什么不足。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指出“伦”是谁。他对中国古代科技做出了什么伟大贡献。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原创)10.

材料一 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班固《汉书》

材料二

图一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文化,并进行有意义的创新。

10.(1)佛教

(2)观点: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佛教文化为中华文化添砖加瓦。)

论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时期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兴建了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河南洛阳白某某。到了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进一步宣扬佛教,开凿石窟。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雕刻着数以万计的佛像,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体现了当时佛教思想盛行。敦煌壁画描绘了神的形象、神的活动,规模宏大,凸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与精湛。

综上所述:所以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两汉的科技与文化作业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